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一块地震遗址


保留一块地震遗址

 

    呼吁保留一块地震遗址,以留作地震纪念馆用。

    以人为本是铁则,千古艰难唯一死。一命尚且关天,四万生灵何量;一家之痛尤甚,举国之殇何堪!

    汶川地震过去九天,举国之哀并未过去。闻风而动的救援者、不计名利的志愿者、解囊相助的献爱者,只要是中国人,都已动情、动容、动身,还有若干国际友好人士、一切有良知的人们。

    中国民俗有“祭七”之说,中国政府提出19日为哀悼日,顺应了民族习惯,而且一祭三天,可谓全民行大礼。民间还有“七七四十九天”的做法,当然未必全尽礼数,觉得“5.12”周年纪念日是可以保留的,至少四川全省。

    为了对逝去的生灵的永久纪念,为了对顽强生存下来的伤者的礼赞,为了对不弯腰的中国人的歌唱,为了对所有经过灾难洗礼的心灵的尊敬,我们在重建家园的同时,还做点什么?能否在地震中心的汶川或者受难逝去人数最多的北川,保留一方区域,有垮塌的山体、改道的河流、断裂的道路,更有一片废墟的市镇,留下这些,作为自然留存的5.12地震纪念馆。没有哪一种内容的教育高于对生命的琢磨和思考,我们,我们的后人,我们后人的后人,不能也不会忘记汶川大地震。

    如果,渺小的我,于此有一些用处,我将把自己8月份的日子全部捐出来,协助做些事情,大则出力,小可出钱。当然,不为纪念馆,也同样前往,因为,这是生命对生命的承诺。灾后的重建,一定需要花更大的力气,需要更多人更长久的支持,作为研究和推广管理的专业人员,一定有用得着的地方。

    女儿来信说:“小学就学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但一直没多少真情实感;这次的地震,觉得完全懂了。”我提议女儿同我一起前往,做不了什么,至少可以为震区缺课半月以上的小学生补补课罢。

    人力虽不同,然生命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