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企业的“GPS”
中国冠军企业书系总策划 蓝博营销策划机构首席顾问 赵为民
我很荣幸应邀为《冠军商道》一书作序,因为它提出了中国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最紧要的课题——中国企业向何处去?中国企业向谁学习?学什么?怎么学?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经度——寻找地球刻度的人》:17世纪以后的欧洲,航海事业蓬勃发展。航海的人们比其他任何人都迫切地需要精密的计时器,对他们来说,精密守时的钟表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没有它就很难知道航只的位置,就有触礁沉船的危险。为什么时钟对航海者如此重要呢?因为要测量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度,都离不开时间。
1714年,英国政府悬赏20000英镑,相当于现在的120万美元,征求实用可行的方法或建议,最后约翰·哈里森独树一帜,大胆地想像用机械方法解决问题——一个连当时陆地都没有的,要能在海上提供精确时间的钟表。现代的钟表史家认为,哈里森的工作加速了英国对海洋的控制,并因此成就了大英帝国的霸业,正是凭藉精密的计时器,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统治了海洋。
这些年来,因为中国企业就像在一个没有航标的河流上行驶,因为没有指南针,没有地图册、没有导航仪,而导致的“船毁人亡”悲剧时有发生,企业阵亡率呈几何级数上升。我们发现,这些不幸的企业各有其不幸:有的战略错了,本该坚持专业化战略,偏偏搞多元扩张;有的战术错了,本好该坚持渠道建设,偏偏提前打品牌战,有的是用人用错了,本该起用“土鳖”,偏偏赶时髦引进“海归”,有的企业就像“华老栓”迷信江湖游医,有的企业就像“阿Q”崇洋媚外,更不幸的企业就像“蔡桓公”讳疾忌医,结果病入膏肓,无法就医。
中国企业为什么有这些毛病,中国的企业为什么老犯这些毛病?我认为,这与中国企业不自信有关,总是相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各种洋理论,洋理念被我们不断的引进——模仿——再引进——再模仿,从制造到营销,从战略到管理,从福特式的大规模制造到丰田式的精益制造,从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到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从德鲁克的管理实践到波特的竞争战略,从钱金的蓝海战略到克瑞斯的长尾理论,从彼德斯的基业常青到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吗,一个个洋和尚、洋大师在中国企业界掀起一股股“思想风暴”,中国的专家学者一知半解,盲目推崇,中国的传媒似懂非懂,跟风炒作,中国的大大小小的企业无法自持,失去自我,只能望“洋”兴叹:老外们太有才了!
就在这些洋理论满天飞,洋大师中国行的火热年代,柯银斌教授的《冠军商道》犹如给我们这些被西方理论驱动得一路狂奔而找不到北的企业送来了商海“GPS”——卫星定位导航仪。柯教授首先对中国企业成长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划分:淘金时代需要的是胆识,黄金时代需要的是机会,炼金时代需要的是功夫,真金时代需要的实力。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多面能手”与“单项冠军”二大类型的企业进行了系统的解析:首先,从基本状况来看,“多面能手”的业务范围较宽,属于多元化经营,而“单项冠军”的业务范围较窄,属于专业化经营;“多面能手”各业务的市场地位不一样,可能有第一位,但大多是非第一,有时地位很低,而“单项冠军”的市场地位只有一种,那就是第一,当地市场第一,或全国市场第一,或全球市场第一;“多面能手”的竞争具有多条战线作战、资源分散的特点,而“单项冠军”的竞争是单点式的、资源集中。
第二,从环境—战略—能力层面来看,“多面能手”适合在市场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例如中国目前的西部落后地区)成长,而“单项冠军”适合在市场经济较发达,或越来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发展;“多面能手”采取的战略大多是市场机会型多元化战略,而“单项冠军”主要采取的战略是利基战略(以利基业务为起点,以市场占有率第一为目标的战略);“多面能手”的能力体系中无核心能力,“单项冠军”拥有专业化能力为基础的能力体系。
第三,从起点—目标—行动三个要素来看,“多面能手”无论主体起点如何,总是在不断地寻找、开拓新业务作为新的战略起点,而“单项冠军”专注于某项既定业务,只有当其冠军地位不可撼动之后,才去开拓新的业务;“多面能手”的目标很难以明晰或统一,经常发生变化,而“单项冠军”的目标非常清晰,那就是市场占有率第一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多面能手”的战略行动以模仿为主,而“单项冠军”则是学习与创新并重,初期学习多些,之后创新多些。
最后,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多面能手”的适用范围是市场机会较多,竞争程度一般,竞争要素单一,而“单项冠军”则可在市场机会较少,竞争程度较高,全方位竞争的状况下成长;“多面能手”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因为其适用范围将会越来越窄,而“单项冠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多面能手”的地位表面看起来较风光,但实际上很难稳固,而“单项冠军”的地位只要坚持创新,就可以稳做下去。
2008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我们不读西方的营销管理书籍是我们无知,30年后我们还视西方的营销管理作为我们的标杆,是我们的无能;就像哈里森发明了精准计时器,加速了英国对海洋的控制,从而使大英帝国获得了制海权一样,如今柯银斌教授的《冠军商道》及时填补了中国企业史中对本土冠业研究的空白,给我们正在创业路上,正在创新路上,正在创富路上的“小巨人”们厘清思路——多面能手转为单项冠军,指明了方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给出方法——向本土冠军、向本行业标杆企业、向本地领先企业学习,只要走对路,走上路,就不会走错路,走弯路,行胜于言,商海无疆,赢在起点,赢在中国,赢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