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毛泽东儿媳邵华同志 唐荣华 石林


  

   吊唁毛泽东儿媳邵华同志

环球明灯网总编委员会  唐荣华、石林 

  邵华同志是一位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是毛泽东主席的儿媳,承担着祭奠亲人、延续家风、教养子孙、弘扬传统的历史责任。我们参加了7月2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的纪奠告别仪式,党政军领导人和各国总统以及各个国家大使馆送来的花圈摆满了儋仰大厅内外和广场前面。前来瞻仰、悼念她的广大干部群众有她生前军中的同事、战友、和亲友她以及所领导和参于过的几个协会、社会组织团体人员共有几千人,在广场上人群排起了好几路长队和拥挤的场面,在太阳的热晒下,等待着进大厅儋仰邵华最后的遗容。她的身上盖着五星红旗,周围是花圈、鲜花还有陪在一旁的亲人们。人们向邵华深深鞠躬。通过邵华治丧委员会发给大家的邵华同志生平介绍,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她经历的坎坷,和她一生党和国家做过的伟大事业,她不愧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好儿媳,也是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的革命战士,是我们尊敬的新中国一代巾帼女英模。她非凡的一生,太值得我们去纪念她,追悼她。我们为中国失去一位不可多得的女将军,妇女的好榜样而心痛悲伤!她的一生创造了许多奇迹。我们要宣传她的优秀事迹,她的功绩,她为祖国贡献了非常有价值的一生。
      邵华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军事百科研究部副部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第二、三届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全国妇联执委,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花卉协会名誉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38年10月出生于陕西延安。父亲陈振亚、母亲张文秋是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老同志。l939年,邵华同志随父母前往苏联,途经新疆时被反动军阀扣留,软禁在迪化(今乌鲁木齐)。1942年,邵华同志全家及其他中共党员被反动军阀关进了监狱,开始了饥寒交迫的牢门铁窗生活。在狱中,父亲和其他革命先辈的牺牲,使年幼的邵华爱憎分明,她不畏敌人的毒打,为大人传递文件,积极参加绝食等斗争。l946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邵华同志和大家一起回到了延安。从此,她跟随革命队伍辗转奔波于陕北根据地、太行山区和华北平原,在马背上和硝烟中跨入了少年时代。年纪虽小,但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成为贴标语、扭秧歌、演活报剧的小骨干,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贡献了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邵华在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学习。l959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大连师范学院学习。l960年与毛泽东主席的次子毛岸青同志结婚。l961年回到北京大学就读。在学校期间,品学兼优,担任过班长和团支部书记。1979年6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总参谋部管理局第一服务处副师职驻地干事、营房处副师职助理员,军事科学院计划组织部对外学术联络处正师职研究员等职。期间,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参与组织筹划了一系列部队政治教育活动和服务保障工作。在工作中,她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办事认真细致,作风扎实深入,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l993年11月,邵华同志任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副部长。她积极探索研究高技术条件下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积极探索军事百科研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出了一系列军事理论研究成果,表现出了很强的全局观念、很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很深厚的理论素养,为军事科研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988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9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95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2年2月,邵华同志退出军队一线领导岗位。长期以来,邵华同志自觉把学习、研究、宣传毛泽东思想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独立或与丈夫毛岸青、儿子毛新宇等同志一道,撰写主编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之路》、《少年毛泽东》、《诗人毛泽东》、《我们的父辈》、《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永远的怀念一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辑录》、《我的妈妈一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刘谦初传》、《陈振亚传》等著作。其中27卷本大型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中共中央批准出版的国家重点图书;《我们的父辈》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首届青年优秀图书奖”;《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还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她在多家报刊发表了《重读<远望>志更坚》、《爸爸希望我们壮健和进步》、《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滚烫的回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站在妈妈的塑像前》、《亲爱的妈妈,您好年轻啊》、《秋思》、《无尽的思念》、《又是秋风秋雨时》、《又见韶山杜鹃红》等多篇文章。她还参与策划摄制了《风雨情分、《杨开慧》、《寻觅骄杨》、《红军女将军风采录》、《最美的霞光》、《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等多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多年来,她共编著出版了文学作品和学术专著80余部、、500余万字。这些著作、文章和影视作品,融思想性、真实性、艺术性为一体,感情真挚、激人奋进,教育感染了无数读者、观众,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是我国思想理论和文学艺术园地中的奇葩。邵华同志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和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组织开展了中国摄影界的许多重要活动,为中国摄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中国摄影家队伍的建设、推动中外摄影界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和超乎寻常的毅力,完成了人物专访、革命旧址、纪念活动等十几个摄影专题,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摄影报分、《中国摄影家》、《锦绣中华》、《舞蹈》等报刊上发表,出版了《我的祖国》、《骄杨》、《伟人瓷韵》、《海之南》、《荷》、《菊影九九》、《百花争妍》、《邵华将军舞蹈摄影作品集》、《平凡而伟大一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毛岸青》等大型画册和摄影集。邵华同志的许多摄影作品获得国家重要奖项,有的作品还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回展览。邵华同志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积极参加调研、考察活动,了解群众疾苦,倾听人民心声,向全国政协写了《应重视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甘肃会宁县扶贫开发工作亟待支持》、《思茅地区教育、卫生方面存在着特殊困难》等数十个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以忘我的if_作精神和巨大的人格力量,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建设,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先后出访了朝鲜、澳大利亚、美国、日本、越南、柬埔寨、比利时、瑞典等国,促进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
      邵华同志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儿媳、毛岸青同志的夫人,牢记亲人的希望,与毛岸青及毛泽东主席的其他亲属一起,筹划并组织了杨开慧等烈士的陵园整修工作。组织了军民重走长征路、毛泽东诗词交响合唱音乐会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邵华同志从小就在革命队伍中成长,长期受到党的培养和教育,受到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锻炼和熏陶。她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行动上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她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强,严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定,执行上级指示坚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她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与生平研究,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治学严谨,学术水平高、成果丰硕,为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传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历史,作出了突出贡献。她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身体力行,勤奋工作,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邵华将军生命最后的半年,一直在竭尽全力完成作品《祖国颂》,那是她最后的摄影作品集。她的第一部作品名为《我的祖国》,最后一部作品为《祖国颂》,刚好首尾呼应。她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身体力行,勤奋工作,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她谦虚谨慎,胸怀坦荡,克己奉公,艰苦朴素,为人正直,顾全大局。她深怀爱民之心,关心群众疾苦,在病重期间,还经常关注受灾地区,多次率全家捐款救灾。在与病魔进行的顽强斗争中,她始终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神。邵华将军去世前的那段时间虚弱得无法说话,仅能用口型表达意思。那时正值汶川大地震期间,她将病房里的电视节目一直锁定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上,她让毛新宇代表全家向灾区捐款10万元。邵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她无愧是党的好女儿,毛泽东主席的好儿媳,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她的高尚品德、革命情操和优良作风,水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大家深切缅怀邵华将军,祈愿将军一路平安走好!邵华将军永垂不朽!万古长青!!!      环球明灯网总编委员会      唐荣华、石林  

 请链接:环球明灯网址:www.hqmd.com;

 (请另再看环球明灯网首页和《网友会员文章》栏目里有关纪念邵华将军的文章)

手机网名址:全效应、中国全效应网、中国全效应法发送到:12114

新浪博客:全效应法明灯blog:blog.sina.com.cn/qxy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