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宋 圭 武
每个国家都谋求发展,但对发展的关键是什么,认识是不同的。这里笔者认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政府,而不是其它变量。
首先,国家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而政府在推动制度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制度创新是大量利益主体为利益进行博弈所导致的均衡。引致制度创新的主体是多元的,但不同主体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单个的人,就是一个主体,一个集团,也是一个推动制度创新的主体。一般而言,具有强势地位的主体,对制度创新的作用力相对较大;相反,具有弱势地位的主体,对制度创新的作用力相对较小。政府一般是社会的强势主体,所以政府在推动制度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所以,对国家发展而言,制度能否不断向好的方向演进,政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
其次,政府是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这是一个共识。解决人才问题,关键是要为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好环境。而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方面,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有一种观点认为,解决人才问题,重在伯乐。其实这是人才问题的一个误区。因为伯乐也是人,让伯乐去鉴别人才,就有可能导致人们争相讨好伯乐,就有可能导致人才的异化。所以这是一种人治社会的人才观,而不是法治社会的人才观。法治社会的人才观主要体现就是制度的公平性与竞争性。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才是培养的,其实,这也是一种值得商榷的观点。靠培养是出不了真正的人才的。人才是社会实践造就的,体制和制度的竞争性和公平性是产生人才的根本。科举制度应当是一个很好的培养人才的制度,但在皇权等级制度下,科举制度更多培养出的是腐败分子和迂腐者,而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没有培养出多少。所以,没有好的政府,或政府没有发挥好的作用,就很难产生好的人才,或是人才的作用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再次,政府是解决市场失灵的关键。国家发展,没有市场是不行的,因为交换是提高人类福利的有效途径。但市场也有失灵,市场失灵有可能导致市场对人类福利的净效应为负值。如何解决市场失灵,关键在政府。市场失灵实质是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是必然的,但如何解决市场失灵,责任不在市场,而在政府。并且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众多优势。一是市场调节具有被动性,而政府调节具有主动性。所以,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具有主动性优势。二是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而政府调节具有规划性。所以,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具有计划优势。凯恩斯理论的实践也证明: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若政府能较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社会经济就能获得良好发展;反之,社会经济的运转就是不稳定的。
第四,政府是解决政府失灵的关键。市场有失灵,政府也有失灵。政府失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越位;一个方面是不到位。有些同志认为,解决政府失灵,主要靠市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因为针对政府失灵,要不要通过市场去解决,主动权掌握在政府手里;另外,市场对政府的影响往往是盲目和随机的。所以,解决政府失灵,不靠市场是不行的,但政府仍是解决政府失灵的关键。另外,政府如何解决政府失灵,这里主要是要加快进行政府改革。而政府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也与政府对改革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第五,政府在意识形态变革方面具有主导作用。意识形态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变量,这也是被各国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好的意识形态可以整合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反之。在意识形态变革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一是政府具有意识形态宣传方面的规模优势。政府有成体系的宣传设施可以利用,这可以大规模降低宣传成本。二是政府具有意识形态宣传方面的强制优势。政府可以依靠国家强制机器进行宣传,从而可以提高宣传的有效性。三是政府在选择意识形态方面具有主导权。所以,意识形态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与政府关键作用的发挥是密不可分的。
第六,政府是国防建设的关键。国家发展离不开国防保卫,同时,国防对经济发展本身也有一种刺激作用。而政府是国防建设的灵魂。有强大的政府,就有强大的国防;反之,没有强大的政府,也就没有强大的国防。晚清帝国的腐朽无能就是一例。
第七,各国发展的实践也证明,政府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资本主义的兴起,一方面是市场自身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政府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各国发展实践看,凡是社会经济有良好发展的,政府在其中都起到了好的作用;凡是政府没有起到好作用的,社会经济发展就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有些国家的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但也有一些国家的政府因循守旧,不愿变革,最终导致国家发展的停滞。
第八,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的作用更为重要和关键。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更多,而这些面临的问题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去解决。一是发展中国家制度创新的任务更艰巨;二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更滞后,市场失灵更严重;三是发展中国家人才问题更严重;四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变革的任务很艰巨,这也导致政府失灵问题十分突出;五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六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发挥好关键作用;否则,就有可能要支付较大的发展成本。
当然,说政府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并不是说政府管得越多越好。政府的关键作用就是政府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要不断变革自身,使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该放时要放,该收时也要收,要在放与收的问题上起到主动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政府对社会经济巨大的推动作用;否则,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也是巨大的。中国两千多年专制集权社会的停滞就与皇权的腐朽统治是密不可分的。
但政府的改革也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摆脱自身利益的约束。由于现实的政府是由大量的政府官员组成的,所以政府也是一个利益追求体,这就为政府改革设置了难点。倘若政府能有效解决这个难点,社会就能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反之,社会就有可能面临巨大风险,最终也使政府的利益落空。所以,理性的政府应着眼于长远和将来,应积极推动自身的改革,这样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政府目标的实现。
作 者: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通讯地址: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邮 编:73007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