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评论:
我很愿意与你交流,但要详述,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简述一点:马克思的缺陷是从人走向了物。他把人当作了物而不是生命。所以用经济收入分成了阶级的固定式。如果从人性出发就会得到《资本论》的分配法则是毁灭生命的。
财富要先有创造才有分配。怎样才会创造财富?马及其追随者不予理论。本人在拙文《商道之法》及所有博文中重复申述它是人的一种特殊能力。正如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思想家,作家和文艺家一样,企业家不是普通劳动者那样简单。一万个人中或者更多,难出一个。李嘉诚领导18万职员,征服世界,中国目前有吗?马克思没有研究出生命学的价值只是在商品上计算了利润。若就那么单一,社会主义阵营就战胜了。必须重视这个世界真实。马克思从第一天写出书起就有人仔细研究提出了其偏狂,但因战争而封闭了交流。我认为我讲清楚了。重复一句:人的概念己被物化。应用生命代替之。资本剥削和权力剥削,马分不清楚。事实证明,军事专制国从军工转向民生,由于权力的无生死对头的竟争,必然腐败到毁灭社会。
中华民族并不是只生存于一个社会中,两岸三地和海外华侨不是瞎子。
回复读者:创造财富与占有财富具有本质的区别
《资本论》主张“按劳分配”,而不是“按资分配”,更不是“按权分配”。财富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不是通过管理管出来的,更不是通过分配分出来的。怎样才能创造财富?通过劳动来创造财富,按照个人付出劳动的多少来分配生活用品,即“按劳分配”,这是马克思及其追随者的共识。“按资分配”和“按权分配”“的分配法则”才“是毁灭生命的”,因为这两种不平等的分配方式必然导致剥削,必然导致被剥削者的反抗,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战争,必然“毁灭生命”。马克思的“偏狂”在于“偏”出资本主义道路,“狂”热地推广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和将劳苦大众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资本和资本家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全部因素,企业中的其他劳动者都被“物化”为资本家的生产工具了。由此可见,不是马克思“物化”了“人的概念”,而是资本主义“物化”了“人的概念”。
“资本剥削和权力剥削”在当今社会中都是存在的。“资本剥削”是通过“按资分配”这一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所造成的,“权力剥削”是通过“按权分配”这一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所造成的。在当今社会中,权利可以带来财富,它基本上已经商品化了。
社会主义阵营之所以出现问题,不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有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是由于没有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没能抵制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攻击。看看现在世界乃至中国出现的严重问题,就知道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人民会造成多么大的危害!
“世界真实”就是:美国在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失业危机,中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生产过剩危机、失业危机,一切发达或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或商品经济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资本家占有了大量财富,即使损失一大部分仍然可以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广大劳动者,靠劳动力吃饭的劳动者失业之后就极难生存了。人民的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社会秩序一天比一天混乱,这就是人类的“世界真实”。
按照你的意思,财富是企业家李嘉诚(这里指的是资本家)一个人创造的,只有资本家才是财富的创造者,资本家领导的18万职工不是人,而是资本家用来创造财富的生产工具?“李嘉诚领导18万职员,征服世界”,得到的利润完全归他一人所有,而18万职工只是他占有利润的工具和奴隶而已。从劳动付出的角度讲,李嘉诚为企业贡献的劳动不过是企业管理者的劳动而已,而他的企业是由他的管理劳动和18万职工的创造财富的具体劳动所共同创造的,因此,将创造利润的功劳归他一人所有显然是不合理的。
如果按照管理劳动来分配利润,那么李嘉诚的劳动是企业管理者的劳动,他的劳动回报应该是企业的全部利润。但是,按此分配方式,他的企业下一层的管理者的劳动也应该获得自己管理范围的全部利润。这样一来,李嘉诚就没有一分钱的利润收入了。
如果按照管理劳动来分配利润,那么封建皇帝、奴隶主都是封建国家和奴隶的管理者,都是社会全部财富的创造者。这显然是极其荒唐的。
如果按照管理劳动来分配利润,那么毛主席、周总理的劳动是国家管理者的劳动,毛主席、周总理劳动的成果是国家的全部利润,他应该占有国家的全部利润。但是,各个省、市、地区、企业也有不同级别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劳动也应该获得所管理地区的全部利润。这样,毛主席、周总理也同样得不到一分钱的利润。
毛主席领导共产党将4万万人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领导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并且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劳动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并没有归毛主席一个人所有,因为社会主义创造的是社会公共财富。
毛主席、周总理的管理劳动与李嘉诚相比谁付出的更多一些呢?恐怕李嘉诚本人也不敢与毛主席相比。但是,毛主席、周总理的经济收入与李嘉诚就不能相比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毛主席、周总理为人民管理国家,而李嘉诚为自己管理公司。一个是为公,一个为私,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此。为公的得到了公,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财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占据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比例。为私有的得到了私,李嘉诚占有了巨额的私有财产,成为一代显赫的富豪。
李嘉诚,一个特大的资本家而已。
毛主席,穷苦人民的大救星!
由此可见,按照管理劳动来分配利润是根本就行不通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这种分配制度。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管理者占有了管理对象的全部利润呢?是资本,即谁占有了资本谁就占有了劳动者利用资本所创造的全部利润。
“天下为公”是孙中山的主张,也是共产党人的主张,凡是希望社会进步的人都持有这种主张。资产阶级崇拜“天下为私”,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自私的,人类天生就具有这种不良品德,并通过大力开发和了利用人类的这一弱点来为自己谋取私利。其实,人之初,性本无,即人刚刚生下来的时候并无善恶公私之分,在后来的生活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无论文化还是品德都是如此。说“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是自私者对自己本性的感受,他并不了解大公无私者的高尚胸怀。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不仅可以形成自私自利思想品德,也可以形成大公无私的思想品德,而且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可以无私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一旦这种大公无私的思想得到普遍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是史无前例的。
创造财富与占有财富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利用市场经济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占有了大量的财富,成为富豪,这并不等于他创造了自己所占有的那些财富。在目前中国,已经有了年薪6000万的管理劳动价格,这显然是劳动力通货膨胀的严重表现。这种不合理的分配结果是由于“按权分配”和“按资分配”这两种不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所造成的。占有企业资本就可以占有企业利润,就可以通过企业职工和商品市场来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分配法则不同,它所产生的分配的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市场经济实行的是“按资分配”的法则,于是资本家们就都富裕起来了。计划经济采用的是“按劳分配”的法则,因此广大劳动人民就都做了社会财富的主人。
什么是资本主义?主张个人通过自己的私有财产获取财富,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这就是资本主义。私有企业是在通过企业资本来为个人获取私有财富,因此搞私有企业就是在搞资本主义。搞资本主义还要“不争论”,把广大劳动者的企业送给“管理者”,把国营企业中的职工赶回家,使其变成失业者、生活难保、饥寒交迫还不让他说话,这显然是一种独裁政治。
在目前社会中存在巨大的贫富差别,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之大的贫富差别呢?是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具有如此之大的差别,还是由于不合理的分配方式所造成的这种奇怪的结果?原因当然不是后者,因为人类社会中的全部财富都是由广大劳动者共同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由资本占有者创造出来的。资本家之所以占有资本,并非是他们创造了资本,而是因为他们通过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占有了资本。占有资本与创造资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情,占有资本不等于创造资本。资本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方式进行体现的,劳动力是他人的劳动力,生产资料是他人制造的劳动产品,因此按照资本占有者的资本数量分配劳动产品——“按资分配”的实质就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侵占。资本的实质就是劳动,利用资本就是利用劳动。劳动不是资本家的劳动就是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当资本占有者的资本转化为别人的劳动时,它才能创造出新的财富。财富不是资本占有者创造的,而是由资本转化的别人的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如果不是将资本创造的财富分配给创造新财富的劳动者,而是分配给资本占有者,那么就相当于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分配给资本的占有者。这样,资本占有者就“合理”地侵占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占有他人劳动是不合理的,按照占有他人劳动的多少来分配劳动成果是更加不合理的。
既然社会财富是由劳动者进行创造的,那么在分配方面自然需要采用按劳分配的合理分配方式,而不应该采用“按资分配”的不合理分配方式。所谓按劳分配,就是按照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多少来进行分配;所谓“按资分配”,就是按照资本占有者在生产中投入的资本数量来进行分配。虽然“按资分配”是一种侵犯他人劳动的掠夺性的分配方式,是一种侵犯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但它不仅没有受到私有制的限制,反而受到私有制的全力保护,这就为资本家剥削广大劳动者的犯罪行为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私有制保护下,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犯罪行为不但没有受到限制和惩罚,反而还受到极大的鼓励,同时还为这种犯罪行为戴上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光环,并还美其名曰“合理配置资源”。在私有社会中,经常看到的是通货膨胀和生产过剩危机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经济危机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从来没见到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的任何利益;经常见到的是对自然资源的残忍破坏和疯狂掠夺,从来就没看到给谁会为别人“合理配置资源”;经常见到的是资本家在奢侈的生活中大量消耗和浪费劳动者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从来就没有见到资本家的奢侈和浪费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按资分配”不仅是一种犯罪的分配方式,而且它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还会起到极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