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中庸>有感


  初读<中庸>有感

  原文: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译文:周武王晚年才接受天命而成为天子,由周公成就了文王和武王的道德礼仪理想,追封太王、王季、文王为王,提升了祭祀祖父以上的历代先祖的级别,用天子的礼仪形式进行祭祀了。这种礼制形式,通用于诸侯、大夫、士、庶人等各个级别。父亲生前的职位是大夫,儿子的职位是士,父亲去世后的丧礼就按照大夫的级别举办,祭祀的时候用士这个级别的礼仪形式。父亲生前的职位是士,儿子的职位是大夫,父亲去世后的丧礼就按照士的级别,祭祀的时候按照大夫的级别。守丧一年的丧期穿什么样的丧服,通行到大夫这个级别;守丧三年的丧期穿什么样的丧服,通行到天子;为父亲和母亲守丧时的所穿的丧服,不分贵贱级别,完全一样。

  有感:1.此段难懂,很多写译文的直接干脆就不写这一段,我晕

  2.此段译文来自网络,我费了很的啊的劲才找到.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有感:这个也许就是他们所说的有备无患吧!可真正在我们做的时候很难做到,就我个人而言,一般都是见了面大概才知道要说什么!

  原文: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译文:今大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

  有感:这句话感觉比较深奥,值得我们去反复的推敲!

  原文: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译文: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

  有感:原来看这句话的时候,就想这个是不与我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悖啊!

  后来明白,他说的另外一句:不在其职,不谋其政!既在其位,必尽其责!

  原文: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译文:身在天子之位的人,虽然要行善政,但是没有经过历史的验证;如果没有经过历史的验证,就难以得到庶民的信任;没有得到信任,庶民就不会服从。身在下位的人,虽然有很好的道德修养,但是没有尊贵的地位;没有尊贵的地位,就难以使人信任;不能使人信任,庶民就难以听从。

  有感:这句话比较难翻译,找了好多地方,他们有的直接就不翻译

  这里这个"徵"字好象同:"征",有的地方直接使用"征"!所谓"无征不信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觉得尤其是第二句值得研究!

  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有感:这句话,值得品味,也值得思考.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原文: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译文:人类的施政之道在于勤勉地处理好自正正人之事,大地的存在之道在勤勉地使万物生长。为政之道,就好像蒲草和芦苇一样容易。”

  有感:这句话主要是不好翻译,我也找了很多地方才找到!

  这个敏字的意思是:勤勉

  其实我知道<中庸>是从看了电视<<少年天子>>顺治篇才有感觉的.里面的安亲王岳乐据说就是<中庸>大家.

  我自己窃以为:<中庸>主要是告诉教育做人.求和,求中,提高德行修养.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他真正的精髓.

  由于,我还是初读,所以谈的很肤浅.我只希望大家能多多提出一些见解,以便于我继续学习!

  今日发现:

  我今天发现我已经用眼过度,导致了视觉疲劳,以至于眼睛红肿!

  千万问题:

  1.<中庸>到底属于谁家的,是道家的吗?怎么感觉他提倡的是顺道,顺性.

  近乎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真正是黄老学说的话,那就太深奥了.

  2.兵,法,儒,道,四大家中,这个法家到底是讲什么的!

  我个人以为,兵家吧,讲的术,战术.实用于市场营销方面.

  这个儒,道实用于提升个人修养,素质.当然李海波老师提出的"道体商用"也值得思考.

  道家学说,我觉得他其中讲了很多东西,我们比如,那个"上善若水"大家都知道,有人说他提出的德行修养.水容万物.但也有人说:水无常势,兵无常法.

  总之,这些老祖宗的东西,太深奥了,我要学习的也太多了.

  可惜,就这个法家在说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3.讲的兵法权谋是属于哪家呢?是兵家吗?

  提到兵法权谋,我最喜欢的电视是<<贞观长歌>>他里边我觉得把兵法权谋运用到了极致,甚至为了一个目的,埋下几十年的伏笔,而别人都不知道!

  期待各位老师的指点!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