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七天假,笔者到江苏和安徽去了一趟。漫野的大雪,寒冷的气候,红色的标语,春节的欢乐,带给笔者非常深刻的印象。
中国的大雪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话题,笔者也曾就林先生的一则图片短文发表过一些感慨。然而,当笔者真的亲身站立在苏皖寒冷的天空下,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触油然而生。
这真的也就是在我们伟大的中国!
电视里、报纸上、网络间多次报道的人民子弟兵、公安干警、劳动模范、地方政府等等对于受灾地区和城市老年人的那种贴心的关怀和为此所付出的不可估计的贡献,真的就好像一个一个看似平凡、实际却并不平凡的画面,在我们的眼中闪过。
笔者无法到那些受灾最严重的偏远地区,只能是因为此次有事来到这些地方而看到一些感动的表面的场景,更是由此感人的表面而证明了“大雪无情,人间有情”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继续。
在返回银川的飞机上,当笔者就要告别苏皖大地之时,眼泪不由得潸然而下。
这是笔者的半个故乡啊!
江苏是中国最富足、最美丽、最带有浪漫色彩和最文化的省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下雪对于这些地方的人来说,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许多年前,笔者参加一个会议,住在无锡梅园内的木制阁楼中,听到当地的同志说过,无锡曾经下过雪,但是很小,落地即化。
笔者的半个故乡在扬州,这里的人已经不知有多少年看不到雪了,甚至已经没有了下雪的印象。
苏州因为有笔者最要好的几倍朋友,曾经多次到过这里。他们“谈雪生色”,颇有期待之情。
苏北相对比较落后,但下雪同样是不曾多见。
所谓“独钓寒江雪”,只是一句古诗意。当然,这句古诗并非写这些地方,然而说明了江南一带少雪的实情。
可是,今年以来的几场大雪,足足让这些地方尝到了下雪的苦头。而从另一方面说,也让这些地方的人感受到了中国的温暖。
安徽比江苏的地理位置更靠近下雪的北方。可是合肥人也同样罕见大雪。在笔者下榻的离一处景区彼近的地方,满目雪色,说来美丽。可是对于这个没有取暖设施的地方来说,如此“美丽”,已然成为一场灾难。
江苏人是幸运的。
安徽人是幸运的。
中国人是幸运的。
这种幸运,是被事实证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