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产业济南论剑
热管技术将助推产业“撑竿跳”
山东太阳能安装量大约为1700万平方米
山东省建设厅科教处李洪辉处长讲,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多样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措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代替能源,在世界范围内迅速的发展,建筑能源技术日趋成熟,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技术得到大量推广。太阳能热水器从简单的自水循环、热水循环,发展到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水送水系统和建筑物采暖等四大太阳能采暖技术,从光热利用到太阳能光热光伏综合应用,2006年世界太阳能热水器总安装面积达到了1.68亿平方米,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9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的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平方米,保有量和年生产能力分别占全世界总量的60%和70%左右。
中国是一个太阳能产能大国,居国际先进的地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规范、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规范、民用太阳能集热技术规范也相继发布和实施。山东省还出台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规范了太阳能的利用。2006年,山东省发布了建筑节能65%,其中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并且要求2006年6月1日开始实施。这两个标准将大大降低建筑物耗能的指标,从而也形成了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供热采暖、空调技术在建筑上应用的有利条件。目前,山东省的城乡太阳能安装量大约是1700万平方米左右,普及率相当于千人126平方米,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开发有5个研究方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郑瑞澄教授讲,目前中国太阳能建筑应用领域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是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其次是被动式采暖太阳房;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暖、空调、并网供电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有示范工程建成,但规模化应用水平很低。总的来说,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建筑结合,实现太阳能热水、供暖、空调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和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的综合利用,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的太阳能建筑应用领域和技术发展方向。
郑瑞澄教授说,“十一五”期间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的开发主要针对5个发展研究方向:太阳能光热、光电利用与建筑结合应用技术;规模化利用大、中型太阳能供热、采暖优化设计技术;太阳能供热水、采暖、空调全年综合应用三联供技术;太阳能与其他能源在建筑中综合利用的集成技术;被动太阳能建筑设计技术。应通过产、学、研结合进行科技攻关,来解决这些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已经颁布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和激励措施。为推进太阳能建筑应用的技术进步,统一太阳能产业界和建筑业界的认识,确定企业产品技术创新和太阳能建筑应用系统设计的正确方向十分必要。
太阳能市场的现状是大、低、乱、少
北京世纪经纶营销企划机构总经理李方毅讲,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现状第一是大,市场大、产业规模大,目前中国的太阳能市场是世界最大的,产值已经超过了300亿元。第二是低,科技含量低,进入门槛低,进入门槛非常低,而且现在整个太阳能半成品市场非常成熟了。第三个是乱,无序竞争,价格战频繁。无序竞争的必然结果就是价格战。第四就是少,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用途还比较少,主要还是集中于洗浴功能。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在技术上的种种局限,决定了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诸多瓶颈。其中一个最大瓶颈,则是与建筑一体化的问题。因为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一直无法解决密封性较差的能量,所以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体安装,这就决定了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只能以一副笨重的身躯,在建筑物的顶部占有一块巨大的空间,但是这往往招致物业部门乃至城市规划部门诸如“破坏建筑整体形象”之类诟病,国内众多太阳能热水器巨头被有的城市地方政府封杀的案例比比皆是。
城市是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龙兴之地”,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建筑高层化发展的趋势越加明显,建筑物顶部空间会越来越成为“稀有资源”,而城市居民对屋顶的物权意识的逐步觉醒,也使得围绕屋顶所有权所引发的纷争越来越激烈,如此这般,城市建筑物顶部留给太阳能热水器的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狭窄。这就势必要求太阳能热水器从以往的公共空间向居民的私有空间转移,于是太阳能热水器向壁挂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在这里,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消费趋势,就从以往的10年时间里的企业生产什么产品,消费者就使用什么产品,一举过渡到了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企业就得生产什么产品。谁能在这个过渡中抢得先机,谁就能站在市场的前沿,为整个产业制订游戏规则。
无机高效热管技术将成为企业异军突起的“秘密武器”
尽管已经有10多年的高速发展的历史,中国的太阳能产业依然是一个处于增长期的新兴产业,从产品设计理念到技术标准、从消费习惯到营销方式,都存在着巨大的可变性。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引入,都有可能对产业生态产生革命性的改变。
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壁挂式太阳能热潮中,热管技术成为极受业内关注的热点。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推荐的由山东国强集团研发的无机高效热管技术,让与会者对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据国强集团专家称,无机高效热管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热管有着本质的区别。常规热管是靠管内介质液态和气态的相变传递汽化潜能,它受到温度和循环相变速度的限制,有热损,寿命也不高。而无机高效热管的传热介质是由多种无机元素组成,在外因热的激发下利用微粒子的高频率振动(每秒2亿次以上)传递热量,无相变,热阻为零,故称为热超导。
尽管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技术门槛依然不高,但资金门槛已经很高。目前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潮流基本上为几个实力雄厚的产业巨头所左右,他们对产业内的市场行为有着极强的示范能力,并有能力制订和修改行业规则。对于那些长期处于二线的太阳能企业而言,如果能够及早认清产业发展趋势,适应潮流,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实现超常规发展,就有可能一举突破一线品牌的“封锁”,在产业内崭露头脚。他俏皮地称,无机高效热管技术为二线品牌企业异军突起的“秘密武器”。他预言,一旦中国太阳能产业部分企业嫁接上山东国强集团博源热能的“无机高效热管技术”,有可能在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引发一场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