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终身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顾晓鸣,在海南实验中学做了一场“依靠什么解放自己——走出育人误区”的专题讲座,建议家长要养成十大行为习惯。
顾晓鸣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戴维斯教授曾对近千名成功人士和失败者进行跟踪研究,根据调查和研究表明:人生成功与失败都直接与家庭教育相关,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方面需要学校教育把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放到突出位置外,更重要是家庭教育必须承担起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与培养的责任,而不应该把这个问题推卸给学校和老师。
顾晓鸣认为,家长是否具备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孩子是否具备良好习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好家长”必须养成十大习惯:一、终身学习与孩子一道成长;二、真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三、言教、身教、心教相结合;四、诚实守信;五、乐观和快乐;六、不代替孩子成长;七、发现和赞扬孩子;八、让孩子承担责任;九、关心和引导孩子学习;十、家校合作沟通第一。
具体地说,就是家长要善待孩子,努力做到以下几点: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要兑现;孩子为家长做了事情,家长要说“谢谢”;多征求孩子意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不强迫孩子公开自己的秘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对活动的选择;家长错怪孩子后要认错;让孩子自己解决与同伴的纠纷;不说“幼稚”“愚蠢”等损伤孩子自尊心的话。
来源:海口晚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