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3月29日召开的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破除影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障碍和制度约束,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大发展。
汪洋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政治上的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开展,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认识、正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从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把思想观念从以片面的经济增长为标准转到科学发展的标准上来。
在当今时代,“才”主要是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汪洋要求,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选干部用人才的重要标准,让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领导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问题上,思想要解放解放再解放,不拘一格、不论资排辈,特别要注重选拔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形成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正确导向,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干部交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盘活干部资源的有效手段。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选拔珠三角地区优秀年轻干部带着资源和思路到欠发达地区施展才华,大胆交流和使用欠发达地区确有政绩的干部。(南方日报3月30日消息)
汪洋在此次会议上提出的选人用人标准,不仅让长期以来一直扎根在基层、在基层埋头苦干的“老实人”进一步看到了希望,对在省直机关或者在发达地区工作、有志于到基层或欠发达地区“干就一番事业”的优秀年轻干部来说也具有“风向标”一样的指引作用。
汪洋同志的这番讲话,一是表明他看到了目前我们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在如何选人用人方面;二是充分显示了他对在基层埋头苦干的干部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三是再一次表明了他对广东东西北和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忧心不仅体现在寂静和社会发展上,在干部的任用上同样也如此;四是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体现了他对选好“领头雁”、鼓励优秀年轻干部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施展自己才华,促进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
干事创业,是实现党在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选好配强“领头雁”,对于加快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远市之所以能够在前两年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之首的基础上,2006年又实现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六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除了得益于他们发展思路的转变、发展环境的改善、发展模式的创新、服务质量的优化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位好的“领头雁”、从佛山市委副书记兼顺德市委书记交流来的市委书记陈用志。正是他在清远长达8年的施展才华和埋头苦干,才使清远改变了昔日人们心目中的“广东寒极”形象,一跃成为广东山区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人民日报前不久署名为“仲祖文”的评论员文章指出,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要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我们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各级干部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如果说,前段时间网上网友们热议的习近平、李克强和孟建柱、李金华等的晋升是中央“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具体行动,陈用志的晋升是广东省委对在艰苦地区作出政绩干部的重用。那么,汪洋同志在广东省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汪洋的选人用人标准,就让那些长期在基层埋头苦干、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的“老实人”进一步看到了希望。
汪洋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政治上的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开展,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认识、正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从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把思想观念从以片面的经济增长为标准转到科学发展的标准上来。
在当今时代,“才”主要是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汪洋要求,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选干部用人才的重要标准,让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领导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问题上,思想要解放解放再解放,不拘一格、不论资排辈,特别要注重选拔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形成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正确导向,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干部交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盘活干部资源的有效手段。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选拔珠三角地区优秀年轻干部带着资源和思路到欠发达地区施展才华,大胆交流和使用欠发达地区确有政绩的干部。(南方日报3月30日消息)
汪洋在此次会议上提出的选人用人标准,不仅让长期以来一直扎根在基层、在基层埋头苦干的“老实人”进一步看到了希望,对在省直机关或者在发达地区工作、有志于到基层或欠发达地区“干就一番事业”的优秀年轻干部来说也具有“风向标”一样的指引作用。
汪洋同志的这番讲话,一是表明他看到了目前我们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在如何选人用人方面;二是充分显示了他对在基层埋头苦干的干部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三是再一次表明了他对广东东西北和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忧心不仅体现在寂静和社会发展上,在干部的任用上同样也如此;四是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体现了他对选好“领头雁”、鼓励优秀年轻干部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施展自己才华,促进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
干事创业,是实现党在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选好配强“领头雁”,对于加快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远市之所以能够在前两年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之首的基础上,2006年又实现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六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除了得益于他们发展思路的转变、发展环境的改善、发展模式的创新、服务质量的优化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位好的“领头雁”、从佛山市委副书记兼顺德市委书记交流来的市委书记陈用志。正是他在清远长达8年的施展才华和埋头苦干,才使清远改变了昔日人们心目中的“广东寒极”形象,一跃成为广东山区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人民日报前不久署名为“仲祖文”的评论员文章指出,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要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我们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各级干部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如果说,前段时间网上网友们热议的习近平、李克强和孟建柱、李金华等的晋升是中央“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具体行动,陈用志的晋升是广东省委对在艰苦地区作出政绩干部的重用。那么,汪洋同志在广东省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汪洋的选人用人标准,就让那些长期在基层埋头苦干、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的“老实人”进一步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