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加点评:从任正非、马云的“冬天论”看人类危机


这是一篇伟大的博文。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大视野、历史观、人文性,还有深深的道德和责任意识。我的博客中甚少转载,但这篇文章,我想无论对于哪个年龄、哪个行业的朋友来讲,读之,都会有莫大的教益,所以重点推荐。

 

博文的作者顺风是我一位在互联网行业的朋友,江苏扬州人,相识1年有余,一直对他非常钦佩。

钦佩之一:手机中时常收到他的短信,内容大多是诗文一篇,然后非常谦恭的请为指正。摘抄一篇:

思 

江上云追月,舟头客望乡。

高堂明镜里,鹤首染秋霜。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古文功底非常深厚,是一位有心之人,对生活非常敏感,对生命非常热爱。没有这种热爱和敏感,哪会有情可抒,有意须发?

 

钦佩之二:他正在筹划的项目是一项浩大的搜索工程,名曰全息搜索,全息搜索展现给大众一副这样的画卷:搜索无处不在,搜索谁都可以参与,搜索服务于更多的目标,搜索的结果更加精细,搜索拉长了每个人的生命,搜索带来新机会。如果这个项目能够付诸实施,将会带来很高的社会价值,无异于一次信息革命。

 

钦佩之三:他所涉猎的行业非常之广,从财经到互联网,从研究股票到研究哲学,此外,他还在文学方面很有建树。我很怀疑,他的脑子里真的能容下这么多理论、知识。

 

不多说了,学习吧!

 

从任正非、马云的“冬天论”看人类危机

文/顺风

近日,任正非、马云、马化腾先后在不同场合发出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的警告,其背后所隐藏的商业思考和实践智慧固然不足以全部为业界所道,更无从让闻者得出形象而具体的感触和结论。因此,有必要对三大商业巨头的“冬天”论进行深入的解剖,以在战略上保持清醒。

 

点评:不仅是中国企业,美国的微软和google也在谈“冬天论”。之所以有如此大面积的冬天来临,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多的原因解释顺风下面会提到。文中黑体字是我所标记。

 

提到全球经济衰退,首先让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诚然,美国作为全球经济龙头和最大的经济引擎,其兴衰荣辱对全球经济的整体形势和未来趋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在次级贷危机的背后,本次可能到来的全球经济调整之历史和战略演绎的背景远远超越表象,具体理解有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从稳健和保守的角度看,完全可以定义为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的全球性危机,其本质不仅仅是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相伴随而来的还将有一系列的政治、文化、种族、知识、资源等方面的危机,层面应该超过了纯粹的经济领域。

 

其次,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始酿于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肇始之初的19世纪70年代,随着蒸汽技术和电力技术的大规模普及,随着资本主义席卷全球,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引导下的部分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工业化的顶峰水平,而逐步走向前台。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是百余年工业化进程的一次自我总结式的涅磐,是人类享受工业化成果至今所必须付出的对自然的一个交代。

 

我一直有个意识,金融和科技“造福”了人类,然而此福是真实之福,还是虚妄之福,现在我们还不敢下断言。从佛家的教义来讲,世间万物,互为因果,也就是说,一切问题都有两面性,没有苦难,就没有欢乐,没有长就没有短,无生亦无死。就科技而言,这些方便、快捷、低成本真的对我们大众是有益的么?不见得。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反自然,而反的结果,可能就是要付出代价。这次美国的次级贷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影响全球的导火索,而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露。

 

第三,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其根本成因在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内在矛盾使然,百余年高速度的工业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消耗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的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最终引发了持续繁荣的幻象背后所深藏着的危机。表面看来,石油危机似乎很可能成为未来全面危机的主导根源,但事实上在生态、物种、环境、气候、社会文化、科技进步、互联网、农业、疾疫、地质、水文等诸多方面,都已经积累和蕴藏了很多不亚于石油危机危害性的潜在威胁,他们以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方式,将在二十一世纪上半页这一重要的时间窗口集中爆发。

 

第四,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七十年代等发生的以往历次“冬天”相比,具有更加强烈的“全球化”色彩和更加广泛的破坏力,以其影响之深远完全可视之为上溯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历次危机反复预演后的总结式爆发。

 

第五,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最终目标是全面颠覆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改变美国一家独大的全球力量、资源和利益分布秩序。从国际政治角力和民主竞争的角度看,美利坚民族必然采取具有历史性的创新战略以防止自身在全球历史性的沦落,其既不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祭坛上成为工业化盛极而衰、而崩的替罪羊,更会以一贯的行事风格从制造新的全球性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中为自身寻找经济复苏的市场空间。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全球的财富向某个国家、某个阶层、某几个人集中。去年有本书在社会上引起很大争议,书中描写了一个叫罗斯柴尔德的家族式金融财团,秘密掌握了大量财富,在暗地里左右很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这本书无论真实与否,但是书中所描述的模型,完全可以被复制。如果大家玩过大富翁游戏,可以知道,一旦进入财富阶层,一切商业运作都是个游戏,无论怎么投资,几乎都可以保证投资收益。所以,这个世界有可能会成为某些集团或个人的商业游戏,他们制定规则,把握方向,主导你的喜好。还是那句话,一切反自然的,都将会受到大自然的平等的回馈。

 

第六,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将以全球政治强权之间对石油、矿藏、耕地等民族竞争和生存的资源要素的争夺、瓜分贯穿始终,现有的欧佩克组织将解体,其所代表的以国际协商和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资源配置方式将被代之以新的分配逻辑和制度安排,新一轮的博弈、角力、争执不仅在所难免,而且会持续不停。

 

第七,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将在痛苦的动荡、震痛、退化过程中催生新社会的胎芽,一场历史未有之大变革即将到来,新的社会化潮流与知识化商业怪胎的矛盾将沉重地走上社会斗争的历史舞台,在知识、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要素所提供的经济可能性,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主题的历史理性需求之间,一场将持久纵亘于历史长河的对决呼之欲出。

 

第八,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对人类而言,是在前所未有的大危机中孕育前所未有的大机遇,是人类在生存繁衍进步与崩溃毁灭倒退之间的独木桥上迈出的启发式的一步,在此之后,独木桥仍然存在并且延续,只是人类需要如履薄冰地保持好自身的平衡。

 

第九,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仅为象征性的导火索,背后还存在深刻的人类社会认识根源。百余年的工业化历史激发了少数社会部门服务其他社会构成的巨大能量,这种放大效应使得人类社会在续代的繁衍传承产生了某种错觉,错以为我们的生活、工作、交往乃至社会的众多事物天经地义本就是应该这样,错而忽略了也可对等选择的另外一条简朴、简单、精神主义、宽待其他物种的人类发展路线,确实,人类在过度关注和开发外部世界的同时,忽视了对自身的内在精神和主观世界的开发,这在观念上为危机的酝酿、深化打下了基础。

 

在跟另外一位朋友顾瀚的交谈中,他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曾经谈到美国的嬉皮士现象还有种种反社会、反传统现象的由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之所以发生这种行为和思潮,是由于这些人天生的反动性和叛逆性所导致,其实不然,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我的博文中曾经提到,在欧美国家的教育导向和知识结构中,关于宗教、人文、历史、艺术的知识量非常之大,(在我国,则偏重于数理化等工科知识),这种教育使他们提早明白了人生存在的最大意义,那就是无意义。因此,当一个人对生活和社会的产生、走向及终结了然于胸的时候,他的人生选择就可以预见了。

 

当然,我们不是在这里呼吁颓废和消极的处事态度,不是宣扬悲观论,可能在具备这些根本的意识和思维基础上,一个人才会懂得生活的真意,才会出现涅盘的重生。回到顺风的论述,我们真的不要以为现有的一切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奢侈、消耗、浪费、占有,这种商业罪恶是没有极致的,他的反面就是顺风提到的简朴、简单、精神主义和宽容包容之心,也就是开发自身的内在精神和主观世界。前面曾经提到,我为何选择在文化和艺术方面进行创业,其原因也在此,当然,这条路注定万般艰难,但我想,这样做是对的。

 

第十,本次即将到来的“冬天”,将会发生一些前所未见的危机的事实,这迫切地要求全球采取沟通、协同、互相理解、彼此宽容的态度联合起来预为防范,以共赴艰难、分担风险。历史告诉我们,无数种族、国家、社会的灭亡源于历史的不可逆的过程特征,当前所未有的挑战、困难和灾难出现之际,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创新性地应对新的负面事物的力量和领导者。

 

总之,无论任正非、马云、马化腾们的“冬天论”的内涵所指和出发点何在,我们必须正视即将到来的危机,在企业、政府、社会、个人和家庭的各个层面及时建立起必要的危机预应对机制,以三年、五年甚至数十年的眼光寻求未来的图景,指引现实的行动。必须相信,把握未来,才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之本。

 

团结、协作,不是人类的本性,但在现实面前,必须如此,惟有这样,才能度过难关。正像这次汶川地震一样,团结起来,可以战天斗地,人的内在精神性,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向顺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