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三十)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物:刘谷雨(刘咏梅之子,12岁,属鼠)

 

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三十)

作者:

一凡《刘咏梅lym8913@163.com

 

期:2008411

地点:长沙市金地社区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Email:   lym8913@163.com

联系手机:13755025437

 

 

一凡《刘咏梅<lym8913@163.com> 17:23:56

吴承恩

开放分类: 物、作家、历史名西游记小说

来源:百度

 

 

 目录

  吴承恩生平

  吴承恩西游记

  西游悬念

  吴承恩家世

 

吴承恩生平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明代小说家。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儿子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的书画法贴。少时代他就因为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随着龄的增,这种爱好有增无减,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的影响。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直到晚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历时7

 

步入青时代的吴承恩是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这位才子狂放不羁,招来了纷至沓来的笑声,被交口称誉的子一去不复返了。

 

吴承恩约二十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他品行端正 ,忠于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吴承恩在府学岁和科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内,专心致意地在时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秋的试中却仍然没有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冬天,竟病倒了。 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不取举,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腐败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一中写道:“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惜。胸中磨损斩邪,欲起之恨无力。救有矢救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认为“民灾”的形成,社会现实的丑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用不善,让“五鬼”“四凶”那样的坏当道。他想“致麟凤”,行“王道”,扭转乾坤,但是怀才不遇,壮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

 

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

 

  品尝了社会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虑社会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