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作者在“出埃及记”第18篇中,讲述的是摩西的岳父叶忒罗指导摩西怎样管理人民的故事。摩西原本是一个孤儿,由于学会了一些魔术。利用“神托”亚伦,通过施行种种“神迹”取得了犹太人的宗教领导权,但是他并不懂得怎样进行有效的管理。什么权力都自己抓在手里,结果每天忙得团团转,还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摩西的岳父说,你这作的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因为这事太重,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出埃及记18,17-18)然后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对摩西说:“要从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百姓,叫他们随时审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这里,小事他们自己可以审判。这样,你就轻省些,他们也可以同当此任。”(出埃及记18,21-22)摩西采纳了这个建议,果然管理效果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聪明而又科学的分层管理方式却不是万能的上帝教给摩西的,而是普通人叶忒罗教的。由此看来,在《圣经》作者的心目中,真正聪明的似乎还是人,不是神。
这样的分层管理不但能有效对民众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能为教会提供充足的经济来源。《圣经》随后详细介绍了各种骇人听闻的宗教税收,本文随后将进行详细分析,但是如果没有这样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那样沉重的宗教税收几乎是不可能收全的。严格的组织方式是一个关键,比如传销,之所以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得到大面积传播和扩展,主要不是传销有多么神圣,而是因为其组织设计的严密,让你处于一个网中,并促使每个网快速地向外扩展。
今日基督教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在向外传教,基督教与传销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传销利用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基督教利用了人们进天堂的渴望。当然,信基督的人们还有许多其他的渴望,远比搞传销的人们复杂得多,这里略过不提。
客观来说《圣经》中的“十夫长”制度,几乎成为了现代军队的雏形,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是以如此严密的管理方式展开的。不过这样的管理方式和思维对于中国人来也一点不陌生。2700多年前的管仲在他的《管子•立政》中就详细介绍了一种“里甲制”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为,居民每五家编为一伍,设一伍长,五伍为里,设一里长。然后逐级增加户数,并设立相应管理者。这样,从穷乡僻壤直到中央皇帝,就都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管理网,一切都在管理控制之中。
这样的里甲制,不但可以用于日常的治安管理,还可以用于收取税金的系统,一旦到了战争年代,甚至可以成为征集军队的体系。现代社会的户籍制度,从本质上说,与这一体系没有多大不同。
孔子在《论语》中对管仲推崇备至,他在“宪问第十四”之(17 )中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意思是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孔子不但对管仲本人推崇备至,实际上对管仲的许多理论也大加继承,他在“颜渊十二”之(11)中就向问政于他的齐景公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管理方案。尽管今天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褒贬不一的种种解读,但是在强调维护某种严格的等级管理控制制度这一点,是与西方的管理理念并无多大本质的不同。比如说,让一个“十夫长”去管“千夫长”的事,我想也是不被允许的吧。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犹太人发明的这一分层管理方式和任人唯贤的方式是非常科学的。即便在今日的企业管理中,也依然非常有效。《圣经》中的上帝固然是人们为了某种需要而虚构出来的,但是在许多企业中,企业的一把手往往成为企业的上帝。聪明的企业上帝会把管理权限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分层授予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会善于从优秀的员工中选拔贤能充实到管理层中去,而愚蠢的企业上帝往往把什么都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上并且任人唯亲。是选择大权独揽式的任人唯亲的管理模式?还是选择任人唯贤的分权管理模式?实际上也是区分权威式管理模式还是民主式管理模式的主要不同所在。
(未完待续)
200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