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不管”到底能不能管?


  安徽省长丰县两名学生上课打架,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选择站在讲台上充当“看客”,并继续上课直至下课。杨老师因此被冠名“杨不管”。

  我们无法想象一位同学竟然在课堂上被同学打死,事发时连学生都能上前制止,而杨老师竟然视而不见。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任,这是最起码的常识,事发后,被打学生立即被同学送往医院,而杨老师却始终是“坚守岗位”一直到下课,其敬业精神实在可嘉,但是一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怎么就不能分出个轻重缓急来呢?

  事发后,很多人高度关注此事,也有很多人对杨不管给予同情,说什么他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事情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令笔者感到疑惑的是,连学生们都知道看见打架的要加以制止,我们的老师怎么就不能呢?再说,你上前把他们拉开,想必也不会伤害到你;试想,在那种情况下,旁边还有这么多学生,怎么就管不了呢?就是管不住,也可以让学生去外面求援,可是如果不想管,再小的事情都有可能闹大。

  如果要说老师不想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两条:

  一是老师社会地位低,一旦出事,没有人把老师放在眼里,有时好心却受了窝囊气。二是如今的教师拿什么来管学生?目前的教育政策一般倾向于保护学生,老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如此说来,杨不管真的是想管而不敢管倒是情有可原,可是如果是能管而不管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了。有些时候,恰恰由于老师的管理简单粗暴,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学生及其家长的抱怨,造成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而老师又一味的怨来怨去,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谁管谁倒霉的氛围,那还有人愿意去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