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商界巨子玄在贤的弃官从商路


  1977年,玄在贤(HyunJae-hyun)作出了一个令朋友和同事们吃惊的决定,他辞去在釜山的检察官工作,成为了一名商人。这使他成了韩国当代社会首批放弃司法界金饭碗下海经商的人之一,而从商当时在人们观念中更像是一场赌博。

  玄在贤这样做部分是出于爱情,他的岳父当时已将自己亲手创办的几家公司组建为一家财团,并由此在韩国商界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个原因是他感觉到,在法律界工作限制了自己观察世界的视野。

  如今,59岁的玄在贤已经成为他岳父50多年前所创东洋集团(TongYangGroup)的董事长。这家公司是韩国资产规模居第29位的财团,下辖16家子公司,业务遍及建筑、人寿保险、投资银行和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

  与韩国其他财团一样,东洋集团在十年前那场金融危机期间也几乎被自己的金融业务拖垮。虽然该公司当时的状况还没有坏到需要政府施以援手的地步,但玄在贤认为,正是由于没能得到政府的帮助,东洋集团在与那些被政府纾困后轻装上阵的财团竞争时才面临了更大困难。

  玄在贤说,金融服务业务目前对东洋集团的未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韩国保险和银行业监管机构正在推动的重大改革使这一作用变得更加显著。

  玄在贤在釜山任检察官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担任公诉人的案件中却有着令人难忘的回忆。

  玄在贤在当了一年半检察官,办过一些重案,甚至包括谋杀案。但对一起交通违章案的记忆最为深刻。当时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被作为刑事案件来处理。那时车险并不普及,所以汽车大多是由专业司机来驾驶的。政府为确保交通事故罚款的收缴,当时要求车主预付一笔钱以备罚款之用。曾经有位牵扯进一起交通小事故的出租车司机不得不多次前往他的办公室,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是个沉重负担。司机最后一次来时等了整整一上午,当下午终于轮到这位司机被传唤时,出现在他面前的他简直有点卑躬屈膝了。玄在贤感到一丝歉意,所以对司机说:“唉,你犯了个错误。”对方回答说:“是,我有错。”玄在贤接着告诉他:“看,你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你不需要交罚款了。”

  听了玄在贤的话司机竟坐在地上哭了起来。玄在贤由此认识到有时不处罚就是最有效的处罚。

  几年以后,玄在贤决定不再当检察官了。虽然那时检察官或法官的社会地位是如此之高,因此弃官从商几乎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事出有因,由于玄在贤的岳父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他只有两个女儿,而玄在贤的妻子又是长女。玄在贤岳父主动劝说他从商的,那时还年轻的玄在贤,不假思索地便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

  玄在贤步入商界之后,每每有朋友问及在商界和法律界工作有什么不同?

  玄在贤的回答却颇为直接回答:“我在法学院的同班同学只有49人。许多我当时的密友现在仍在司法界任职。有一位曾担任过总检察长,还有几位出任过最高法院法官,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很成功。”

  具有商界和法律界背景的玄在贤,经常也和法律界的朋友们开玩笑说,他们是生活在5%的世界。一纸合同的命运95%掌握在商界人士手中,而一项业务合同遇到麻烦(需要司法干涉)的几率只有5%。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就又会不同,当年玄在贤刚到东洋集团工作时,他是公司内唯一拥有律师资格的人。但玄在贤努力不以律师而是以生意人的心态去考虑问题。不过当生意上或是公司业务遇到纠纷的时候,他在法律方面的训练就派上用场了。

  由于具有职业律师的工作履历和背景,玄在贤一直认为他自己规避商业风险的意识要比纯粹的商人要强。

  多年的商海打拼,玄在贤却从没有放弃进步和学习,在每日繁杂的工作之余,玄在贤总是抱起各种财经类的书籍津津有味地进行研读。身边的朋友曾经有人问他那一本书给他留下的印象深刻,玄在贤不假思索地说道:“查尔斯•肯德伯格(CharlesKindleberger)所著《狂热、恐慌和崩溃:金融危机史》(Manias,PanicsandCrashes:AHistoryofFinancialCrises)一书最近令我深有感触。我从中感悟到人性是不会改变的。泡沫总会破裂,而新的泡沫又不断形成。正像这本书所展示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切新瓶装的都是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