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应届大学生不该去的公司


 
         一个应届大学生不该去的公司
 
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每当我从广州南方人才市场门口走过,总看到许多应聘的学生!他们很年轻,一如当年的我。也许,明天他们就可能拥有一份期待已久的工作。可以想象出,他们对这份即将到来的工作的期待与憧憬!毕竟,这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站!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位同事,她叫小丽。我很感慨,因为我们只共事了一个月(确切的说只有26天)。
 
小丽和我是同一天进公司的,那是一个广告公司,不到10个人。
工作的第一天,老板和老板娘分别向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公司的背景与业绩,并告诉我们:试用期是一个月,试用期月薪是多少(其实这在开始我们就知道的)!现在想来,别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其中老板娘的一句话在小丽离开公司后的十天我才明白。她说:如果我们有缘分,公司的事以后大家就会慢慢明白...........
二十六天之后,小丽说要回校了,出于对同事的关心,我问她什么时间来,她笑着说用手给我比划了一个手势,我能明白:是六天!我向她祝福道:一路顺风!
三十六天之后,我才明白,小丽是回校了,不是她说的六天,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她被解雇了。因为在老板看来:她不合格!!!
是真不合格吗???
这件事可能早被老板和老板娘忘却,但我却记忆犹新!我能想象到:小丽是如何离开公司的,我能想象得到她离开公司走在路上、坐在车上、回到学校后的内心感受。
也许她能很快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也许她永远走不出!!
难道这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所谓的“优胜劣汰”吗????!!!!!
 
我和小丽:
那时我们都是应届毕业生。
她是城里人,独生子女,虽说和我一样也将大学毕业,但思想比较单纯,在我们小组讨论中,她的广告营销观念在创意上都显得十分单薄。在我现在想来,这一切与其成长环境及年龄有关;
而我是农村人,从小吃苦长大,况且我比她大五岁。更重要的是,在我后十年的成长中,我深受家人的影响(父亲是经商的),营销观念早熟,在小组的创意及方案讨论会上,我的早熟的思想能很好的表现出来(说早熟倒不如说是五年的认知优势),具体来说是能从营销学的角度去体现广告学的思维。
也许正是这一点,老板选择了我,解雇了小丽!!!
 
我不禁为小丽鸣不平,为这件事惭愧!
一,我比她大五岁,也许老板一开始就不应该把我们放在一个平台上去选择!我们都知道,人们的认知水平与年龄有相当大的关系!这是我为小丽感到年龄上的不公平。
二,试用期一个月。对相当部分的人来说,这么短的试用期限与环境很可能没有把小丽的最本质的对广告学的认识与能力表现来。况且,与我相比,她年龄很小,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与潜质的开发都有极大的空间!至少说要比我进步快!........................
 
说了半天,应该把本文的核心给点出来了:这个老板的人才选拔方式是投机行为!是自私的利已行为!对小丽的人生成长来说,是一种打击!他扼杀了一颗求知的心灵!(在此,我想说一点:那位老板曾经是我的上司,现在是我的朋友,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德才兼备,就是在解雇小丽的事上我一直耿耿于怀!)
 
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人性化,难道就是这样吗?“可怜”的小丽!!惭愧的我!!这一切,都是“以人为本”的牺牲品!!!
 
在我的观念里,理想的用人单位面试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初次面试:此轮面试多是人才市场。在这轮面试里,可以是一位面试官,对求职者进行面试。及于时间与应聘者人数的多少,可以给求职者安排适当的时间陈述。但在这轮面试中,用人单位的首要目的应是得到应聘者的简历与基本资料,以便回去更好的筛选。对于高水平且有经验的面试官来说,这一轮面试就可以确定要雇佣的人的名单。
第二轮面试:用人单位通过求职者的简历的反映及第一轮面试所了解的情况,打电话或者邮件的形式通知进入第二轮面试的人员。此轮面试应该是用人单位内二个或者多个面试官对求职者进行综合考评,并最终确定要录用者的名单。
这种面试方式是一个逐步深入的细微过程,用人单位根据两轮面试就基本上能确定录用人的水平,换句话说:被录用者在第二轮一旦被认定,就意味着三个月的试用期也过了(一般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试用期是三个月,视企业性质而定)。
这样的面试流程对求职者来说是种公平的行为,第一轮或者第二轮遭淘汰的求职者是可以接受的,反过来还以对其产生激励行为,不至于像小丽一样,一个月被解雇(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在小丽的内心深处肯定会形成这样的阴影:公司对我进行了一个月的试用,最终发现,我的资质很差!远不是一个合格的广告人!
再回来看看那个广告公司录用我的过程,第一次面试几乎没有问及我专业上的问题,面试时间没有超过十五分钟;第二次还是老板面试的我,时间不到十分钟。至于我的水平究竟怎么样,他可能不清楚,因为整个过程他都没有怎么去从我所学的专业角度问及问题。
现在想来,我能判断出老板的想法:怕什么,试用期一个月!况且还是两人,二选一!不行的话我都不要,再招进来两个!
 
不知道有多少像这样的公司,伤了多少初进职场的人!小丽就是这样一个受害者。
这种方式对人才的反映与评估,可能只是一个假相!!
我不禁想说:出于对人性的尊重,尊敬的各位老板,采用科学的用人录用流程,这是一种利公司、利人、利社会的行为!!!!
 
想毕昔日的小丽已重新找回自己!!找回自我!!
命运在自己手中!!同时也在社会手中!!!!
希望此文能给众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带来启发!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老板能读到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