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酒吧之夜


          时针指向七点,相机闪光灯渐次登场,家家户户旋即亮起一串串屋檐下的灯笼,整座古城霎时掩映于大红灯笼的海洋。喧嚣声依旧此起彼伏,只是接踵摩肩的盛况从购物区转至酒吧街,古城热烈的气氛未因夜色降临稍减半分,“酒神”的狂欢之夜在遥远的丽江同样炽烈。

清幽的泉水依旧无声地绕城流淌,纷沓的脚步声及招徕顾客的吆喝令其更显宁静。两旁木式结构的各色酒吧已开门迎接四方宾客,迎宾小姐们或民族装束,或时髦洋装,争先恐后向路人介绍自个酒吧的特色,闹得一帮游客左瞻右顾,举棋难定。不过,多数人最后都会选择闹吧,因为丽江旅游的一大主题就是到酒吧激情放纵一把,洒落一身责任与规则引发的身心疲惫,当然,最大的期待莫过于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艳遇。

旋即,以“一米阳光”为主的闹吧人声鼎沸,歌舞喧天。霓虹灯闪烁扑腾,舞曲震耳欲聋,疯狂的节奏紧扣着狂舞的人群,然觥筹交错中映照的脸庞却有的喜悦,有的萧索,有的兴奋,有的沉思。个人情绪在这样的氛围中微不足道,都同样淹埋于这如烈酒般醇厚的“欲海”。

有趣的是,静吧虽然与闹吧同处一条街,有的甚至对门而望,然演绎的风景却是“冰火两重天”:一边门庭若市,一边人迹寥落;一边气氛如火,一边清冷寂然。经过一家静吧时,我和姐姐深深被歌手边弹边唱的一曲《大约在冬季》打动,遂信步入屋,凭栏而坐,点上一壶咖啡,一瓶啤酒,一碟爆米花,开始体验丽江的“泡吧文化”。环顾四周,两个服务员穿梭着打理,顾客仅有两个女孩和我们姐妹四人。歌手年纪不大,戴着眼睛,及耳中发,抱着吉他对着歌本整晚地唱着,显得斯文瘦削,有股诗人般忧郁的艺术气息。柜台处有位年轻姑娘在指点服务员点单收银,随后坐到一旁欣赏歌手唱歌,满脸温馨满足的笑容。估摸着她是歌手的妻子,两夫妻才能自得其乐的经营如此清淡的生意,或许,对于今天的决定,他们身后也隐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我们品尝着咖啡混合啤酒的香味,任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老歌滑过耳际:郑智化的《我这样的男人》,信乐团的《海阔天空》,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BEYOND的《真的爱你》……歌手低沉忧郁的琴弦深处,是沧桑?是寂廖?还是愤俗?不得而知。只是这令人微醺的感觉令我等听众超越当时当地,似在虚无梦幻之中沉思行走:思考人生的喜怒哀乐,回忆情感的酸甜苦辣,憧憬风花雪月的浪漫……一切,温柔、细腻、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