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应该追求 “时新日异” ----------关于“减负”所想到的建议(续六)
今天的“FT”中文网有篇名为“美国继续领衔全球科技排行榜”( http://www.ftchinese.com/sc/story.jsp?id=001019939&pos=DAILY_NEWS&pa1=news&pa2=2&loc=DAILY%20EMAIL&[email protected] )让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美国“老大哥”目前还在世界范围内继续称霸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呢?我们离他的差距为什么还有那么大呢?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我斗胆认为:国与国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科技等的差距,而实质上是教育上的差距。因为“教育决 定 科技 决 定 经济”并且他们之间又相互有“反作用”。又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越“悠久”他的“历史沉淀”就越大、越重,当然,“包袱”就越大、越重。一个背负“5000年历史”当然跑不过只有“200年历史”的。并且,“东方思想”与“西方思想”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说:“解放思想”这不是空话。而在教育改革上,“解放思想”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国家教育的“成就”应该在于:1、有多少发明、创造,科技进步(包括“诺贝尔奖”获得多少),2、满足国家发展、建设需要的在多学科、多领域的的中、高级人才。3、培养、提供国家发展、建设需要的各个行业的生产、服务人员。而我国教育在“成就”方面是欠缺的。甚至于在是失败的。而我们的教育改革没有实质的进展,这是为什么?现代科技发展可以用“时新日异”来形容了;不能老是拿“夯实基础”、“解决教育公平”这些老问题来搪塞吧!
附:
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宣布,美国仍是全球科技领域居主导地位的竞争者,尽管许多人认为美国有可能失去这项桂冠。
不过,这家研究机构在今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美国不能就此自满。
这项研究发现,在研发支出及科技从业人员规模方面,其它国家的发展速度并没有明显超过美国。
报告称,美国占全球科技研发支出的40%,工业化国家所有专利发明的38%。全球领先的大学有四分之三位于美国,全球70%的诺贝尔奖得主在美国工作。
报告的合著者泰特斯•加兰(Titus Galam)表示:“人们担心美国将失去作为全球科技领域领先者的优势,但这些担心似乎大多没有根据。但美国需要付出努力,确保自己能保持甚至提高现在的地位。”
政策制定者们担心,科技标准下降和研究支出不足,可能会损害美国经济,并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报告警告称,与美国相比,欧盟和中国每年有更多理工科毕业生从大学毕业。
因此,报告的结论是,如果美国想保持竞争优势,让外国出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继续流入美国就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