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八要”——《财经媒体采编技巧》之二


 

采访“八要”(编写)
              ——《财经媒体采编技巧》之二
 
    1、采访要用“眼、耳、手、嘴”
    采访应是全身心的,而不仅仅是用嘴问。用耳听,眼睛对细节的捕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手中数码相机、录音笔的使用应能为“眼看、耳听”提供更好的帮助。
    在采访中,“眼、耳、手、嘴”分工协作,才能有效提高采访效率。
 
    2、录音笔、采访本要配合使用
    录音设备应与采访本一起使用:录音设备记录记下了采访中的语言交流,但有时却是冷冰冰没有色彩;采访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表情;重要的是:要记下采访对象最能打动你的语言或他的观点。在采访本上,还应当记录被采访人的关键语段在录音笔上的时段与位置,以便于查找。
    好记者的文章,往往跳出采访录音,赋与文章以鲜活的生命。
    最笨的记者,就是扒录音带。习惯了这样的操作方法,记者是没有成长前途的。
 
    3、要多提封闭式问题
    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无边际闲聊”。
 
    4、要想生动,举例提问
    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
    “比如……”;
    “您能举个例子吗?……”;
    “这是不是像……”。
    将对方回答的方向引向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这样,能更有效利用时间,得到能支持后期定稿的生动素材。
 
    5、前边答案,要接着用
    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望被访者会完整的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掌握滚动式采访技巧: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你对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提问方式,会使记者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6、手里要有业者名单
    记者的基本功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专家或业内人士的名单,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7、深度报道要勤写
    记者的成功之路——多做深度报道。
    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大步。
 
    8、批评报道要公正
    采访,尤其是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并在文中体现双方的观点,以保证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原则。
 
    2008-3-30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