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痛批“无情”的马英九


  大选完才一个多月,公开私下批评马英九过河拆桥的人,还真不少。

  内阁名单逐步揭晓,很多国民党不分区立委为了没入阁愤愤不平,但别说立委,许多在大选时拿下近七成选票的县市长也没人入阁,而为马英九立下汗马功劳的詹启贤,也在马英九无法承诺下,毅然离开。

  从助选大将的角度来看,马英九这样的用人风格,未免太无情;但从选民角度来看,却可能完全不同。

  “无情”是最近的新流行,这次总统大选,只因蓝营胜了绿营,高雄市被称为“无情的城市”;但高雄真的那么无情吗?高雄人要不是太有情,怎么会在二年前第一家庭弊案连连时,还让民进党赢得高雄市长?

  高雄人对阿扁、民进党有情,但是扁、民进党的回报却是任用亲信,连在党内都用排蓝条款打击异己,当扁只对自己人“有情”,选民只好选择对他“无情”。

  其实,以马英九此次的选票,无论他怎么做,也无法满足所有的助选功臣,马基维利曾说过,那些协助君王打天下的人,因为君王通常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友谊不可能保持,但也因此,君王必须依赖民众的善意及支持。

  将这段话背景转换到现代,当领导人只顾着讨好、拢络功臣时,他必然不会觉得有必要重视民意。

  相反的,当马英九的功臣都不满时,他必然要重视民意,否则将无所依靠。因此,从选民的角度来看,马英九愈无情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