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幸福? 认真过好每一天


什么叫幸福? 1976年,我在《广东青年》杂志发表的处女作就是这个题目。当时恰逄打倒“四人帮”,百废待兴,在文章中我对幸福的理解是“把青春献给我们美丽而伟大的时代”。

后常读心理学书,认为人之少年与青春情节,会潜在影响一个人毕生。乃信,至今仍有不愿虚度年华的紧迫感。

现今理解什么叫幸福? 就是认真过好每一天:

每天工作六个小时。

每天只研究一个课题:中国制造怎样才能快速做大品牌? 中国品牌怎样才能具备高溢价?

每天有四个时看书,家里三个书房和办公室的藏书从几十本上升到逾30000, 一个月购书就成为当当网的VIP客户, 感缴网络让我省了20%的购书款, 一年省了3700元左右, 但网络让我中止了20年逛书店的快乐。

每周写作1篇文章,尽管约稿函每周有10份,但自认博郎才浅, 不愿当文抄公而控制数量。当然内心还有少儿时母亲让我背的杜甫诗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情节。每月稿费不多,仅够买书的钱。新买的书本周内看完。

买书-读书-思考-写作-领稿费-再买书……我谓之构建一条理想的“知识经济价值链循环”。

每天喝两杯咖啡。以前都是去咖啡馆,连看书写作全在咖啡馆,一天开销100元。后来在自己公司开了一家高空咖啡室。广东东菱电器公司赠了我6台咖啡机,每日中午与黄昏,凭高望湖品咖啡,相当快意而孤寂。省下去咖啡的钱可以买书。

每月爬一次山, 除了青藏高原,全国的名山基本登了。登一次山的费用严格控制在500元内, 所以除了门票一切省而又省。火车也是往返夜车,早上一到便爬山,晚上再坐火车回。登山保持体健,更多是登高过程的眺望与冥思。

每同四必买《南方周末》, 不论在哪,都爱看这家乡的报纸。

每周日必买《中国经营报》,这报纸读了十五年也没厌倦。

以前同时还看《中华工商时报》、《经济日报》这两份报纸,现在几乎没看了。

每月必读的杂志:《哈佛商业评论》、《销售与市场》、《中外管理》《家电市场》、《财经》、《商界·评论》、《三联生活周刊》、《中国企业家》

每月必读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毛泽东选集》1-3集、《笑傲江湖》、马克思《资本论》、《庄子》、辛弃疾《稼轩诗词》、黑格乐《美学》1-3卷、《竞争战略》3部曲。每月再翻阅10左右其它书。 

每月去讲两次关于品牌“稀缺价值” 品牌溢价的课。

每月和10位左右的企业家沟通如何做好品牌?在交流中深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每月飞行4-6次,飞行时从不与人言语而看书,高空的阅读会同时产生很多灵感。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又一年,时光就这样过去。当你每天都充实的在生活, 幸福其实就在你身边。当你能这样真切去感悟幸福,你也就能坦然去迎接人生的另一个永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