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良和他的“轩缘文化效应”
《中华风》记者 袁袤翔
在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的矿区与农村,“轩缘文化”几乎家喻户晓。
“轩缘文化”是陶庄人对枣庄市轩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简称或昵称。
几年间,“轩缘文化”及其前身陶庄镇社区文化中心,秉承“纳艺聚贤,弘扬民族文化”的宗旨,致力于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性发掘、传承、推广、普及,先后使地域特色非常浓厚的陶庄镇伏里土陶、洛坊泥塑面塑、传统皮影戏表演艺术、民间唢呐与大鼓说唱艺术,还有石雕根雕竹雕瓷刻绘画书法盆景等品牌性艺术门类,一个个走出深闺登上乡场闯入市场,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重要元素,各艺术门类的传人成为备受人们关注与尊崇的名人,活跃在艺术创作与服务之中。被人们誉为鲁南民间的“轩缘文化效应”。
“轩缘文化效应”名噪鲁南,声名远播,得益于“轩缘文化”总经理王中良的执着与痴迷。
作为“轩缘文化效应”的创始者、组织者与实践者,竟然是一位必须依靠拐杖或轮椅才能艰难行走的二级残疾人士——
先天性的小脑瘫,使王中良人生的有着与生俱来的坎坷。自学函授中师毕业,成了一名民办教师。但是残障的双腿却无力支撑他在三尺讲台上的辛勤耕耘。被迫辞别讲台后,有着坚忍不拔的乐观品格的他,成了镇上所有闲散老人的挚友。看着这些人寂寞无聊地打发时光,王中良找到了镇民政所请求创办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以此为阵地,组建了老年秧歌队、腰鼓队、狮子龙灯游艺队,还有幼儿园等实体,成功举办了“陶庄镇首届民间文艺作品大展”、“陶庄镇首届民间歌手大奖赛”和“七月风民间文娱展演”等大型活动。然而,2004夏季为期10天的“七月风民间文娱展演”中,原定的企业赞助经费落空,36000元的支出成了他的个人债务。困惑中的王中良决定走以艺养文之路,在社区文化中心的基础上创办了枣庄市轩缘文化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对外承揽礼仪庆典、家政服务、企业宣传策划等有偿服务,以经营性收入维持日益繁盛的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接着策划并承办了“陶庄镇少儿才艺大赛”、“陶庄镇首届奚仲文化艺术节”。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活跃了陶庄镇的群众文化生活和文化市场,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促进了乡风民俗的改革与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
在公益性社会文化活动中,王中良发现了许多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他为其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倾倒,但是也为其深藏闺中无人识或者濒临灭绝无人继而惋惜。于是,王中良的文化视角与工作重心渐渐转移,抢救性发掘、整理、传承、推广与普及民间文化,成了他新的艺术追求与实践,而且是“步履维艰”地事必躬亲——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皮影艺术魅力所在。陈守科作为陶庄镇民间皮影艺术的四世传人,身怀绝技,家藏《东游记》、《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等4套完整的皮影戏共800多幅皮影珍品,却一直秘而不宣。王中良登门造访,人家还神秘兮兮地不太待见。王中良不灰心,一次次地阐述弘扬、传承皮影艺术是对其最好的保护。在全镇群体文艺活动中,创造条件,让其登台展演,一下子轰动全镇。轰动效应激发了陈守科的表演热情。王中良借助全民迎奥运的潮流,创意并指导创作了45分钟的神话皮影戏《五福娃诞生记》,并组织展演,还推荐到市驻地和山亭区巡演几十场次,观众达数万人。中山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和枣庄学院的艺术生将其作为课外研究内容并多次专程考察研究,台北媒体也闻讯专访,使之得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枣庄民间文化中的艺术瑰宝。
张宗元是民间石雕艺术家。但其创作多是率性而为。率性而为的拙朴更显艺术的魅力。经过发掘推举,其作品《鳄鱼》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展中获得金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他“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孙晋亮作为民间木雕爱好者,在张宗元的影响下迷上了石雕。由于缺乏自信,从艺十多年,其作品从未示人,守着艺术过着捉襟见肘的贫困日子。王中良举办民间艺术作品展,登门动员并收集其作品参展,孙晋亮得以崭露头角。此后,王中良对其作品加以策划推介,使其成功参加了中国第四届艺术博览会,一炮走红,获得美誉,积存多年的石雕作品随之成为人们的收藏与馈赠佳品,艺术脱贫成为现实,而且成为他的职业与经济支撑。
曾经风靡几十年的鲁南大鼓说唱艺术,近年来大有湮灭之势。为了抢救这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王中良登门拜访褚思全艺人,将其已经发霉腐败的大鼓从墙角搬上舞台,指导其“旧瓶装新酒”,宣传精神文明,反响强烈。民间唢呐艺人刘庆荣,以往只是在乡间的红白喜事上吹奏小有名气。王中良利用“轩缘文化”,策划其进京献艺,在中国大剧院录制《鲁南唢呐曲》,出版发行后,名声大噪,引得海内外的关注。
还有伏里土陶、洛坊泥塑等品牌传统民间艺术,也都在王中良“轩缘文化”的策划包装之下大放异彩,和《石雕艺人孙晋亮》、《鲁南大鼓传人褚思全》、《鲁南唢呐艺人刘庆荣》等十多个专题新闻一起,先后在中国《民间文艺》、《齐鲁晚报》、山东电视《综艺频道》、枣庄电视《印象鲁南》等传媒传播并获奖。
在这种“轩缘文化效应”的鼓动与推崇下,陶庄镇乡土艺人人才辈出。刘传珉书法艺术在中国第四届艺术博览会上倍受青睐,获得中国近代书画500强之誉,郭飞的工笔画《怒斩毒龙》在全国巡展,被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评定为中国青年农民一级画师,残疾人士舒湘生的山水画也走出家门登国门,被全国政协礼堂和人民大会堂收藏。盆景艺人韩志邦、李伟,根雕艺人杨福昌,都被国家级专业协会吸收为会员。更有一批少年儿童才艺新秀脱颖而出,为“轩缘文化效应”展示了明天的魅力。
“轩缘文化效应”让王中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增添了他的艺术追求与实践的热情与激情。目前,他正在积极筹备薛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陶庄分会,力求形成更强的凝聚力,将“轩缘文化效应”持续下去,使之在传承民族文化、传播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