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我与残奥会邂逅!


中秋,我与残奥会邂逅!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是文学家郁达夫眼中北京的秋天。怀着这样的心境,在2008年的中秋节,我进入了世界伟大建筑、展示中化民族5000年文明和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鸟巢,或许这个中秋会是我一辈子值得回忆的日子。

 

怀着愉快的心情,第一次在国家体育广场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自己看着这个伟大的建筑一天一天的成长),那种心情,恰似神仙乐逍遥。

 

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类的意志到底有多强?幼芽能从石缝里生发,青松能在风雪中挺拔,挑战生命力的极限,通过非常人的艰苦训练,屹立荣誉颠峰。残奥会男子T32级4X400米接力赛,我想是对生命力量最好的诠释。

 

91000名观众同庆中秋,为奥运健儿加油!

因为刚五个月的鼠宝宝害怕现场的欢呼加油声和高音喇叭,看完了男子400米接力赛后,我们走出了鸟巢,拿起了相机记录了夜幕下的鸟巢、水立方和太庙。夜幕下的鸟巢比白天多了更多的妩媚和柔和,而水立方也变得魔幻起来,更恐怖的是,太庙血红色的灯光,如果再外加一个大舌头,绝对的魔鬼世界。

 

中国红的走廊,光、影和人成为建筑的主体。

走廊的照明灯

草丛中的夜景灯

夜幕下的水魔方

夜幕下的鸟巢,还有那一伦寄予相思的圆月(不过这个中秋的月亮是红色的,不知道9月23日的寓言是否真的灵验?)

平地起风的太庙,很多男男女女都舌出了舌头!

在广场上溜达了几圈后,拍摄了自己喜欢的几组镜头,看着来来往往的情侣和和谐的家庭,思念着远方年迈的父母,我深深的感受到“感恩”二字的分量,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