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父亲,理财失败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国营单位职员,出生在偏僻的农村,家族崇尚孔教文化,因此,他做人做事很中国化的。我的母亲没有经济来源,一家五口的生计全靠父亲的工薪。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通过二十几年辛勤积累,积蓄了人民币只有一万元多元,三个子女也长大成人。做父亲也即将退休,但儿子的成家立业,老父亲有在操劳了。而经历八十年代的商品潮,父亲多少也有了点经济头脑,退休后只能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二个儿子的家还没成,要为办置基本的家私和电器,这还需要很多的钱呀。而正在这是,他的一位十多年的一位司机同事,在办理停薪留职后,自己买车搞运输正缺钱买车。便向父亲求助借钱买车,同时应承父亲借8000元,一年时间还1万元。父亲在高利息的诱惑下,也为了能依靠别人增加自己的收入,为了家庭生活过的更好,在1996年借给了同事8000元。但这位司机运气太差,买车不久就出车祸,过不了多久,老婆又得癌症,应承一年还1万元的债务,经过十多年到2008年还没看到影子。父亲借出的8000元到如今还是没收回,父亲理财失败了。

父亲虽然想靠别人的高利息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但别人的所作所为他是控制不到的。还好他的这段理财故事,他一个人独自承担了十多年,现在告诉儿女时,子女都已成家,孙女和外甥也都十多岁了,这十多年经过儿女的共同努力,父亲也正享受天伦之乐。有时我问父亲:你那是问什么不将钱借给你的儿子?如果你借给我在1996年买入股票,怎么也是赚几倍了。父亲说:那是相信同事有驾驶技术,而且运输当时很挣钱的。父亲虽然没能相信自己的儿子,父亲虽然理财失败,但我们的生活还是要过呀,父亲永远是我们的父亲。

现在,从各类经济报到,国家的理财也面临危机,国家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广大的下岗工人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众多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耕地,换取了大量美元,而用这些美元,变成了大量的美元资产,购入了大量的美国债券。为的也是相信美元是硬货币,能够保值,能够增值,指望有经验的发达国家能帮助我们增加财富,来改善国民的生活。但是,别国能有那么慈善吗?这三年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达到21%。债券的次贷危机也将侵蚀我们的财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改善我们的内需来刺激经济?为什么就不能更多地扶持民营企业来促进我们的发展?三四十年代我们依靠土生图土长的政治家毛泽东领导我们独立自主,在二十一世纪我们也应更多希望的我们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家为中国利益的学者来引导我们丰衣足食。

毛主席教导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通过国民的艰苦奋斗,我们的经济才是坚不可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