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济的未来走向越来越不确定的时候,大企业的盈利前景就会面临诸多问题。2008年,为抑制持续性的通货膨胀,上游行业大企业大行业受到政府管制,农业生产资料、成品油、电力、地产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大企业通常不应当作为投资人关注的重点对象。相反,当经济走向持续繁荣的时候,优质小企业同样会因为经济繁荣而受益。无论经济走向繁荣,还是走向衰退,优质小企业小行业并不会因为经济势头发生改变增长速度,在证券市场中选择小股票无疑是一种优策略。
为什么要关注小股票
2008年国内经济总的特点可能是:GDP总量增长速度不减,但所有企业的盈利增长有所放缓。只要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不减,政府对于电力、成品油、大宗原材料价格压力管制压力不减。所以我们可以注意到,一季度全社会工业利润增长16.5%,而除去电力与石油下游政府管控的两个大行业,全社会企业的盈利增长37.5%以上,增长速度上升6.1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政府宏观调控是影响今年企业盈利前景比较关键的因素。
无论经济繁荣还是增长放缓,大企业都将影响与主导经济盈利前景,因为在经济中不到2%数量的大企业为社会贡献了60%左右的生产总值,所以大企业盈利前景更能够代表整个经济的盈利状况。由于宏观调控与行业周期性变化,房地产行业前几年积累的问题开始显现,为抑制通货膨胀,大行业将继续面临价格管制,投入成本持续上涨企业利润受到压制,这是影响2008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的关键所在。
我们需要注意到,2008年中国经济存在很多变数,地产行业虽然价格上升,但成交量大幅度减少,即使像万科、金地也毫不例外,4月份两家公司销售额分别下降3成与6成,地产行业资金明显紧张。经济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上游行业增长放缓,必定影响上游行业需求与相关行业的风险。经济运行就是这样,企业盈利并非无限制的增长,经济也并非可以无限制的繁荣,经济扩张的一定程度,边际需求下降就会导致边际利润下降,一个行业的增长下降就会影响相关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经济就如此发生周期或非周期性波动。
所以我们注意到,在经济开始复苏到走向繁荣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加息不会无限制的增加,加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放缓、停止、或减息,央行的调控需要考虑整个社会的边际盈利能力与承受能力。在整个社会赢利能力增强的时候就不断加息,在整个社会盈利能力不断减少的时候就不断减息,政策的调控力度与整个经济的盈利能力反向操作,以此来平抑整个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一旦加息幅度超过整个经济的平均承受能力,企业就会出现盈利能力下降,银行坏帐上升,这就是为什么国内通货膨胀上升,但是国内迟迟不肯加息的主要原因,这也是2008年全球诱发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整个经济机会成本不断上升,而大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全市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下降,唯有获得利润的能力超过整个经济机会成本的企业才能够得到持续性的生存能力。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额外关注的是那些具有能够获得持续高增长能力的企业。小企业小行业的投资机会,优秀的小市值股票回报丰厚,它的吸引力在于他们具有成长为大市值股票的潜力,但是其中风险也使许多投资者所却步。它们通常很少被投资者普遍关注,甚至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与争议,然而最好的股票却从它们中间出现。
小股票:浴火之后出凤凰
² 苏宁电器:2004年7月上市,初始发总股本9316万股(可流通2500万股),以后每年净利润保持100%左右高增长,截止2008年5月股价上涨10倍。
² 伟星股份:2004年6月上市,初始发总股本7478万股(可流通2100万股),以后每年净利润保持40-90%左右高增长,毛利率保持30%以上,截止2008年5月股价由最低假上涨10倍。
² 七匹狼:2004年8月上市,初始发总股本8500万股(可流通2500万股),以后每年净利润保持20-70%左右高增长,毛利率保持32%以上,截止2008年5月股价由最低假上涨10倍。
表现不俗的小股票远不止这么多,一开始上市的时候这些股票规模都不大,股本规模都不超过一亿股,但是这些股票都毫无例外地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归结起来, 一个企业从创业到上市,其成长过程必然与大企业很不相同。由于中小企业在经济中不占市场主导地位,处于市场的边缘,容易在竞争中经营状况恶化或倒闭,所以创业企业在接受市场选择的过程中大量地生、大量地死,通过市场竞争,少数生存下来的企业发展壮大,有的成为上市公司。而一个大公司就不同,企业市场份额已经相对稳定,甚至已经垄断市场,生存压力明显改善。企业创新在一个大公司内部就很不一样,停止一个项目或关闭一个部门只能是少量的生,或生得半死不活,很难有太大的动力去持续创新。
小企业必须有创新动力,企业不创新就难以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所面临生存压力小的企业,其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普遍没有生存压力大的企业大。所以我们更容易看到一个优秀的小企业容易快速增长成为大企业,而一个企业经过高速成长阶段变成大企业之后,其增长速度就会大幅度放缓。这就是通常成长型股票与价值型股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差别,对于一个在市场中已经占主导地位的大企业,人们通常很难指望它再有快速增长的过程。
在股票市场上,因为不断有小市值上市公司快速成长,并最终成长为大蓝筹股。然而,并非所有中小市值股票都能够经过快速成长成为蓝筹大公司,虽然这些企业经过激烈市场竞争生存下来并成功上市,但与大企业相比仍旧面临更大的失败风险。小市值公司虽然成长相对较快,但是其主营业务往往相对单一,下游客户往往过于集中,对某项业务的依赖性比较大。因此,我们要考察其盈利能力与主营业务稳定性,比如在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容易实现稳定增长,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生存能力强,经历过经济不同阶段的考验等。所以在市场上众多的小市值股票中,发现最有前景的股票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小股票选股准则
通常,上市公司规模大小的分类是按其市值大小,即当时的每股价格乘以股份数量。按照市值规模,小股票指股票总市值居于全市场后1/4的股票,按照这个归类来寻找具有成长潜力的小股票。
与大公司一样,小公司照样存在增长高低优劣之分,有的可以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有的使投资人亏损(如下图),然而只有具有高增长、质地优良的小公司才能够获得长远发展,因此高增长、高边际回报的上市公司才是我们选择优质小股票的根本依据。
盈利增长率
在企业比较小的时候很容易迅速增加盈利和销售收入,一旦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这些指标就很难继续维持高增长。目标小市值上市公司增长率不低于整个经济中所有企业平均增长水平:
² 持续性主业销售收入不应低于20%,未来三年年均增长不低于20%。
² 持续性净利润增长不应低于40%以上,过去的高增长能否在未来得到延续。
回报率水平
² 持续性销售毛利率不低于30%,商业连锁、工程建筑、银行例外;
² 持续性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商业连锁、工程建筑、银行例外;
² 销售净利润率因行业不同而不同,通常还需要与同类公司作比较具有优越性;
现金流
由于企业小,要在高度竞争中持续经营,它靠的不完全是高利润回报,而是必要相对充足的现金流。中小企业大量生、大量死,银行给予贷款风险高,所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发展的资金是一个普遍问题。所以,企业现金流是否充裕对于小公司比大公司还重要,只有现金流相对充裕,小公司才能够承受快速扩张的投资压力,才能够有应对经济增长下滑的压力。
品牌与知名度
公司虽小,但品牌格外重要。有很多小企业虽然成长快,但却不占行业主导地位,不占行业主导地位的企业生存风险就比别人大。所以,企业虽然小,但却是行业龙头,品牌影响产品价格,价格影响企业销售与利润增长,利润增长影响企业每股收益的增长。只有这样小企业才具备成为大巨人的潜力.
在生存竞争中,小企业在上市之前往往就在生死边缘挣扎过,真正活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也不多,因此高增长的优质小企业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供求法则不仅影响实业家的利润,也影响股票的股价,两个企业盈利前景相似,未来的成长性都非常好,通常是小盘股的价格更容易上涨。
结语:以众博大
市场竞争的法则告诉我们,小企业虽众,但成长起来变成大企业的很少,只有少数优质小盘股也终会壮大,成为优质蓝筹。小公司股票由于市值小,其流动性差,不可能重买重配所以只能分散配置,单只股票不影响流动性的情况下,少量配置并长期持有,以众博大,这就是核心+卫星投资策略的关键所在。
(引用请注明出处)
NBA
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