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去、下得来与放得开、收得住


  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考验我们看问题的态度。比如上得去,下得来,一种很好的境界,要做到太难了。一是上得去难,人生在世,终需一博,谁不想上去?但职务、位子有限,上去的总是少数。除了孜孜不倦的追求外,还要有机遇且能抓住机遇。

  所以大多数人是没上去的。没上去的不要紧,只要曾经努力付出了,总会有个位置的,这位置说好不好,说坏不坏,有总比没有强,所以还别不知足,总想着最上边的位置,最后怎么也平衡不了。

  上得去难就不上,还有个回旋的余地;上去了,下来就难了,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谁在上边呆惯了愿意下来?但总有下来的一天。怎么能不下来,就是还要再往上走,所谓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但人最难的是超越自我,这是挑战极限的游戏。已经上去了,若真的下来就极难平衡了,当然也有能平衡的,那是要脱胎换骨的。所以我庆幸自己没机会上去,也就无需承受下来的考验。

  放得开与收得住也是这个道理,难在收得住。在感情上,潜意识里谁都想放得开,大胆追求幸福嘛,要敢于冲破束缚。但放开了收不住怎么办?往往是放开了,再也收不住了。所以,放不开是难免的;放不开人的多,放得开的人少,大多数人象多少还有些放不开,胆子不够大,步子也不够快。有时也庆幸自己不够放得开,所谓的幸福感少了些,麻烦也少了些。

  有特别放得开的,一般不是凡人,已经修炼成金刚不坏之身,而且是风险偏好者。这样的人尽可以大胆的宣泄,不会让自己受什么影响,无论何种情况都能承受得了。这种孤注一掷有两种可能,一是回报颇丰,一是损失惨重。因为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也有的人是过于放不开的,自己退缩于一个厚厚的保护膜里,谁也不敢接近,谁也不能接近,这种人是风险规避者。也许到老的时候感叹自己白活,但毕竟活得安稳。

  适度的放得开,享受生活的给与,这个尺度在哪呢?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在寻找这个尺度,但真正把握得好的,又有多少呢?也许这就是生活的艺术,永远没有现成的答案。

        上下得法,收放自如,当然是一种最佳境界。可是做起来真的很不容易,要刻苦修炼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