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20086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重新划分劳动者范围,让分配和福利在新的框架下合理化。(续篇)

[email protected]

 

我们如果将劳动者的划分定义范围扩大,指为凡是从事人类社会生存的活动的人,动植物只做资源计。那么,除了劳动级层外的富贵和贫困的特殊级层将不复存在了。不论是家庭主妇,还是公司董事长,不论是哇哇坠地的婴儿,还是巍巍老者。他们都是劳动者的一员。

 

劳动分配

好了,有了新的劳动者定义,劳动分配的定义就好做了,我们把当劳动者在人类生存整个的社会活动中,不同的阶段,从事不同的活动,就叫做劳动的分配。

既然是不同的级段,产生不同的劳动分配,那么,就应该获得不同的劳动报酬罗。于是,就产生了劳动的价值的概念了。于是,我们发现,不平等为什么出现了,危机为什么出现了,于是,马克思来了,凯恩斯来了,德国的经济学家们来了。

马克思要跟我讨论的问题是,围绕着为什么他的理论,过剩价值运用的最后,总是遇到对手,不断的斗争,不断的树敌,最后的结果是始终是赶不上最发达的步伐?

凯恩斯要跟我讨论的问题是,围绕着为什么他的理论,价值自由化运用的最后,总是遇到麻烦,不是产生过度,就是产生萧条,最后的结果是重复周期性危机的发生。

德国的经济学家们赶来了,他们要跟我讨论的问题是,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的理论根据。

呵呵,一个经济概念的重新划定,可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在这里,我要买道关子了,请挚友戴维先生翻译成外文,引见给诺贝尔奖提名者,如果提名有可能的话,我将补上劳动价值这一段.。我突然感到有点开山祖师的味道,骨头顿觉轻了不少。

好了,跳过了上一段,但是,结果还是要继续,这是关系到目前中国甚至是世界经济走出逆境的根本问题。

那个结果就是,最终,他们都不得不一致的认为,劳动者社会福利的改善,是他们理论运行的最佳补充模式.

 

为劳动者福祈

有了上述的观点,我们不得不发现,我们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经营的是相当的不足,存在着三大差别(城乡,贫富,老幼)

    并且,其保障的目标也是在解救贫困的水平线内,这是远远不够的啊。

再看一下,我们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目前实力。

(目前,除了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收益,社保基金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继续扩大基金规模。截至2007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权益4140亿元,加上受托管理的行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中央补助资金,基金总资产市值5162亿元。和5年前相比,分别增加了近2900亿元和3900亿元。全国社保基金的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底基金规模超过1万亿元,年均收益率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

这是远远不够的啊。

 

社会福利保障的需求

我们不能谈的太远,我们要立足于我们想做,并且,一定能够做得到的;是科学的,合乎实际的需求。

保障不要有三大差别,只有成长时段的不同。

医疗保障

从娃娃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保障他们一直到老,离开人间。生病治疗费用,由保障机制一力承担。当然有更好的,是从宝宝在怀孕肚子里和进幼儿院前,能提供营养费用的补助。给人们提供至少每年一次的定期健康检查,以便制定健康治疗方案。老年人们最好有二次以上的定期健康检查。

教育保障

我们要提供从幼儿到初中的全免学费和营养费的应届保障,实行从高中直到大学毕业的全免学费的应、历届的保障.

生活保障

对参加家庭社会工作和变更社会工作岗位的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不是困难补助。让退休老人和家庭妇女,同样活得尊严。

居住保障,工作保障,科学发展创新保障等等。

这么多的保障啊,真是大有文章,大有作为了。我不再枚举了,我们可以参考德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国和地区,其实,我们的执政党应该是将保障机制作为重点研究、攻关项目。因为,它就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模式的初始阶段

 

福利保障运营的筹备、策划方式和经营范围探讨

假设,如果社会保障按60年规划,从新生儿伊始,国家就投入1万保障投资。由专门机构进行规范投资经营,投资范围是供能事业股份、股市股份及商业、物业股份等,保证按年1.10以上倍率增长,60年后,其增值达280万以上,有了这个储备,我们将部分明天的资金今天化,将足够提供其防病和学业及晚年舒适生活。我们将很欣慰的看到下一代的不断强大。

再回头来看一看金融资本,不是我们太小气,是众多的社会资源,原本可归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却白白的流入了企业,最终私人的腰包,贫富的差距被拉大了。

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中国发展遭遇到的流动性过剩,其根本就是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储备过少,造成的对比差异。

 

回顾胡锦涛同志的一段讲话: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看过我以上的论文,再读这段话语,是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胡锦涛同志以精深的经济哲学理念,描绘出中国社会的建设蓝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

 

正如孙戴维先生所预见的,20086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作为一个有爱国理想的人,都应尽自己的努力,尽自己的义务,为推动振兴国家而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