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承载了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两个人走进婚姻意味着开始了共同的生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会溶入其中。就像共同经营一个公司一样,共同营造了一个家庭-——社会的一个细胞。
为什么婚姻要经营?因为家庭这个公司要生存,要创造——延续生命,要赢利——为家庭成员创造福利。夫妻作为共同的管理者要承担家庭的责任。
婚姻经营的本质可以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因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且有机会主义倾向,就是损人而利己,人的这种自私的本性是有害的,所以无论西方的基督还是东方的佛教都教导人去行善。婚姻中的当事人是两个人,两个有自利倾向的人,每个人从利己出发通常会损害到另一个人。比如我的一个同事,晚上出去应酬,我们说,你夫人不高兴怎么办?他回答说,都可她高兴了,我呢?
一个好的办法是双方常常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让对方得到一些好处,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或者达成共识,都从双方整体的角度看待事物。但这不是短时间做到的,因为人的认识的升华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不和谐的婚姻往往是没有很好的经营,也就是没有好好合作,经营理念上就失败。将婚姻看做简单的过日子,这是错误的,必须站在合作经营的高度认识婚姻。两个人的自私和机会主义都比较严重,或者,一方表现出极强的自私和机会主义,都是婚姻的大敌,不利于婚姻的合作经营。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两个人最初情感的契合可以使双方最大限度的容忍对方,主动为对方付出,以为对方付出为自己的最大享受。用经济学的词说,交易成本降低了许多;从生理学上说,恋爱使人的智商大大降低。当热恋的感觉消失后,智商又渐渐恢复了,于是相互的抱怨开始了。经常听到的抱怨是她(他)的爱人变了,变得不如从前了,这种感觉双方都有,但一般人们只看见自己的损失而看不见别人的,于是心理开始失衡。
现实中的夫妻常常时好时坏,因为人是感性与理性的集合体,自利是人感性的一面,取得家庭的和谐是理性的选择。夫妻之间常常在吵吵闹闹和相亲相爱之间转换,这个过程往往很长,是一个双方共同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磨合好了,两个人晚年会很幸福,生活中没有了争执和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这个过程磨合不好,就会形成对婚姻的不利因素,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婚姻很可能会出问题。两个人即使维持也会不幸福。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得到。聪明人该提早认清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