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想象一下多晶硅和未来太阳能电池市场吧!


  6月20日以来,我都在大报、小报地看石油涨价--新能源的事。石油涨价,是说得好听,其实是石油危机。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政要,只是感觉从6124点以来,中国股市与石油的价格是背离的走势,值得研究。

  石油替代煤碳成为世界的第一能源和我的生命一样长(1967年),有点缘分吧。我四十岁,石油也发生过了三次危机,1973年、1979年和1990年,正好是我上小学、上高中和上大学的门槛,这次的四十不惑年纪之际是不是会发生第四次危机?不是会不会,是现在进行时了。

  昨天晚上央视二套就此专门播放了专题片,讲高油价的赌局。我边看边想,高油价当然不排除国际炒家以及美国石油寡头的操控,但也不能排除地球石油资源增长的极限,特别是世界经济的新世纪的发展,“金砖四国”对能源增长的迅速,石油也一定有人的生命一样越往后走越稀缺,危机的发生一次比一次上台阶也当是情理之中的。面对石油危机,人类的出路一定是寻找新的可替代性能源,新能源从发展趋势上说是有远大前程的。

油价的上涨,新能源工业化开发有了契机。观察国外资本市场,太阳能、风能设备生产厂商 的股票的市盈率高于欺它制造业企业,吸引投资投向新能源,推动这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2006年1月,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这是人大直接立法,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现在有关新能源的,普遍的认识是“煤变油”,据悉,未来13年中国规划投资超1万亿元发展煤化工产业、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等都将获得大发展,但这毕竞是把同样宝贵的煤碳资源变成类似石油这样的资源,未必合理,何况还有一个“让人吃饱还是让车喝足”的问题。

      相形之下,目前开发正酣的太阳能产业,值得关注。未来10年至50年内,太阳能产业年增速将高达30%---40%.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材料。技术上是这样描述:每公斤硅变成太阳能电池要用350--450度电,而每个硅片做成太阳电池发电2.5瓦,可用20--39年;大体上,硅太阳能电池只要在太阳下照一年,就能把所有能源耗费收回。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多晶硅的能源还可以降低,而太阳能电池发电的效率还可以提高。

      现在可做多晶硅的厂家全国估计约有十几家,行业进入的门槛也高。它的发展前景,联合国能源机构的报告说,将以20%--30%的速度发展50年。

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想象一下多晶硅和未来太阳能电池市场吧!

 相关上市公司:南玻、通威股份、另外川投能源和天威保变、乐山电力持有新光硅业的的股份,新光硅业预计今年全年产量达8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