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上帝的屠城和罗得的乱伦——《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的作者在“创世纪”第18、19篇中,讲述了上帝又一次屠杀人类的神话故事。书中写道:“耶 和 华 说 , 所 多 玛 和 蛾 摩 拉 的 罪 恶 甚 重 , 声 闻 于 我。我 现 在 要 下 去 , 察 看 他 们 所 行 。”(创世纪18,20-21)

“亚 伯 拉 罕”是上帝为“亚伯兰”改的名称,劝说上帝不要将 “义 人 与 恶 人 同 杀 , 将 义 人 与 恶 人 一 样 看 待”(创世纪18,25) ,因为那样不公正。耶 和 华 说 , “我 若 在 所 多 玛 城 里 见 有 五 十 个 义 人 , 我 就 为 他 们 的 缘 故 饶 恕 那 地 方 的 众 人 。”(创世纪18,26)亚伯拉罕继续为那些人求情,最后耶和华承诺,只要那城里有十个义人就不屠城。(创世纪18,32)

上帝派了两个使者去了那里,结果遭到了城里人的围攻,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挺身保护这两个使者。《圣经》中写道:

“二 人 对 罗 得 说 , 你 这 里 还 有 什 么 人 麽 。 无 论 是 女 婿 是 儿 女 , 和 这 城 中 一 切 属 你 的 人 , 你 都 要 将 他 们 从 这 地 方 带 出 去 。我 们 要 毁 灭 这 地 方 。 因 为 城 内 罪 恶 的 声 音 在 耶 和 华 面 前 甚 大 , 耶 和 华 差 我 们 来 , 要 毁 灭 这 地 方。罗 得 就 出 去 , 告 诉 娶 了 ( 或 作 将 要 娶 ) 他 女 儿 的 女 婿 们 说 , 你 们 起 来 离 开 这 地 方 , 因 为 耶 和 华 要 毁 灭 这 城 。 他 女 婿 们 却 以 为 他 说 的 是 戏 言 。天 明 了 , 天 使 催 逼 罗 得 说 , 起 来 , 带 着 你 的 妻 子 和 你 在 这 里 的 两 个 女 儿 出 去 , 免 得 你 因 这 城 里 的 罪 恶 同 被 剿 灭。”(创世纪19,12-13-14-15)

《圣经》中接着写到:“耶 和 华 将 硫 磺 与 火 从 天 上 耶 和 华 那 里 降 与 所 多 玛 和 蛾 摩 拉 ,把 那 些 城 和 全 平 原 , 并 城 里 所 有 的 居 民 , 连 地 上 生 长 的 , 都 毁 灭 了 。罗 得 的 妻 子 在 后 边 回 头 一 看 , 就 变 成 了 一 根 盐 柱 。”(创世纪19,24-25-26)

从这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帝表面上答应了亚伯拉罕的请求,说只要这两座城市中有十个义人就不毁灭城市,但是他派去的使者并没有去确认是否有十个义人,只在遇到有人攻击他俩的时候就决定执行上帝的命令,甚至没有去过另外那座城市,也根本不允许任何人反抗和辩解。这是违背了上帝对亚伯拉罕的承诺。

更加严重的是上帝还违背了他曾经对挪亚许下的承诺,在洪水之后,他接受了挪亚的供奉之后,曾经承诺:“耶 和 华 闻 那 馨 香 之 气 , 就 心 里 说 , 我 不 再 因 人 的 缘 故 咒 诅 地  , 也 不 再 按 着 我 才 行 的 , 灭 各 种 的 活 物 了 。”(创世纪8,21-22)可是转眼之间,上帝又大开杀戒了,毫无诚信可言。最可怜的是罗得的妻子,她没有罪也没有错,她只是好奇地回头一看,也被活活烧死,实在太令人发指了!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把诚信看成是处世立身的基点。在“为政篇第二”之(22)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连一个普通的人都需要讲究信用,而被《圣经》作者塑造成唯一可以崇拜的神上帝居然如此不讲诚信,实在让人难以置信。更加让人诧异的是,在这一篇的结尾,书中居然记录了得到上帝庇护的罗得与两个女儿的乱伦故事,书中写道:

“罗 得 因 为 怕 住 在 琐 珥 , 就 同 他 两 个 女 儿 住 在 山 里 的一个洞里。 大 女 儿 对 小 女 儿 说 , 我 们 的 父 亲 老 了 , 地 上 又 无 人 按 着 世 上 的 常 规 进 到 我 们 这 里 。来 , 我 们 可 以 叫 父 亲 喝 酒 , 与 他 同 寝 。 这 样 , 我 们 好 从 他 存 留 后 裔 。两个女儿就一夜接一夜将父亲灌醉,并轮流与父亲同寝。这 样 , 罗 得 的 两 个 女 儿 都 从 她 父 亲 怀 了 孕 。大 女 儿 生 了 儿 子 , 给 他 起 名 叫 摩 押 , 就 是 现 今 摩 押 人 的 始 祖 。小 女 儿 也 生 了 儿 子 , 给 他 起 名 叫 便 亚 米 , 就 是 现 今 亚 扪 人 的 始 祖 。”(创世纪19,30-31-32-33-36-37-38)

这就是上帝保佑的“义人”的行为!这样的乱伦行为不但得到了上帝的认可,还被写进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圣经》。读到这里,实在感到有点令人困惑不解:《圣经》的作者编写这样的乱伦故事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之(17)中写道,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说,如果不是有了管仲,恐怕我们今天还要“被发左衽” 啊!“被发左衽”的字面意思是“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其真实含义就是“成为没有教养的野蛮人”,什么样的人才是没有教养的野蛮人呢?可以参考一下《圣经》中的这一篇故事。

(未完待续)
2008/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