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院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
王成元
(大庆职业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255)
内容摘要:高职教育注重学生智能和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高职教育真正担负起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具有高级技能和健全人格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 智育 德育 人才
作者简介:王成元,(1966—),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大庆职业学院质量监控中心教学质量监督员,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质量监控。
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的高职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生在社会中的个人的成长。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而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常常被忽视或是放在了教育的次要位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走向社会后很可能出问题。
所谓的人才,应是先成人,再成才。也就是说,首先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其次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只懂技术而没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由于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目前在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牵动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总体描述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合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除了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之外,还要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诚实守信、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的意识和精神,较强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健康的人格。高职德育应把学生培养成职业岗位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作为基本出发点来确立德育工作目标。家长对学校的期望,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缩影。调查显示:34.7%的学生家长认为应向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23.9%的学生家长认为应重点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19%的学生家长认为应着重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技能,20.5%的学生家长认为应着重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84.3%的学生家长认为应着重培养知识积累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做人能力,三者兼顾。
爱因斯坦早就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精神科学创始人罗杰斯指出:“完整的人是指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