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执子之手,又为何轻言放弃?


       近日来,连续接到几例离婚边缘的个案,虽然处理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但是心情还是有几分沉重,看着自己的网名,不由的感慨万千,我最初用“执子之手”的时候,就是取其天长地久之意。这也是我对婚姻家庭的祝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越来越多的成为了大家解决婚姻问题的一个捷径,但是这条路究竟是通往幸福的新生之路,还是一条会给自己带来更大伤害的荆棘之路呢?

婚姻是一次夫妻双方结伴而行的远程跋涉,在路途上经历的并非全是温馨和甜蜜,有时候也会出现冷酷和伤害。 “路漫漫兮其修远”,难免会产生矛盾,爆发战争,感情受到伤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选择呢?离婚吗?还是想办法维护婚姻呢?

    其实,离婚是一种无可奈何,双方及子女都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解决办法。既然执子之手,又为什么要轻易放手呢?导致我们放手的心理因素又是什么呢?

    当我们准备结婚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期望,而在婚后或长或短的日子里,生活现实和内心的期望不能合拍,心理上就会产生厌倦、失望情绪,丧失对婚姻的信心,甚至想到——我要离婚!我们通常认为,开始下一次婚姻,可能会比第一次更幸福,可是就中国离婚调查来说,第二次婚姻的离婚率比第一婚姻的离婚率要高出50%。我们并不一定可以从第二次婚姻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满足自己的期待!

    恋爱和婚姻不同。恋爱的时候,少了一份现实,多了一份向往和期待;而婚后,面对的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对方,势必有一些不协调出现。有些人在婚前恋爱的时间短,彼此缺乏深入的了解,而有些人,在婚前恋爱的时候,考虑了再考虑,慎重了再慎重之后,才选择进入婚姻的殿堂,虽然婚前的恋爱时间较长,但是要真正的生活在一起,彼此包容,度过漫长的一生,还是需要用心经营的,一纸结婚的证书,可以产生的约束力量越来越少了。

   有些夫妻因为婚前缺乏深入的了解,或者对婚后的生活期望过高,婚后没有注意双方关系的调适,感到缺乏共同语言,经常出现口角,最终因现实生活与心理期望的错位而感情破裂;有的因夫妻的心理错位,矛盾日渐突出,一方为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而涉足外遇,破坏了夫妻间的凝聚力,从而使对方无法忍受,不再维持婚姻关系;有的因夫妻间的私生活不协调,如性欲亢进、无能,背离了原本对婚姻生活的理解和期望,造成家庭悲剧的不可避免。这些因夫妻心理错位导致的“感情破裂”,有着非常复杂的构成,必须针对具体的婚姻矛盾进行具体的分析。
  对于那些感情确已破裂,婚姻确已死亡,彻底没有凝聚力的家庭来说,采取维持的办法,只能像钝刀子割肉那样,给夫妻双方及子女带来长久的痛苦,而选择离婚则意味着心理创伤的平复,家庭不幸的结束。

  但是,当夫妻感情面临挑战时,切不可意气用事,动辄吵闹离婚。要深刻地反省自己,努力冷静地寻找夫妻双方在心理上可以共同接受的生活支点和感情支点。许多夫妻在婚前都是因情投意合才结婚的,这说明他们在生活和感情上有着许多支点;但在婚后却出现了夫妻心理期望的错位,使得一些矛盾被激化,觉得无法继续共同生活,提出离婚。对这种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如不确认婚姻已经死亡,最好不分手。有人将夫妻的心理错位比喻为行驶着的汽车突然熄火,经过一番检修,还能行驶如飞。的确,没有一位司机见到汽车出了故障就把汽车扔掉。婚姻也是如此,一有矛盾就离婚,未免太草率了!解体一个家庭,不废吹灰之力,而组合一个幸福的家庭却非易事。同时,这对孩子来说也是残忍的,给他们造成的心灵创伤无法估计。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我们面对婚姻问题的时候,请你慎重考虑“离婚”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