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义”解读:社会保障是什么?
文/张增国
“社会保障” ,一词自78年改革开放以来,屡屡见诸于红头文件和报端;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更是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炒”得沸沸扬扬。
然而,对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社会保障仍然比较陌生。因为它和大家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直到下岗、分流、失业大潮冲击了中国,因为失业而失去生命的代价使得人们主动关注社会保障。但是在大家的眼里,社会保障就是50年代以来实施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紧密相连的劳保福利制度,或者它的变异;同时,由于近年来翻译过来的一些国外有关社会保障的文献著作,对它的解释也不一致;从而国内研究者在界定社会保障时,也往往各执一词,结果是:大家看社会保障,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怎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社会保障”这个名词, 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 原意是指“社会安全”,最初使用于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其次构成比较有意思:se-(离开) +cur(挂念,担心)+-ity--> security(安全)。
笔者在学习社会保障时,曾试图梳理清其概念,内涵,通过整理国内与国外教材,发现对此的定义竟有数十种,(由于界定一个概念的四种方法,故不足为奇;①属于(大的概念)+种差(特征)法;②发生法;③内涵揭示法;④相关定义法)但总结起来,主要集中于福利和保障(险)两大类。
对社会保障的解释,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其因有二:一是因为社会保障的涵义本身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二是因为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国情、自己的传统、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理解对社会保障这个词作出解释。
笔者在这里,仅就个人偏好追根溯源,谈谈古老文化内涵里的社会保障是什么。
社+会-〉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保障
社:左边是“示”,右边是“土”。何谓“示”,《说文解字》说:“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示,神事也。”意思是说:“示”就是神明。“社”既然用“示”做为部首,它又是个什么神明呢?《说文解字》又说:“社,地主也。”段玉裁注引《今孝经说》也说:“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封五土以为社。”
“社”即土地之神。
①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秋~。~日。~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
②团体或机构:报~。结~。
会:(會)其结构,上为人,下为云。《说文解字》曰:会,合也。
社会:自我繁殖的个体构建而成的群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保:
“保”,为象形字、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一个大人手抱着襁褓里的婴儿的形状。
本义“负子于背”(在背上背着孩子),唐兰在《殷墟文字记》里说:“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子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是养育、抚养。引申为保护、保佑等。古书又通“褓”、“堡”。《说文解字》養也。从人,从省。
“保”的本义意思是说:在背上背孩子叫做“保”,后来引申为背孩子的人为“保”,再引申就有了“保养”的意思。《尚书•康诰》里有“保赤子”的话,意思就是“保养好初生的婴儿”。后来从“保养”又引申出“抚养”、“保母”等义。今天我们所说的“保母”的含义就是雇人看小孩儿,恰恰符合了“保”字的本义。后来的“担保”、“保证”等义都是从“保护”这个义上引申出来的。
障:隔也。从章聲。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引申为屏障。
保障:①保护 (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②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简单言之,社会保障就是国家为其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