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金复制”的评价与启示


一、“基金复制”的内涵及评价

“基金复制”也就是在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等方面复制市场上某只已经存在的业绩优秀的基金,以期取得与被复制基金一样的投资业绩。基金复制与分红、拆分一起,成为当前基金公司人为降低净值的三种基本方法。

从基金营销的角度,降低基金净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高净值基金的申购赎回最小交易单位过高,比如达到4元以上,往往给交易者的交易带来不便。同时,由于我国基金投资者的知识水平和理性程度不高,往往以看待股票价格的习惯来看待基金的净值,认为净值高的风险大,下跌的可能性较大,而忽视了“净值高”往往是基金盈利能力强的表现。这样,通过一些手段降低基金净值就会减少基金投资者对于高申购赎回价格的恐惧心理,从而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自06年以来的基金复制发行情况如表1

1:基金复制发行情况

复制基金名称

所属公司

成立日期

首发规模

最新规模

易方达策略成长二号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6-8-16

3657110813

4173161116

南方稳健成长二号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6-7-25

5257868689

17473462591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二号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6-10-11

5528274266

2894408550

博时价值增长二号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6-9-27

1692841703

6892293619

华夏回报二号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6-8-14

6327080611

7279033646

海富通精选二号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7-4-9

8599641740

5564982148

基金复制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与分红和拆分有着本质的不同。大比例分红,就是基金实现投资净收益后将其分配给基金持有人;基金拆分,就是将一份净值较高的基金分拆成净值较低的基金(如1元面值),同时基金份额相应增加,总资产规模不变。而基金复制的本质是成立一只新的基金,从零开始,募集资金,是对新基金的营销行为,而另外两种方式是对旧基金进行持续性营销。

基金复制之所以为基金管理公司青睐,源于以下优势:一是选择公司旗下已经存在的业绩优良基金为样板,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构造相同的组合,充分运用了公司原有的品牌效应,对基金投资者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较强;二是通过复制绩优基金的投资组合,通常状况下,基于“市场趋势和环境相对稳定”以及“基金业绩存在显著持续性”的假设,复制基金可以在未来延续绩优基金的业绩表现,从而在一开始就能够构建出经过市场认可的成熟组合;三是可以大大降低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成本,有了基金复制,实际上是由优秀的基金经理人管理两只基金,相对于由两个基金经理分别管理,其投入的智力成本和人力成本减半。可以说,基金复制充分利用了“优质”概念来扩大基金规模,同时节约了成本,是一种高效的营销手段。

然而,基金复制本身也是有着致命缺陷的。首先,复制基金能够复制绩优基金的组合,却不一定能够复制其业绩。这是由于,基金复制参照的是绩优基金的历史表现,而问题就在于,即使是绩优基金本身也不一定能够延续历史优异表现,复制基金的业绩也就没有保障。以2007年第三季度的净值增长表现为例(如表2),有一半的复制基金表现优于被复制基金,而另一半则低于被复制基金,大多数复制基金与被复制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差距在5%以上,可见复制效果并不明显。其次,复制的结果是有了两只几近相同的基金,这就有可能产生替代效应,即对于新基金的申购,可能以老基金的赎回为代价,因为对于习惯于分散投资的持有人,一样的基金不必买两只。第三,这种手段的运用又往往受到政策监管的制约,例如在前期市场过热的情况下,监管层叫停了新基金的增发,从而使其无用武之地。

2:复制基金与被复制基金业绩对比

复制基金

2007年三季度净值增长率

被复制基金

2007年三季度净值增长率

易方达策略成长二号

-14.59%

易方达策略成长

41.79%

南方稳健成长二号

36.80%

南方稳健成长

39.81%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二号

45.96%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

42.91%

博时价值增长二号

-31.44%

博时价值增长二号

-26.14%

华夏回报二号

19.02%

华夏回报

-7.20%

海富通精选二号

28.17%

海富通精选

20.04%

同时,基金复制的运用也是分场合的。对于规模相对较小、实力有限的基金管理公司,采用该手段来营销新基金就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小基金管理公司往往没有更多的资金和号召力同时雇佣多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和有实力的研发队伍,这就面临着扩大旗下基金资产规模的需求与管理能力薄弱的矛盾,此时进行基金复制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这一矛盾,可谓低成本扩张的有效方式。而对于相对大规模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复制的优势就不很明显了。首先,实力雄厚的基金管理公司往往不惜高投入来聘请优秀的基金经理和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其次,比起通过复制创造与某只旧基金相同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更应该创建不同风格的基金来丰富旗下产品结构,更好地迎合投资者需求。

二、“基金复制”对产品设计及营销的启示

基金复制的以上特征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就是,要将“差异化、多样化”的理念融入基金产品的设计和营销工作中。

随着投资者队伍的成长,2545岁的中青年事业阶层将成为未来基金主要的持有族群,他们中有些人喜好高风险高收益,有些人喜好低风险低收益,有的人偏好长期稳定收益而有的人偏好短期内的高收益,而更多的人则希望在各种偏好中取得某种平衡。同时,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其理财观念正在逐步确立,渐渐习惯于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品种,而不是投到一对基金“双胞胎”上。然而,当前越来越多的“同质”基金是难以达到这种多样化需求的,可见,基金产品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才是未来产品设计和营销的发展趋势,而基金复制所体现的“一味求同”的理念是与这一趋势相悖的。

对于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发行新基金的许可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缺资源,因而一旦得到许可,公司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来丰富产品结构,使得旗下基金在风险收益特性、投资领域、投资风格等多方面差异化,使之构成一条完整的“产品链”,从而迎合各类投资者的需求,增强公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从这个角度说,复制旧基金就相当于在浪费发行新基金的机会。同时,基金复制将导致公司旗下多个品种投资组合趋同,风险特征趋同,从而降低了公司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旦市场环境恶化,多个品种同时蒙受损失,将给公司的持续经营带来危机。

因此,基金管理公司只有不断创建不同风格的新基金,才能够同时提高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投资者的“效用”。

    基金复制的主要思路是充分利用现有基金作为样板,只不过对样板进行完全复制会出现以上提到的一些缺陷,然而,其中所体现的思维模式在今后的产品设计中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这就是其对于我们的第二个启示。现有的基金样板不仅告诉了我们其采取了什么样的投资风格、购买了哪些证券,同时也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旧基金没有采取哪些风格,没有买哪些证券。因而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尝试构建与样板基金“互补”或“互逆”的基金,其大致思路和优势如下。

互补基金,即以现有某只旧基金为样本,实时跟踪其持仓情况,专门购买旧基金重仓持有的行业板块中没有购买的潜力股,或者购买旧基金没有涉足的行业板块,从而与样板基金形成一对“互补”基金。这样进行设计的理由有二,首先,根据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某些热门板块中总是有一些股票先领涨,经过一段时间,板块内其它股票再补涨。样板基金往往抓住了这些前期领涨的股票,互补基金则看中了板块内其它股票的补涨机会,从样板基金经理的“股票候选单”上选取没有最终进入投资组合但资质较优的同板块股票进行投资。其次,市场运行的另一规律是板块轮动,样板基金往往在一定时期内抓住了一些热门板块,而这些热点迟早要转移,互补基金就可以抓住板块轮动的机会,建立与样板基金投资领域和行业完全不同的投资组合,购买相应板块中的龙头股。

互逆基金,即以某只旧基金为样板,研究其重仓股的历史风险收益特性、股价波动特性等,选取那些与之波动相关性很小甚至是波动相关性为负的股票作为重仓股,这样,新基金与样板基金的净值波动相关性较小,甚至会反向波动,从而形成一对“互逆基金”。互逆基金与复制基金截然不同,前者与样板基金的相关系数接近于0,甚至为负,而后者与样板基金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互逆基金形成了与样板基金风险收益特征迥异的新基金,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基金风格的趋同,很好地避免多只基金同涨同跌的现象,减小基金公司运行的整体系统性风险。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交易产品的不断推出和创新,将有更多的投资工具供基金经理选择,用以构建互逆基金。

从投资者效用和基金营销的角度,互补基金和互逆基金有两点好处。首先,促进了产品风格的差异化,以现有基金为参照,从投资组合构建的环节上采取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策略,可以有效避免旗下基金“同质化”,扩大了各类基金投资者的选择余地。其次,互补或互逆的两只基金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基金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通过同时购买一对互补基金,利用市场“轮动”的原理,锁定较长时期内的稳定收益,也可以通过购买一对互逆基金,形成净值波动很低的投资组合,规避市场大起大落带来的风险。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因此实现产品设计与营销行为的一体化,以“互补”和“互逆”的思想构建新产品,同时以这两个崭新的概念吸引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