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现、疑似、难定性,东莞童工案想不了了之?


2008428,《南方都市报》刊登了四川凉山童工被拐骗到东莞打工的报道后,引起中央和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分别作了重要批示,要求严肃查处,防止炒作。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迅速介入此事,广东省及东莞市有关方面迅速就此事展开了调查。 

凉山众多小孩等工作 劳动部门:暂不能定性为童工温家宝批示严肃查处东莞童工事件

430日的《广州日报》披露,29日上午,广东省劳动保障厅派出专人与东莞市劳动部门对石排、东城以及厚街3家工厂进行检查。检查过后,劳动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发现童工
    对于石排派出所内的近百名凉山工人,东莞市劳动部门相关负责人称,由于没有身份证明,无法判断其具体年龄,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疑似童工,疑似童工并不能将其定性为童工在企业里面工作,未满18周岁是前提条件,在工厂里面查到的才算,没有在工厂里的我们不能说他们是童工。
    非常有意思的是,52日的《南方日报》也报道了东莞市有关部门初步调查结果,其第一条就是:《南方都市报》中提及的涉嫌使用童工4家重点企业均未发现童工。
    按照东莞市劳动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工厂里面查到的才算”的观点,那现在的东莞,应该真的没有童工了。
   
既然在工厂里未发现童工、派出所内的工人又为疑似童工,那温总理还让他们查个什么劲?东莞市的劳动监察工作做得已经很到位了,温总理应该通令嘉奖他们才对!
    我们真的纳闷了,记者一调查就能发现了数量那么大、涉及范围那么广的童工现象,而我们专司劳动监察的行政职能部门去“认真检查”却硬是没有发现问题,这反差是不是也太大了?
    我们来看看429日《广州日报》披露的部分内容:
    昨日下午430分,东莞石排镇石兴路。三五成群,提着大包小包的工人,足有上百个,站在街边等待接应的车辆。这些工人大多是稚气未脱的男孩和女孩,年纪约15岁左右;不少小姑娘一脸灰尘,直接趴在行李堆上睡觉。
  
一个圆脸蛋的小姑娘小声地说:我们都被工厂开除了,没有工作,老板正安排车接我们到别的地方。据她介绍,她们均来自四川凉山,2005年开始就来到东莞石排打工。这次要去哪里,这些小姑娘也一脸迷惘,老板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不难看出,428日《南方都市报》揭露了东莞工厂大量使用童工的报道后,那些使用童工的工厂已经突击将童工解雇了。东莞市劳动部门在29日去检查,当然也就没有童工了。
    按说,东莞石排镇上忽然出现大量稚气未脱的外地小孩,也能证实该镇企业确实存在着使用童工的现象。而涉及到具体的企业,东莞市劳动监察部门也仅需要将那些涉嫌使用童工的企业生产情况和用人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比对,即可以看出这几天是否有大量的工人被解雇;也可以通过工厂的工资表来查查究竟是哪些人在这些工厂打工。
   
另外,从童工的输出地四川凉山也可以调查到东莞工厂是否真的使用过该地的童工。
    被工厂开除的小姑娘,肯定未到法定工作年龄,可她2005年就来东莞石排打工,说明这里使用童工已经很有些历史了。
    的劳动监察部门不会头脑简单到仅凭户口簿复印件就能认定其年龄的程度吧?可以肯定,户口簿复印件肯定不能作为有效证件去证明工人的年龄,劳动监察部门绝对不应该认这个帐的。
   
面对那么多稚气未脱的孩子,东莞市的劳动监察部门还好意思说出“未发现童工”更创造性地使用“疑似童工”,我真为你们害臊。
    东莞市的劳动监察部门之所以用“未发现”、“疑似”、“难定性”来敷衍童工事件所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这和推托自身责任有关。因为,东莞如此长时间、大规模地使用童工,一定是劳动监察部门的严重失职。
    有理由担心,随着案情的进一步明朗化,东莞童工案会否如一年前的山西黑砖窑案一样,有劳动监察部门的官员直接介入其中并非法获利?

 

新闻链接

四川凉山中小学生被拐骗至沿海地区做童工

四川童工被骗打工续:东莞清查3000余家企业

劳动部门称凉山小孩暂不能定性为童工

温家宝批示严肃查处东莞童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