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已进入“新估值时代”


  今年以来的连续下跌使得A股成为国际主要国家中表现最差的市场,无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跌幅大多在20%以内,而上证指数跌幅高达45%,远高于同属于“金砖四国”的印度跌幅27%、俄罗斯跌幅8.4%和巴西的跌幅7%。过度的下跌也使得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迅速下降,目前的市盈率在22倍左右,甚至低于美国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考虑到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利润的持续高增长,我们认为A股市场在与全球股市的对比中也具有投资价值。

  1.A股市盈率及变动趋势

  MSCIA成份股市盈率震荡向下,反映A股市场整体的弱势格局依然没有改变,短期A股市场所面临的压力依然明显。但在目前A股市场估值已回落至06年中水平的背景下,我们认为A股市场估值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已经相当有限。

  2.A股市净率及变动趋势

  MSCIA成份股平均市净率沿着估值趋势线逐步走低,反映市场短期的弱势格局明显。从技术上判断,我们认为A股市场估值在趋势线下轨附近逐步止跌回升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3.A股与H股的相对吸引力分析

  A股指数震荡向下,A股相对吸引力指数则不断走高,反映中长期H股吸引力指数持续维持在正值上方运行,反映H股中长期的投资吸引力依然明显。我们预期,在外围市场不断活跃的背景下,H股在近期有望逐步止跌回升。

  近期A股市场在震荡中重心快速下移,估值数据也随之大幅走低,有信息显示出目前A股市场平均动态市盈率已跌破20倍,达到了17倍,如此的估值数据意味着虽然上证指数在2400点上方,但估值数据已经较2005年的1000点区域显得更为便宜。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信息呢?

  的确,如果单纯从目前相对静态的数据来看,A股市场似乎显得更具有投资价值,因为当时1000点时铸就了后来两年的波澜壮阔的大行情。那么,目前估值数据比1000点时还要低,理论上也应该形成了一轮大行情底部的基础。

  但时移则势移也,估值数据也需要考虑到动态因素。

  一是经济运行格局不同。当年在1000点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积极向上的态势中,汽车、房地产等经济引擎强劲有力,从而带动着钢铁、银行等诸多行业类的优质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以致于后来行情中出现了股价涨,动态市盈率反而有所下降的走势特征。反观目前A股市场,从紧货币政策以及高油价的背景下,汽车、房地产行业增速下滑,PPI数据的高企也使得大量中下游的优质企业面临着盈利能力下滑的态势,故有观点认为,不排除未来出现股价下滑,但动态市盈率数据却有所提升的可能性。

  二是资金面不同。在1000点时,虽然有全流通预期,但股权分置改革刚刚开始,并未涉及到筹码的大量出现,而且当时为股改让道,新股发行也一度暂停,故当时A股市场的资金面格局是日益增多的钱追逐相对固定的筹码,股价自然节节盘升,出现一波波澜壮阔的大行情。但反观目前市场格局,资金面面临着萎缩的态势,一方面是因为从紧货币政策使得M0、M1等货币增速明显下滑,资金面紧张格局犹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趋势面临挑战等因素。同时,筹码在不断涌现,不仅仅是大小非限售股解禁,而且还在于新股、配股等融资与再融资的压力,这就形成过少的资金追逐过多筹码的格局,在这样背景下,估值优势也面临着一定的考验,毕竟没有资金,估值优势也难以产生直接的上涨动能。

  正因为如此,建议投资者不宜将估值数据低企作为市场底部的必要条件,而这只是市场底部的一个充分条件,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不宜盲目相信数据的纵向对比,也需要作横向对比乃至全方面的对比,从而作出相对适合市场发展趋势的操作思路。

  就目前看,有两个选股思路。一是选择业绩相对确定增长且具有一定避风港效应的个股。

  此类个股的优势在于估值相对合理,且未来拥有一定的相对确定的稳定增长趋势的个股,比如说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收费型的上市公司,他们所依赖的航空运输、进出口贸易、车流量等数据仍然处于相对乐观的增长势头中,既如此,业绩增长的势头相对确定,并不会出现周期性品种的业绩回落导致市盈率增长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机构资金或将此类个股作为重点配置,毕竟基金等机构资金出于基金契约等因素,即便他们再看空A股市场,也不可能完全空仓,所以,必须在熊市选择业绩相对确定增长的个股作为配置对象,港口、机场等业绩稳定增长的个股就是必选品种,故此类个股的资金买盘力量有所增强,从而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