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TD的第二次危机
照理说这应是“形势一片大好”,何来什么第二次危机?上面仅是正面的一些报道,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离奥运也就只有130天,手机仍处于试商用阶段,且发放的数量有限,从网上的一些文章及网民意見,一些民间传闻,负面的消息也不少,并且广为流传。例如在网络建设不到一半,就撇开建设方单独进行测试,向上面打报告说呼通率只有40%,并大势宣扬TD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甚至说遇到了“比较致命”的问题,涉及基础原理,并提交给TD制式的首创学者李世鹤那里去了。到李世鹤那里询问,他说根本就不知有此事。等网络建设完成试验结束后,其实并没有所说的致命问题,而且一些网络建设过程发现的工程问题大都己经解决了。譬如说智能天线,大而笨重,引起市民担心辐射量大,破坏环保,而遭致反对。后来智能天线通过光纤拉远型宏基站,用光纤代替电缆进行了瘦身,能有效避免采用智能天线带来的线缆多、损耗大、距离短、成本高的缺陷,为站址选择、工程施工、灵活组网带来极大便利。可以有效减少复杂网络部署环境的施工困难,还能有效降低运营商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经过改进后的智能天线施工与一般天线差不了多少,而且其辐射量不但不大,甚至比小灵通天线的辐射量还小。
当然还涉及到其他的方方面面,决非空穴来风,以至商务周刊发出了一篇长文叫“TD会安乐死吗?”(在网上用Google可以搜索到),“我为TD哭泣!”,有的甚至发出“救救TD!”的呼吁。这不是什么杞人忧天,各有各的理由,至少是具有“李进良式”忧思的人物所表达的一种心声。
2007年末,李教授和我根据中国移动2007年12月17日发布的公告,TD终端采购招标已经开始,首期4万部终端,含3万TD手机和1万部TD数据卡(用于电脑)作为业务应用测试。据招标部门安排,评标结果要到2008年2月才能出来。按此推算,交货恐怕得到3、4月份,业务应用测试可能在5、6月份。如果要待业务应用测试之后,到7月才进行第二期终端招标,8月8日北京奥运就开幕了,届时用什么手机给奥运服务呢?于是我们自制贺年卡,一方面表示我们对在TD辛勤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及关心TD人士的新年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人自己的3G—TD的祝福。将这一贺卡送给我们熟悉的人士,好心的人也转贴在网上,另方面也表达了我们的忧思,这实际上也等于发出了笫一个预警。
最近传说中二期招标订购TD手机为30万部,我们认为太少,这点手机分到6个奥运城市,平均每个城市也就5万部,奥运公众门票700万张。
对比一下原先TD技术论坛秘书长说的将招标200万部TD手机的预测少了何止一点,加上又有运营商要大改组的消息,重组后基本按照新移动拿TD-SCDMA、新电信发展CDMA2000、新联通(网通)布网WCDMA。尚有人在说“只用TD一张网根本不现实”。 这样一些曾批驳过的论点又卷土重来。于是在TD的发展进程中又到了一个分歧点上,稍有不慎,即将导致笫二次危机,结果难以想象。今年2月底至3月初,我们应邀到北京与其他有关专家进行了一次座谈,他们也有类似的担忧。会后笫二天上午,新浪邀请我们到网站做客,下午又接到赛迪网的邀请。我们发表了上述看法。并向相关部门发出了几条紧急建议(见座谈记录)。我发言的重点在分析目前这次危机发生、发展的原因,对一些模糊思想及错误认识进行了澄清,对TD未来的走向也有些预测。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总觉得意犹未尽,加上最近这段时间又出现些新情况,于是有必要在这篇文章中作较详细的分析。
三.奥运给TD走向国际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契机
我们为什么紧紧扣住奥运不放呢?因为奥运给TD的商用和走向国际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契机,也是一次百年难逢的机遇。奥运并不只是一次体育的盛会,它也是展示、宣扬举办国实力的一次机会,实力除包括体育之外,也应包括文化、科技等。例如日本在80年代将它首次研制的高清晣度电视(HDTV)放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场馆及各大商场让公众欣赏这种高清晣度画面,给人相当好的印象,既宣传了奥运,也宣扬了日本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拼命地争取举办奥运的主要理由。经过千辛万苦,我国终于首次争取到奥运会举办权,举国欢腾!TD就那么容易地成为3G的国际标准?这也是首次在通信领域争取到的有重大影响的一个标准,也同样艰难!TD获得国际认可后不久,中国与美国在无线局域网认证和保密基础设施(WAPI)问题上发生了一次较量,明明是我们的安全保宻性要比他们的好,但由于出于国家利益之间的博弈,而我们却失败了。LAS-CDMA也是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也有它的独到之处,但没有成为3G标准;而美国的WiMAX自命为未来4G时代的一个标准,因觉得3G标准的重要不惜动用一切力量,特别是凭借美国政府的力量于去年(离截止期已9年了!)硬挤到3G中来,成为笫4个国际3G标准,足见3G标准的重要性。基于此,奥运及TD这两个同样的来之不易的项目就应更好地结合将其影响发挥到最高限度。
中国曾经是一个被认为是东亚病夫的国家,自容国团取得乒乓球单打冠军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及国家的大力扶持,终于成为一个体育大国,乒乓球横扫世界自不必说,还带动女排、羽毛球,跳水、体操等项目也风光无限,而庄则栋、郎平、姚明、刘翔等己成为世界级的名将了。
科技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确曾有过辉煌,而余秋雨先生认为还应加上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精耕细作等,也不无道理,因其贡献也很大,以致造就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我国的商高所发现的勾股弦定律比毕达哥拉斯定律早了几百年,祖冲之的圆周率不但比西方提出的早许多而且也精密得多。但这都是过去的辉煌。遗憾的是到了近代,由蒸汽机、电机所带动的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我们却是缺席的,乏善可陈。自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大有变化,由于和外来的接触愈来愈多,我们已由一个贫弱的国家变成一个生产大国,虽然还不能算是强国。首先是钢铁总产量,而后是水泥已跃居世界第一的行列,近来手机数量也已占居首位,就通信领域而言,造就了中兴、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它们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国际交往愈来愈频繁,留学生愈来愈多,根据物理学中“熵”增加原理,科技人员的水平与国外相比也愈来愈接近,正像温度高低不同的热源放在一块,久而久之,温度将趋于同一一样。在3G时代独立地提出了一个TD制式,而且还得到国际公认,谈何容易。这是我国几代科技人员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结果。在其相邻的信息显示领域,虽也经过努力,却没有这样幸运。已到手的东西能这样轻易地丢失吗?我总是将TD取得的成就和容国团取得冠军置于类似重要的地位,也寄希望于通过这一次突破,像在体育领域一样能在科技领域产生连锁反应,也能取得这样一种丰硕成果,由科技大国蜕变为科技强国,从而达到振兴中华民族的目的。
既然我们能以倒计时的方式一天一天数着奥运时刻的临近,从奥运场馆的建设,交通设施的改进,空气质量的提高一项一项在完成,为什么不在TD领域也来个倒计时?而使向世界及向国内人民许诺过的“我国自主研发的TD手机这一重大科研成果将走进奥运,惠及百姓。”成为不折不扣的现实,而不是撒芝麻盐似的做点表面文章。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全国关心信息通信进展的人士会像我们取得一项世界冠军一样欢欣鼓舞,额手称庆。
奥运会的入场券已经出售了700万张,我们所呼吁的至少要有200万TD手机、100万个数据卡,一点也不苛求,也不要求全是最高挡的,可分高、中、低档进行,以适合各层次人群的购买能力,这样,手机制造商有这样一批订货,心也踏实下来了,就可以分期分批生产、交货,经济状况将大大改善,积极性也就增多了。我甚至有这样一种创意,如果像发行奥运纪念币一样在这种手机上及数据卡上打上奥运标志,并适当地采用低价政策,这200万部TD手机不一下子抢购一空才怪呢?
采购费用从何而来?当然主要是来自中国移动。如果每部TD手机采购价格平均为2000元的话,200万部也就40亿元。据传本来就有这笔预算,而且原拟拿出的267亿元来发展TD根本没有用完,尚有不少盈余。再说中国移动每天盈利就达2.4亿元,这是有据可查的。一个月的盈利就达70多亿元,区区40亿元何足道哉!何况还能回收大量的经济效益和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后者,还将载入史册。故现在的问题不是“不能也!”而是“不为也!”。迟迟不出手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的。我虽然不敢苟同黑格尔的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我深信:存在的就是有理由的。虽然理由不見得就合理。下面我就从系统论、协同论的角度试着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分析这些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