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作者在“民数记”第6篇到第10篇中,规定了信徒的一些宗教仪式,其中第7篇还详细记录了某一次为了献坛而连续12天从信徒那里搜刮来的大量钱财,书中写到道:
以 色 列 的 众 首 领 为 行 献 坛 之 礼 所 献 的 是 , 银 盘 子 十 二 个 , 银 碗 十 二 个 , 金 盂 十 二 个 。每 盘 子 重 一 百 三 十 舍 客 勒 , 每 碗 重 七 十 舍 客 勒 。 一 切 器 皿 的 银 子 , 按 圣 所 的 平 , 共 有 二 千 四 百 舍 客 勒 。十 二 个 金 盂 盛 满 了 香 , 按 圣 所 的 平 , 每 盂 重 十 舍 客 勒 , 所 有 的 金 子 共 一 百 二 十 舍 客 勒 。作 燔 祭 的 , 共 有 公 牛 十 二 只 , 公 羊 十 二 只 , 一 岁 的 公 羊 羔 十 二 只 , 并 同 献 的 素 祭 作 赎 罪 祭 的 公 山 羊 十 二 只 。作 平 安 祭 的 , 共 有 公 牛 二 十 四 只 , 公 绵 羊 六 十 只 , 公 山 羊 六 十 只 , 一 岁 的 公 羊 羔 六 十 只 。 这 就 是 用 膏 抹 坛 之 后 , 为 行 奉 献 坛 之 礼 所 献 的 。(民数记7,84~88)
仅仅为了一次献坛,教会就从信徒中搜刮了如此巨额的钱财,每年教会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献祭,可叹那些犹太信徒将被残酷压榨到怎样的程度。由此我们再次深刻感受到,指导教会怎样利用宗教来敛财几乎成了《圣经》的一个主要内容。
《圣经》中有如此多指导教会以神的名义巧取豪夺信徒财产的内容,是我在没有学习《圣经》之前所没有想到的,简直到了任何理由、任何机会、都可以成为要求信徒送钱财的地步,而其中赎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罪,或者更加确切地说,利用赎罪的名义敛财更成为了信奉上帝教会的主要日常工作。妇女生孩子要交钱献祭,每生一个男丁,就必须交一笔人头税,每十头牲畜就有一头必须交给上帝,不小心碰到什么不洁净的东西要交钱献祭,连妇女每个月来月经、男人不小心遗精,都必须向上帝交钱献祭。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中也有喜欢钱的财神——赵公元帅。赵公元帅是中国民间的财神,原来是道教的镇坛元帅。《 三 教 搜 神 大 全 》 称 其 能 " 驱 雷 役 电 , 唤 雨 呼 风 , 除 瘟 剪 疟 , 保 病 禳 灾 " , " 至 如 讼 冤 伸 抑 , 公 能 使 之 解 释 , 公 平 买 卖 求 财 , 公 能 使 之 获 利 和 合 。 但 有 公 平 之 事 , 可 以 对 神 祷 , 无 不 如 意 " 。明 代 小 说 《 封 神 演 义 》 有 姜 子 牙 封 神 一 节 , 封 赵 公 明 为 金 龙 如 意 正 乙 龙 虎 玄 坛 真 君 , 率 领 招 宝 天 尊 、 纳 珍 天 尊 、 招 财 使 者 和 利 市 仙 官 等 , 统 管 人 世 间 一 切 金 银 财 宝 。
比较《圣经》中的上帝和中国的财神,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人心目中的财神可比上帝这个贪财的神崇高得多,中国的财神不是像上帝那样贪婪地搜刮信徒钱财,而是通过保障人类的“买卖公平”以便让所有的人都发财。
上帝作为一种虚构的宗教偶像,作为信奉上帝信徒的最高统治者,要接受信徒的崇拜,如果它本身都是如此无耻地贪财,而且是不顾信徒疾苦的贪财,《圣经》中多次写到,即使明明知道信徒已经穷到连一只小羊都献不出来的时候,也依然不放过,这样贪婪的宗教之神,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思想境界高尚的信徒呢?
我们再来看看孔子是怎样要求统治者的,“雍也篇第六 ”之(30)中写到,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在这里赞美和提倡的统治者,是能够让老百姓得到好处,而不是整天盘算着怎样打着上帝的幌子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并且从人性的角度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每个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包装成神的人,都喜爱钱财,都想得到钱财,但是有道德的人和没有道德的人的区别之一在于:
有道德的人不但自己想得到钱财,还想着怎样让别人得到钱财,而没有道德的人不但不管别人是否能得到钱财,只想通过搜刮别人的钱财来使自己得到钱财。我想这也是《论语》和《圣经》所宣传的思想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不同。
(未完待续)
2008/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