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蓝筹股为何跌易升难?


本周三市场开盘即出现走低的调整态势,大盘股成为做空的主要动力,中石油自上市以来累计跌幅过半,中国平安因巨额融资计划遭到市场抛售,银行股的表现也同样不尽人意,为什么在市场调整的时候,大盘蓝筹股总是充当做空的主力军呢?按道理说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经济增速减缓,大盘蓝筹股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应该是最好的,平滑经济周期带来的起伏的能力也应该是最强的,但现在却是市场中表现最差的?

       大盘股受挫主要与中国特有的二元化经济发展模式有关,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拉动主要靠出口和投资,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占三分之一的出口比例大受影响,加上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出口增长面临的压力显而易见,而投资拉动在宏观调控采取紧缩措施时也出现明显效果放慢了脚步,没有出口和投资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从两位数降到个位数,大多数在深沪上市的大型国企都表现为明显的受宏观经济影响的周期性行业,他们占据了能源、有色金属冶炼、金融、地产、交通运输和通讯设备等等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制高点,通过垄断优势获得高速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更加敏感地遭遇大的经济循环周期的波动影响,一旦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周期进入到调整周期,国企大盘股的业绩调整也将会非常明显,在经历和2007年利润增长幅度达到60%的巅峰状态后,大盘国企股2008年的业绩增长将总体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2006年这波行情中,大盘蓝筹股是当之无愧的市场主角,其表现得到了大多数市场人士的追捧,无论从基金还是个人投资都大量的持有大盘蓝筹股,也使得前期大盘蓝筹股的估值被不理性地推高,基于业绩增速减缓,股价过度炒高和股票筹码高度分散,大盘蓝筹股变得越来越受周边因素波动影响,港股波动传递明显,而港股明显受制国际市场波动,这种负面的波动效应目前有不断放大的趋势,囚徒效应最终导致了各路投资者竞相杀跌;笔者联系QQ101106614

        创业板的开设是2008年上半年的热点,部分资金也计划撤出获利丰厚的大盘蓝筹股而博弈创业板的新发品种,这类资金以私募和游资居多,其短线的坚决撤离对大盘蓝筹股的股价可谓雪上加霜,何况2008年是大多数大盘蓝筹股的解禁高峰,共影响明显大于需求,种种方面的原因综合,08年上半年大盘蓝筹股走势总体不佳,是价值回归的主流板块,其回落的幅度将决定牛市调整的极限,但更长远的角度看,没大盘蓝筹股的每一步下跌就是投资机会每一步靠近,现在只走完了路程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复杂的回归和过度过低定价机会没有到来;中国经济的二元化模式在未来1020年内都很难根本改变,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大盘蓝筹股的调整行情最少还需要三个月才能结束,另一方面也要明确现阶段多数品种都是只有交易性机会而缺乏投资性机会,作为坚信价值投资的长线投资者,应该持币等待大盘蓝筹股跌入价值低估的区间,更应该等待这类投资品种的价值中枢出现逐步抬高的走势,价值投资的定义绝对不是简单地核定一个股票的价值中枢,至少这很难用确切恒定的数字来确认,现实可行的方法是判定这个股票的价值中枢是上行还是下行,未来的趋势是这个企业是否越来越挣钱,越来越值钱,目前大盘蓝筹股没有出现价值中枢上行的趋势,往往跌易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