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人均生产总值排序变化分析


一、本世纪以来全国各省市区人均GDP位次变化的总体情况
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各省市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笔者对2000年到2005年各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及其位次变化进行了整理分析,按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次变化,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阵:
第一方阵:位居前列。共8省市。又分为稳居前列的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四省市和波动保位的江苏、广东、辽宁三省两个类型。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四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1、第2、第3、第4位;江苏、广东、辽宁三省在2000-2005期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次有所变化,但2005仍然保持住了2000年所在的位次。分别居全国第5、第6、第8位。另外,河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第11位。
第二方阵:快速发展。共10省市自治区。按照2000年-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次前移的幅度大小分别是:山西省由第20位前移到第15位;陕西省由第28位前移到第23位;内蒙古自治区由16位前移到10位;宁夏由第24位前移到第21位;山东、吉林、西藏、广西三省区均前移了两位,2005年分别位居第7位、第13位、第25位、第27位;河南、重庆各前移一位,2005年分别居第17位和第18位。
第三方阵:位次后移。共11个省区。按照2000年-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次后移幅度的大小分别是:安徽省由第22位后移到第28位;海南省由第14位后移到第19位;湖北、湖南和云南均后移三位,2005年分别位居第16位、第20位和第29位;福建、黑龙江、新疆均后移两位,2005年分别位居第9位、第12位、第14位;江西、青海、四川均后移一位,位次分别后移到第22位、第24位和第26位。
第四方阵:继续居后。甘肃省和贵州省尽管在本世纪以来也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但由于基础条件、人口等因素影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一直落后,尚没有摆脱倒数第2和倒数第1的位次。
从上述各方阵序列变化可以看出,“稳居前列”的8省市均在东部;“快速发展”的10个省市区中,东部2个,中部2个,西部6个;在“位次后移”的11个省区中,东部3个、中部5个,西部4个;“继续居后”的2个省均在西部。充分说明:第一,全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东中西差距依然严重。第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加速的良好势头。第三,中部地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总体上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第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省市区之间发展态势发生了变化,位次序列有所分化,地区协调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本世纪以来宁夏人均GDP变化情况
值得高兴的是,作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的宁夏,本世纪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375.66元增加到2005年的10238.78元,增长了90%,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排序由第24位前移到第21位。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2001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40元,低于全国2311元,比上年增长10.35%,增速高于全国2.3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序第22位,比上年前移2位。
2002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04元,低于全国2410元,比上年增长8.69%,增速高于全国1.3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序第22位,比上年后腿3位。
2003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91元,低于全国2420元,比上年增长15.28%,增速高于全国4.3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序第24位,比上年前移1位。
2004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80元,低于全国2681元,比上年增长17.77%,增速高于全国10.8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序保持第24位。
2005年,受经济普查数据调整的影响,宁夏和全国人均GDP的增幅都很高。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39元,低于全国3801元,比上年增长29.94%,增速低于全国3.0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序第21位,比上年前移3位。
2006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710元,低于全国4221元,比上年增长14.37%,增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排序未知。
本世纪以来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
年份
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31个省区市的排序
全国人均生产总值(元)
宁夏与全国的绝对差距(元)
2000
4839
24
7086
2247
2001
5340
22
7651
2311
2002
5804
25
8214
2410
2003
6691
24
9111
2420
2004
7880
24
10561
2681
2005
10239
21
14040
3801
2006
11710
22
15931
4221
数据来源:有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宁夏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世纪以来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几个特点:第一,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多数年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排序在波动中前移,由2000年的第24位前移到2005年的第21位。第三,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差距仍然呈现逐年扩大的走势,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三、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初步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是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动力。1998年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8.65亿元,以后分别为130.61,160.82,195.81,230.83,318.21,380.85,444.82,2006年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5.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44.27%上升到2006年的72.89%。投资增长成为宁夏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不容忽视的是,2004~2006年连续三年宁夏投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参见下表),将会对宁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造成影响。
2002-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增长速度
 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宁夏
绝对量(亿元)
230.83
318.21
380.85
444.82
515.28
比上年增长(%)
17.9
37.9
19.7
16.8
15.8
全国
绝对量(亿元)
43500
55567
70477
88774
109870
比上年增长(%)
16.9
27.7
26.6
26.0
24.0
数据来源:全国和宁夏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宁夏底子薄是人均经济总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在比较小的经济规模下,相对高的增速带来的绝增量十分有限,从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兄弟省区市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缩小。宁夏的地区生产总值1978年才13亿元,到1988年才突破50亿元,1993年突破100亿元,1996年突破200亿元,2001年突破300亿元,2004年突破500亿元。可以看出,在整个80年代年地区生产总值连翻两番,但由于基数太小,绝对量增加很小;90年代增速也不低,但绝对量增加也不很多。本世纪以来绝对量增加较快,但与经济大省没法比较。
(三)人口增长是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次徘徊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影响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的相对较快增长。由于较高的出生率和较多的净转入人口,使宁夏人口增长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总量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较大,而人均经济量高出全国人均水平幅度较小,甚至持平或略低。大家知道,宁夏多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因素的影响。
(四)区域竞争推动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及兄弟省区市的差距长期存在的原因,不是我们发展得不快,而是其发达省区市的发展速度更快。关于这一点,请参阅前面的分析及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