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曾经构筑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作战模式,古代的名将韩信正确采用了,获得很好的效果。韩信说:“我所带领的士兵不过是一群市井之徒,乌合之众,又不是受过严格训练的精兵劲旅,如果留活路给他们,大家就都逃光了,只有背着水边布阵,当人无路可退时,才能各自拼命,才能打胜仗。”孙子兵法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就是这种作战模式的很简单的规则:一条是置之死地,另一条是拼死一战。管理者只要正确采用这种模式,也依旧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海尔砸冰箱,置之死地而后生。1985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生产的电冰箱,在一次质量检查时,库存不多的电冰箱中有76台不合格,按照当时的销售行情,这些电冰箱稍加维修便可出售。但是,张瑞敏决定,在全厂职工面前,将76台电冰箱全部砸毁。当时一台冰箱800多元钱,而职工每月平均工资只有40元,一台冰箱几乎相当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当时职工们纷纷抗争:便宜处理给工人吧。但是张瑞敏对员工说:“如果便宜处理给你们,就等于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能是760台、7600台……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张瑞敏决定砸毁这76台冰箱。工人们流着眼泪自己砸毁了这些冰箱,自断了退路。在痛心疾首之余全厂员工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在剧烈竞争的市场中,奋起拼搏则活,迟疑则死。于是企业绝地逢生振作起来了。
建立管理模式的方法十分简易有效。比如,企业不断增加奖金和福利,甚至连轿车和洋房都捧出来了,可是员工的积极性不见同比增长,甚至还集体跳槽,背叛公司。管理者苦于找不到问题的结症,找不到持中致和的有效方案。
于是“有效激励模式”应运而生。这个模式指出了有效激励的结构和规则:
有效激励模式的规则,归结起来关键只有两条:
一、受激励对象具有某种做得很不错行为——也就是效果很好的行为;
二、管理者发现这种行为符合管理的需要,于是加以鼓励——也就是给予适当的正面评价。
而激励模式的结构简单地说就是:
对象的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对满足管理需要的行为作出正面评价,促使这种行为再生的几率提高。
有效激励的结症在于适当的评价。没有抓住这个关键,许多企业的所谓激励方案,都属于无效方案,没有能够允执其中。
而有些模式则不然。它本身就错误地把“二”当成了“两”,于是所谓的“执两用中”也就灵魂脱壳了,成了一个好看不顶用的伪管理模式。也有一些居心不良的“成功”企业,以此作为掩饰自己获得暴利的隐私的一种狠招——抛出伪管理模式,误导他人,保护自己的独占地位。这一招,企业人也不得不防。
譬如,颇有名望的“员工至上、参与管理、民主决策模式”和所谓的“目标管理模式”都属于这类伪模式。
“员工至上、参与管理、民主决策模式”把企业领导和员工这种属于“二”的主从关系,因当成并列的两端来把握。而忽视了真实的两端:企业人和顾客的并列关系。于是错误地执两用中,得出一个员工至上、参与管理、民主决策的规则来。某航空公司就贯彻了此种模式。在企业盈利的状况下,由员工投票表决公司盈余的使用方向:或者主要用以改善设备并培训员工的服务技能,或者主要用以改善员工福利、提高工资。员工当然乐于投后者的票。公司由于这个错误的决策,使设备和服务能力大幅度落后于市场,造成客户不满,营业额急剧下降,公司终于倒闭。伪管理模式坑害了这家公司。
“目标管理模式”也把企业领导和下属的主从关系的“二”误当作“两”来把握。而忽视了真实的两端:战略和执行的并列关系。错误地得出了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部门、甚至个人的局部目标,强制执行。于是“成功地”瓦解了企业完整的系统结构和整体突现的功能,使企业的执行能力大幅下降,形式主义盛行,迫使部门和员工造假,企业陷入混乱。这种伪管理模式坑害了中国的无数企业。
总之,用模式的方式,能够很通俗、简便、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做到允执其中,是一个很实际的办法。而这些从古今的管理实践中升华而得的管理模式,还需要众多的管理理论工作者和管理者共同努力,不断建构和丰富有效的管理模式库,验证和识别真伪管理模式,使模式真正起促进的作用。
本文收集了史上最全最佳管理模式。
罗百辉:史上最全最佳管理模式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