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或张庆伟需要几个“奚国华”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前几天由华建敏向人大会议做了说明,目前依然是处于讨论中,至于究竟能不能通过,通过以后,谁将出任新设立机构的一把手,还得等几天。

    前几天,盛传现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的李毅中将出任即将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首任部长,而今天,又有人称,现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的张太伟将出任此职。不管谁当这个部长,都得配备几个副部长才能玩得转。

    人们习惯地把国家发改委称为小国务院,因为这个部门除了国防和外交不涉足,其他的管理都涉及,上到重大项目的审批,下到电信资费的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将仅次于发改委。且不说工业把信息化强行安在一起成立一个部有多少可行性和科学性,单分析一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管辖范围,就知道它将是仅次于国家发改委之后的职能最复杂、管的事情最多的国家机构。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凡是和工业有关的事,都归这个部管。众所周知,工业是多么大的一个范畴,细分下来得有多少个门类,而且不少工业门类还是非常专业的,比如航空工业,比如石化工业,比如钢铁工业,比如电子工业等等。另外,信息化也同样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涉及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开发、行业标准、运营等等。

    国家发改委管理的事务多,必然要求分管领导人也就多,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让主任亲自管理。从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家发改委领导班子除主任一人外,有11位副主任,一位秘书长和在位副秘书长,领导人员数量为各部委之最。

    再看看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工业领域随便抽出一个门类,都可以单独设立一个部来管理,以前的航空工业、冶金工业部、化工部、电子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煤炭工业部,都是管理一个工业行业。而现在即将合并进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信息产业部,同样很多门类,如电子工业、软件产业、信息化、电信运营等等,这些事务,现在是由一个独立的信息产业部管理,还经常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微辞,更何况现在这些职能都要并入另外一个部。

    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来下设几个副部长,就显得非常重要。拿信息产业来讲,目前信息产业部有一位部长4位副部长,各管一摊。合并以后,信息产业这个领域不可能再设立这么多的副职,而即将出任一把手的李毅中或者张庆伟都非信息产业个领域的专家。李毅中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毕业,最近几年一直在掌管着安全生产,张太伟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而且工作经历也要集中在这一领域。不管是谁出任一把手,都不可能对信息产业投入很多精力,而信息产业的管理则相应地要交给分管信息产业的副部长。

    应该说,信息产业是个大产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大拉动作用的大产业,专业性非常强,而且门类杂乱。原本就是由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合并而来的信息产业部此次并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成为其一部分,其原来的管理体系无疑是要进行重新调整,然而再怎么调整,这些事情总得有人做。王旭东部长据说由于年龄的原因,要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党组书记,几位副部长能有几位留任新部,就得看国家对新部中的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了。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是排名第一的副部长,有制造领域、运营领域的经历,以前一直被业界认为是王旭东部长的下任。新部成立后,奚国华也许将是新部中管理信息产业的副部长,但一个奚国华是否有精力管好以前分别是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多达两位部长、七八位副部长管理的大产业?实在让人担心。好一点是,在副部长中,有多位副部长管理这个产业,兼顾其他相关工业领域。至于会有几位“奚国华”在新部中,我们再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