谁说国有企业低效率?(文/李龙达)
在90年代中期产权改革大论战中,国有企业前景被经济学家一片看淡,效率十分低下,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这样的看法肯定是不对了,在市场竞争中,国企并非没有什么活力而言,优秀的国企同样快速增长,我们坚信市场不会与生俱来地特别偏爱谁。在证券市场上,优秀国企股票对投资人一样具有的吸引力,投资人不会因为股票属于国企或非国企而在市场定价上给予额外的差别,就像竞技场上的运动员,观众的喝彩更多地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表现,而并非来自教练刻意地安排。
企业有没有活力是一个与产权属谁不太相关的问题,企业有没有丰厚的利润也是与产权属谁不太相关的问题。十年前,提出超产权论的经济学家对产权私有或股权激励问题的有效性提出过质疑,在今天的证券市场上,经济学家在十年前喋喋不休所争论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与非国有企业并不存在明显差别。优秀国有上市公司不仅给股东回报丰厚,在企业管理上并不逊色于国内外同行。
强调产权私有与股权激励改善一直被很多经济学家与投资人认为是改善企业效率的明智之举,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尽然。为什么呢?至少还有一个因素也在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即在不同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同给企业带来的生存状况的差别,比如,类似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流出石油的行业,资源价格上涨,管理层经营管理也许根本没有获得什么改善,但是企业的业绩随着资源价格的上涨就可以获得丰厚回报。
2007年一季度,上市公司ST东方经营状况恶化,为了扭亏为盈,该公司管理层曾经考虑把公司5代线的这部分不良资产从公司剥离出去。谁曾想到二季度这种状况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液晶面板价格大幅度回升,企业的经营状况突然好转起来,二季度不仅扭亏为盈,而且三季度业绩大幅度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会认为企业经营效率改善是因为企业高管提高了运营效率,并加倍努力才取得这样的转变。
国内类似这样的企业成千上万,所有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中的企业也许都有这样的特征,如煤炭、矿业、有色、钢铁、水泥等等行业。2002年之前,这些行业中的很多企业艰难度日,然而在之后的几年中,这些行业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开始出现明显的转机,并随着经济增长加快而开始出现短缺,企业盈利状况大幅度改善,矿产资源不仅成为企业争夺的对象,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对资源类股票的偏爱也超户寻常。
在地球的另外一角,美国的企业也经历过一个类似的过程:2003年,位于明尼苏达州的埃沃达克矿业公司(EvtacMining)面临破产,400名矿工失去工作。遭遇此境况的绝非此一家,全球冶金行业产能过剩,美国矿业企业主也在艰难度日,越来越多的矿业企业濒临破产的命运,企业不得不面对失去工作的雇员起诉。美国总统布什本人也规劝西方的企业主,关掉一些厂子,清理清理门户,矿石产能过剩没有什么好处。然而这种状况也在之后的年份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失去工作的矿工也回厂工作了,企业的盈利也很快发生了转变,企业主甚至连合格的矿工都很难找到。
在同样类似的行业里面,国有经济为主与私有经济为主的企业都发生了经营业绩的转变,而且这样的转变在大致同样的时间段里。我们相信在行业低谷的时期,私营产权并没有显得格外的优越,而且在行业复苏的时期里,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转变并不因为产权没有变化就不会出现业绩的好转。
在新的一轮全球的产业转移中,全球的工业企业不容忽视的是,造船业的订单开始涌入中国、国内机械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多、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全球市场。人们或许可以注意到,国有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并不慢,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中集集团、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表现相对非国有的大企业也取得很大的进展,我们可以感觉到国企参与国际竞争并不处于劣势。
去过中国神华的投资人应该有深刻的印象,它是全球第二大煤炭企业,神华的人均生产效率、单矿生产能力、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盈利能力都在国内外同行中是最好的。神华具有全球最好的技术与先进的管理,国有企业机制并没有让它的经营效率落后于同行。投资人不会忘记,曾经让巴菲特赚得盆满钵满的中国石油,巴菲特也并不因为它是国有企业而忽略它的投资价值。
在这个倍受争议的市场上,投资人都应该可以注意到,国内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的绝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投资人不应当忘记万科、招商银行、宝钢股份、华能国际、贵州茅台等等优质企业,这些上市公司并不因为它们是国有企业而盈利能力低下,投资人也并没有因为长期持有这些股票而损失惨重。当全球的热钱越来越多地徘徊在A股市场门外的时候,A股市场逐渐成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发达市场的投资人似乎也并不在意A股市场中国有上市企业所谓效率低下的风险所在。
我们相信,在人们逐利的过程中,投资人肯定不会故意把自己的钱仍进水里,或故意使自己的钱袋缩水。在用脚投票的市场上,所有的投资人都在寻找给自己赚钱的股票,每个投资人都在努力把自己有限的财富投向自己所信赖的上市公司。单就这一点,相信全世界任何角落的投资人不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市场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国有企业可以同具活力,投资人并没有因为产权归属而有所区别。
当然,股权分置改革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催化剂,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中国的国有上市企业更加透明,公众可以起到相当程度的监督作用。投资人可以去上市公司调研、阅读财务报表、接触上市公司高管、比较评判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来监督上市公司的日常运行,这样的变化与之前的国企改革有着比较大的差别,传统国有企业变成公共上市公司后效率照样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竞争力上与非国有企业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我们不否认股权激励,然而股权激励有效发挥作用有其前提,那就是必要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外部的竞争,即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上岗竞争。这是判断一个企业有没有效率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一个不用生死拼搏就可以获利丰厚的行业搞股权激励是一种奢侈,企业竞争与生存压力相对都很小,整个行业对企业高管管理能力要求不高,股权激励对促进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有限。
竞争可以提升企业效率,只有竞争才能够使有效率的企业发展壮大。在同样一个行业里面不同企业的发展机会存在很大差别,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治理结构,即便治理结构类似,企业高管的能力、激励机制、企业内部有没有适度的业绩考核压力存在很大差别。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同样一个行业里面,有些企业发展迅速,有些企业发展缓慢,这些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对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
举一个例子,人们应该可以理解,同样搞商业运营,虽然产权完全归属个人,农村一个夫妻老婆店就很难造出王府井这样商业企业的盈利,他没有这样的资源,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他也无法去王府井做总裁把公司搞好。这个例子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企业高管的能力决定企业的经营业绩;二是企业所占有的资源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一个能力低下的企业高管实施股权激励肯定是浪费,你不要指望给予股权激励企业的效率就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
只有在竞争性的行业才能够充分检验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比如全球生产家电的私有企业成千上万,张瑞敏领导的海尔集团造就了一个家电王国,海尔具有独到的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得到国内外企业家的普遍认可,海尔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并不因为没有股权激励就无法生存。家电行业在发达市场是一个夕阳产业,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国内家电行业竞争也越来越分激烈,倒闭与放弃经营的企业无数。这个例子说明,竞争择别有效率的企业,效率低下企业会被竞争淘汰。
家族式公司通常会有些争议,人们通常担心三个问题:透明度、人才问题、监督约束。这些问题在企业中现实存在,在一个高度家族控股的企业,企业高管通常由家族成员担任,没有严格的竞争上岗选拔程序,人才素质通常低于一般上市公司。在选拔企业继承人方面,通常也是老子退休后就子承父业。由于企业被家族控制,企业透明度通常会打折扣,家族企业损害一般投资人利益的状况可能存在。
当然这种状况在家族企业上市之后肯定会有所改变,但是这些问题也不见得会被消除,它肯定是制约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创立之后,国内非国有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A股市场,其中有一些就是家族式企业,我们感觉到有些家族企业还是与一般的非国有上市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很受争议的问题肯定在上市之后继续存在,这也是投资人考察家族上市公司的核心问题。
中国A股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它是一个国有上市公司占主导的市场,事实证明国有企业同样存在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股权激励对一个企业来说的确很重要,但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还取决于企业高管的能力、行业竞争程度、企业所占据的市场资源、以及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并不是说股权激励可以进一步改善任何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对那些能够有效应对市场竞争、企业内部激励与竞争到位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才能够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市场其实就是一个竞技场,优秀的企业发展壮大,而有些企业会被淘汰出局。世界上有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也有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同样,世界上有竞争力强的非国有企业,也有经营不善而倒闭的非国有企业。优秀的企业有着共同的特征,它并不因为股权激励的差别而有很大不同。成熟的投资人自然会更加关注那些能够发展壮大并且值得信赖的企业,而不是那些混吃混喝、根本不为投资人利益着想的企业高管所经营的企业。
(本文谢绝网络转载引用)
不同治理机制下企业绩效的比较
个体及家 族式企业 |
公共的私 有企业 |
公共的国有 商业化企业 |
西方国有 行政式企业 |
中国改制前国有 半商业化企业 |
|
产权人行为 |
商业化 |
规范,商业化 |
规范,商业化 |
非商业化 |
半政治半商业 |
经理激励 |
完善,动态 |
不完善,动态 |
不完善,动态 |
差,静 |
差,静 |
市场竞争压力 |
高 |
市场结构 |
创造市场竞争 |
基本无 |
高或无 |
资本市场压力 |
无 |
高 |
高 |
无 |
有 |
人才优势 |
一般 |
高 |
高 |
差 |
差 |
企业目标 |
利润 |
利润 企业价值 |
利润 企业价值 |
多元目标 |
利润 |
企业透明廉诚 |
差 |
高 |
高 |
高 |
高 |
资金供给 |
成本高 有限 |
成本低 规模大 |
成本低 规模大 |
无成本 有限 |
成本低 规模大 |
财务风险约束 |
硬 |
较硬 |
较硬 |
无 |
较软 |
最高决策机构 |
个人或家族 |
董事会 |
董事会 |
政府行政部门 |
不清楚 |
决策效率 |
高 |
一般 |
一般 |
差 |
差异大 |
政府干预 |
法规 |
法规 |
法规或董事会 |
直接 |
直接 |
NBA
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