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生产管理篇章
第一章 总 述: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从全员素质提高入手,加强学习,逐步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围绕技术创新和工艺革新,不断推出具有强力市场冲击力的产品,并创造低成本优势。努力营造一支务实高效,勇于创新的生产团队,迎接市场的新挑战,为确保公司各项经济目标的实现。特制定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章 质量管理
第一节 主要措施
第一条 依据ISO9001:2000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进一步夯实基础,并结合公司内部管理程序做到依程序、依标准办事。同时针对公司实际情况调整部分程序文件。
第二条 按照“堵源头、抓过程、抓细节、严格执法”的总体要求,细化公司质量联利计酬考核,狠抓生产过程中实物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加大对OEM产品、外购外协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相关的协议办事,真正做到齐抓共管,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第三条 强化信息反馈系统的管理,特别是做好市场、服务、内部三大信息反馈工作。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强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户永远是对的”的质量理念。
第四条 加大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充分利用会务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操作技能,力争质管人员全部通过国家质量工程师注册考试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建立一支“学习型”的质管队伍。
第二节 管理程序
一、产品实物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第五条 原材料、外购、外协件、辅配件进厂后一律由相应库员报检,检验员根据报检单及相应的检验标准抽样检验,确保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件、原材料、辅配件不进厂,同时相关配件必须有协作单位的出厂质量证明,原材料附材质报告单并经车间试用。对于一般指标达不到质量标准而生产急需又可代用的产品一律按质量协议相关条款处理,如按标准抽样无法确保配件合格率的,可视具体情况加倍(严)抽检直至退货。
第六条 过程实物质量始终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的原则,生产车间要加强工艺质量的培训、学习与控制,大力开展“三自”“三检”工作。每月质管部对生产车间进行质量联利计酬与产品实物质量的检查。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工艺质量要求定额领料组织生产。
第七条 产成品(包含OEM产品)由生产车间检验员抽检合格后报质管部检验,质管部根据GB/T2828-2003特殊质量检查水平S-2进行抽检并由车间送检测试中心进行逐批检,太阳能产品到车间现场试装,全部检测合格后由测试中心出具逐批检测报告送公司质管部经理审核入库.同时测试中心对公司现有规格系列产品根据型式试验检验计划要求定期进行型式试验,并出具报告。
第八条 新产品未经测试中心出具合格报告和公司组织的产品合格鉴定报告,不得投入批量生产。对被检测或鉴定中发现的问题,质管部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至技术部、车间及相关领导,经生产副总落实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日期,交相关责任部门整改。整改后的产品仍需经测试中心出具合格报告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否则由此生产的产品损失由责任人承担。
第九条 质管部对在生产过程控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或隐患应及时与车间沟通,向主管领导报告,对于那些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损害品牌美誉度的问题,经主管领导批准,有权开具停产整改通知单,责令车间停产整改。
二、不合格品退库及产成品市场退货管理程序:
第十条 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辅配件严格实行定额领料,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处理。对于市场拆废或因配件质量问题导致产品退货的配件由售后服务部按相关规定程序处理,月终根据情况退协作单位并对协作单位和外协件检验员予以处理考核。
第十一条 生产过程中定额内的质量报废,一律由生产车间结合定额领料和定额报废指标,由车间检验员开申请单,经车间主任确认,质管部经理审核,生产副总审批。车间凭单至公司剪板房进行调换,废品一律不得直接进入废品库。对于超出定额的报废,一律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按质量联利计酬考核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产成品市场退货参照公司(2004)10号文件"关于退货鉴定及损失承单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对于市场营销员回公司调换的配件每月售后服务部组织鉴定,根据公司相应管理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淘汰产品的配件一律由营销员承担,公司应确保淘汰后三年内有配件用于市场服务,必要时由外协件检验员参与鉴定。
第十四条 本程序未尽事宜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程序文件执行。
第三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定额成本管理
第一条 劳动定额的制定
公司产品和对外配套产品的成本由车间申报,成本会计核定,财务经理审核,生产副总确认,总经理批准实施。
第二条 车间必须严格实行定额领料、批次管理,剪板房按计划要求配套下料。市场服务所需自制件根据服务部月度计划,车间及时生产入服务部。
第三条 新品定额:试行定额在三个月内可计算车间节约率,不可结算奖金。
第四条 新品模具及小改小革材料报支的履行手续见每年的生产管理细则文件。
第五条 车间月度班时结算,按定额结算总班时不得超过。法定假日标准按集团公司规定统一执行。售后服务部安装维修人员报酬参照《服务管理细则报酬标准》结算。
第六条 车间成本的核算,按公司制定计划价执行,奖金按如下分配比例计算:
1)车间节约奖=车间成本节约额×30% 2)车间电费节约奖=电费节约额×30%
3)低谷用电按度奖0.10元/度。 4)公司按季度与车间结算节约、节电奖。
5)利用旧模架及旧模具材料可得利用部分的10-20%的奖金。
6)剪板房原材料利用率奖=原材料节约额×0.3%(物供部参与分配)
7)辅助原材料奖=辅助原材料节约额×10%
以上奖金由公司成本会计月度核算,年度结算,坚持谁节约谁得益的原则,车间管理人员可提留奖金额的20%进行分配。
第七条 车间生产特殊规格的产品,超成本部分每月或每批由成本会计结算一次。
第八条 废品损失由车间按审批程序办理,并建好相应废损台帐,超支、节约按制度奖罚。
第九条 内加工材料直接在车间成本中支出。新品统一在新品开发费中支付,维修在车间设备工装维修费中支付。
第十条 能源管理:公司委托企管科负责能源进厂检验管理监督与考核
第二节 工资标准与结算
第一条 公司执行定额的员工一律确定月基本班26个,其余按2.5元/班计算。
第二条 特殊工种所补班时按具体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条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基本工资+岗贴+基本浮动十超产浮动+责任工资、系数工资)/26*实出勤天数*百分考核系数。
第四条 公司管理人员工资=(基本工资+岗贴十基本浮动十超产、超销浮动+责任工资)/26*实出勤天数*百分考核系数。
第五条 一般员工月工资={基本工资/26*实出勤天数+(月度总班时-26)*2.5元/班+岗补}*百分考核系数。
第六条 质量联利计酬考核:每月对各车间和相关质量责任人进行考评。将质量考核实得系数*责任人考核工资=实得质量考核工资。
第七条 推行计划率考核:企管部根据月度生产计划,编制旬度作业计划。考核对象:车间、物供部、事业部。
第八条 车间实行单班任务考核,月度成本会计统计,将统计数据报生产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结算工资。具体结算方式:应得工资×系数=实得工资,企管部负责考核。考核对象:物供部、车间、装配线班长。
第九条 OEM产品经车间检测包装后,按常规产品程序入库检验、 质量责任与常规产品等同,车间可按产值价结算报酬。
第十条 夜班费结算标准:按产品班的2%结算。加班时间不得低于3小时,每个夜次结算标准为2元。其他部门加班必须经生产副总批准后方可订餐,报总经理批准报支。
第三节 工夹量具及低值易耗品管理
第一条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按公司财务管理规定,工、夹、量具、模具、低值易耗品车间必须建立台帐,与财务对口管理。仓库、科室等管理部门的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由企管科建立台帐与财务对口管理.领用价值50元以下,车间主任批准,50元以上的车间审核、生产副总 批准.属以旧换新的要一律以旧换新。
第二条 计量器具的管理,由质管部进行管理,并由测试中心计量员进行登记,定期组织抽查精度,严格按周检制度进行周检。确保计器具合格率达100%。
第三条 固定资产的添置和报废,根据生产需要,由车间主任或部门负责人申请.按照企管程序财务规定办理。
第四章 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企业员工的行为管理,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泉源,是扫除浪费、降低成本的基础,是维持环境良好的品质,是降低安全事故的起点,公司委托企管部负责企管科协助对文明现场管理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现场管理要做到“5整&1坚持”:
第一条 整理:办公场所、工作场所清洁卫生,桌椅、橱柜排列有序,室内不摆与工作无关的杂物。区分要用的和不需要的物品,不用的及时处理,防止误用。各个岗位按规定日日清理,排除时间,空间,成本上的浪费。
第二条 整齐:严格执行物品定置管理制度,几个车间里的物品定位,定量的摆放整齐,通道,作业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待处理区,检验区等都有相对应的明确指示牌,物品不得随意摆放。
第三条 整洁:清除现场以及设备的赃污,车间划分清洁卫生责任区,落实到人,不能留死角,定期制度化的严格考核评比,维持整洁结果。工作场所提倡不吸烟,严禁吸游烟,车间生产区域,仓库、易燃易爆区域等禁止吸烟。
第四条 整合:1、人员整合:装配工序上不适合做某道工序的人员换由适合该工序的人来做。2、工序内容整合:将某道影响整体装配速度的工序内容减少,找到合理的工序分配方法,顺畅整体流程。3、生产供应链做到顺畅平衡。产品自制件生产要及时,装配领料要及时,仓库管理员通知供应商供料要及时。4、供应商供应要及时。
第五条 整改: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足之处,限期查明原因整改。
第六条 坚持:各项制度标准严格执行,长期坚持,由企管部负责考核。
“5整1坚持”现场管理,需要长期坚持。坚持车间自检与企管部检查相统一。为营造和谐,良好的现场工作环境,完善制度,提高生产率而努力。
第五章 安全管理
第一条 安全生产管理由总经理委托生产副总,下设企管部负责。负责贯彻国家、政府的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和条例,组织员工岗前培训,安全教育等。
第二条 企管部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全检查、考核,贯彻落实。在公司范围内若出现安全事故,所在部门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和总经理报告。事故分三类:轻伤、重伤、重大事故。
第三条 轻伤根据医务人员诊断证明,结合国家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由企管部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核定医疗期间的营养费每天补助5元。
第四条 根据医疗鉴定属重伤的,则负责重伤者的检查费、住院费、医疗费、伤者车费,服侍人的住宿费,住院期间伤者营养费10元/天,服侍人的伙补10元/天,探望费用一律自理。出院休息期间在一月内可补营养费5元/天。
第五条 各种事故的发生,必须由企管部汇同集团公司安全办及相关部门查清责任,做好事故分析,根据责任大小报公司生产副总确认,总经理批准,其费用由个人承担10%-50%,并列入车间年度合同考核。非工伤事故,公司不予承担各种费用。
第六条 公司物资出厂由企管科根据实际数量,开具出门证,门卫方可放行。第二天企管科要将门卫前一天的所有情况记载,出门证等收回核实,作留存备查。
第六章 设备管理
第一条 车间设备维修参照企管部设备大中修理计划,由车间申报原因,企管部配合车间组织维修。维修设备配件由企管科检验入库。
第二条 设备事故车间在1小时内必须向生产副总、企管部报告,生产副总、企管部在2小时内必须报总经理知晓,并及时汇同相关人员到现场分析,查明情况做出决定。对责任者要做到“三不放过”的原则,并承担损失额20%-50%,其余部分由车间承担,在车间设备经费中列支,生产副总确认,总经理批准。公司检测部门的设备仪器维修、周检费用由公司支付。
第三条 设备台帐由企管部与公司财务对口建立,设备进厂由企管部负责,报生产副总,协同质管部验收,总经理批准.设备的报废、调离、外借,由企管部申报,生产副总确认,总经理批准。
第四条 设备维护、保养、完好由企管部负责,每月组织1-2次检查,检查结果纳入车间设备管理员、车间主任月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