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地方电视台轰轰烈烈地召开了现场募捐大会,许多企业的头面人物都有参加,某些企业豪捐两三百万。市委一班人马分批上阵接受企业家们的捐赠,同时授予捐赠者纪念证书,真乃千金一书啊,只不知道企业家们那些笑容可掬背后几分是心甘情愿,几分是无可奈何?不过,无论如何,该市果然是“藏富于民”,悠悠然基金就一路牛市,截至晚会结束已经捐赠七八千万元。
可今早,某些领导就坐不住了,因为别人的光荣可就凸显了一些企业的寒碜。据说,有家银行捐赠了30万元,而我们之前自愿认捐的金额为2万元左右,作为上市后的国际大型银行,此认捐额自然不相匹配。至此方才明白,原来这捐款是否关乎善心并不重要,但是等级制度、门第观念却必须得捉摸清楚才行。所以,行长们派下任务来,科室领导捐款金额最低不能低于200元,普通员工不能低于100元。原因除国际大行的荣耀外,另有两条不可辩驳的原因:一、今年员工工资涨了,所以掏百来元钱是合理且可行的;二、行领导会考虑到员工们资源捐献的热忱和积极性,在工会费用和年终奖方面会有所优待。这时大家纳闷了?既然强行派捐,为什么不从费用里直接划一笔基金,或者甚至从员工工资里面扣算了,一了百了。后来一打听,原来这样操作违反劳动法,同时也没有给我们书记大人面子,领导登高一呼怎么能不应者云集呢?要如捐赠晚会上主持人激情澎湃、铿锵有力的说:广大市民在听到此倡议后无不拍手相庆,积极认捐……,这样才有思想觉悟嘛!
至于我行为什么之前自愿认捐时只凑了2万元,在这里应该作个交代:
其一、广东治安混乱早已闻名国内,许多一辈子没见过、经历过偷抢的幸运儿在本市也会遭受神偷的眷顾。更有甚者,办公室某女同事有次被抢时因歹徒袭击面部流血,当时向周遭的人借手机居然无人施以援手,哪里有“见义勇为”可言?如果说成立基金会,效法商鞅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则这用金钱衡量的见义勇为是真正激起了普通市民的人道救助精神还是激发某些人监守自盗的灵感,实在有待商榷;
其二、鉴于本市特殊的治安环境,市政府于今年二季度期间已经向每个市民收取30元的治安费(属地方政府强行征收范畴),保守以目前150万人的常住人口为计,则可收取金额4500万元。当然,据某些报道称,该市目前包括外来人口在内已突破千万人。此处,我们暂不考虑市民、企业所缴纳的各类税款是否已经尽到对政府、对社会的责任;也不考虑一向素以财富名列全国前列的该市可以兴建国内一流的行政广场、图书馆、市政府大楼,却何以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系自己的治安队伍。就单说这刚刚摊派的30元人头税,据闻是在全市增加了几千名治安巡逻警察及配套的巡逻警车。眼见路上的治安警察多了,新闻报道说飞车抢劫作案率明显降低了,可是,上班路上吆喝着办假证、假照的人们不减反而多了,某位女同事前两天在上班途中的手机还是给偷了。她到这里两年半,已经有了两偷一抢的经历,手机的更新换代倒是能与时俱进。不由发问:鼓励“见义勇为”、维护良好治安本是好事,政府作为执政者收民税、使民权应当全力承担,为何要以政府名义巧立名目或治安费、或基金费强行摊派;退一步,就算是设立基金会,捐赠也应当出于个人自愿,可是政府处于敏感的发起人位置,显然是变相对依赖政经关系的企业形成威慑力,再稍微利用一下大家的攀比心理,高额的捐赠资金自然就水到渠成。从捐赠名单来看,排在前列的多是本土的大型民营企业,而外来企业即使有捐献金额也不大,所以何谓中国企业的社会负担,由此可见一斑。
其三、基金会既已成立,箭在弦上,那就不得不发。毕竟成立的初衷是好的,如果它真能落到实处,改善本市治安,相信市民都会额手称庆,并继续支持下去。但是,既然该基金集万家之水,那就得公开它的运作模式,以接受大众的监督。如果再复演国内某些“希望工程”基金或者上海社保基金的故事,肆无忌惮地假公济私,进行暗箱操作,则无异于诈骗罪。但是,该基金从募捐开始到现在,虽然在写本文时在网上搜到一个暂行办法,但作为基金宣传的亲历受众,我们个人和单位似乎从未收到有关基金的主管单位、运作模式、收支管理、尤其是监事会成员设置的信息。中国人民目前看过那么多资金挪用的案例,尤其是银行职员,政府可有提出合理并具有信服力的资金专管方案?
以上诸多因素,让我们大家对这次名义募捐实则强行摊派的行为极度反感。虽然几十元钱大家均能承受,但是前为30元的治安费,后为100元的基金募捐费,一来二往,明天又将是什么?如此将助长强行征税、摊派之风,则民主政治何以体现?现代型国家何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