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次考试


 

    组织部牛副部长在哀牢山森林大火中献身。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公开招聘一位牛部长似的副部长。

消息一传出,上至乡镇干部,下至单位职员纷纷报名。初试(笔试)在一间偌大的梯形教室进行。大家都围绕“公道正派,争做牛部长似的干部”奋笔疾书,各抒己见。其中有三段文字,最令人难忘,它们是:

马乡长写道:如果能被录取,我将廉洁为官,办事公正、平等,作“牛部长第二”,哪里最危险就扑向哪里,全心全意为人民。

张站长写道:群众利益无小事,我将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生活知足,工作知不足,学习不知足;对组织真心,为人民真诚、真抓(不正之风)实干(群众之事)。

李科长这样写道:我会像现在一样,把一分钱掰成两半,尽量用在人民头上:我敬牛部长的为民献身精神,但也会好好保护自己。

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将他们三人列为复试(面试)对象,复试将在县委三楼会议室进行,由组织部长唐孝天主考。

复试这天,马乡长他们三人都住在“青云宾馆”。一大早,马乡长、张主任到了县委三楼会议室,反光的发丝有规则地倒卧在头顶,鲜丽的领带像欢快的小鸟在胸前跳动。两人不时弄弄衣扣,理理发丝。

马乡长进去了。大概一刻钟就出来了,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一会儿,张主任也出来了,一会儿满面春光,一会儿默默摇头。考官们不住地颔首,被他们120分感染。轮到李科长时,却迟迟不见人影,考官们有点火了,这是什么态度?就在唐部长准备“涮”掉李科长时,有人提到何为的《第二次考试》。部长打通了李科长的手机,李科长说了一句“我来不成了,在人民医院”。

原来,今天早上,马乡长他们三人吃过早点就搭摩托车来了。经过人民路口,有人在呼“救命”,也许是车快风大,马乡长、张主任飞快地过去了,李科长却停下车来,发现有人掉进路边的下水道。这一带的下水道经常张着“嘴”。李科长连忙叫住一些来往的人群,让大家脱下外衣,结成一条绳,想把人拉上来,可人已晕了过去,李科长只得冒险下去,上面的人依次把两个人拉上来,李科长又急忙把那人送进医院。

主考官们心里有了一杆称。这时传出了另一种声音:其实这不用李科长亲自去做,一个“110”就可以了。李科长没有复试,程序也不符,唐部长有点犯难了,打开“材料送审表”,认真地品味:马乡长的长乐乡投资增长达到了两位数的百分点,步入了全县先进行列;张站长的站所也是多年的“红旗单位”;李科长每年大部分时间审核帐目,被老百姓誉为“桐城一支笔”。

唐书记一回到家,夫人把一包礼物丢在桌子上,说是马乡长送来的,放下东西,人就走了,怎么办?谁收,谁负责,要不然送到扶贫办,作为扶贫捐款,正当唐书记窝火时,手机又响了起来,一看是关部长,连忙把手机给夫人。唐部长心里堵得慌,关掉手机,想了一夜。第二天上班,县三家会议成员开会,决定3天后第二次复试(面试)。

3天后,一大早,马乡长匆匆往考场赶。路过人民路口时,眼睛瞪了一下那该死的路口,要是现在有人掉下去了……忽然一张显目的广告:招聘宣传预防“非典”人员。正当马乡长看广告时,有一个人也走了过来,咳了一声,马乡长连忙捂住嘴,“你怎么向着我这边咳,走走走”,马乡长风也似地走了。一会儿,张站长也过来,他一把撕下广告,边走边看,然后随手扔在街道。

马乡长三人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唐部长才出现。首先看录像材料:马乡长捂住鼻子,张站长撕下广告,李主任一面锦旗(老百姓送的)。看完录像,唐部长郑重宣布:第三次考试完毕。

走出考场,马乡长如经霜的茄子,张站长也吞吞吐吐,只有李科长轻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