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风水养生堂自开办正宗杨公古法学习班以来,招收海内外学员近二百余人,他们各自的学历不同、国学基础有别、风水知识不一,但是在堂主曾祥裕先生的精心指导下,风水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大大提高,风水不是迷宫,只要有正确引导就可少走弯路,但是最好的教师也只是引你进门,登堂入室学到真东西,还得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质询。不少学员提出了不少有关风水的问题,现汇总如下,以飨其它易友。
(1)所谓天干黄泉有几种?对不对?
答:关于所谓黄泉,在明、清、民国,以及现代,几乎所有风水、"风水"先生,在阴阳宅的立向中,都会避忌,只有少数得到杨公真传的风水先生不会采用。天干黄泉,以形式来说,可分为天干黄泉和天干反复黄泉两种,以其所主吉凶来说,又有什么救贫黄泉和杀人黄泉两种,救贫黄泉主吉,而杀人黄泉主凶。
天干黄泉的歌诀是:
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防巽水先,
甲癸向中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
天干反复黄泉的歌诀是:
庚丁坤上是黄泉,坤见庚丁不可然。
乾上辛壬行不得,辛壬水路怕当乾。
巽宫最嫌居乙丙,乙丙须防巽水先。
甲癸向中休见艮,艮流须知甲癸颠。
在所有中国罗盘面的注记,都是天干反复黄泉,不用说,在文词方面是不通顺,在词义方面也不合逻辑。
清《罗经解定》的解释是:"……外有大玄空……,其五行是,子、寅、辰、乾、丙、乙属金,名曰天宝经为一龙。午申戌坤壬辛属木,名曰龙子经,为二龙。卯巳丑艮庚丁属水,名曰玄女经,为三龙。酉亥未巽甲癸属火,名曰宝照经,为四龙。山向水路从一二三四为吉,逆序为凶。山可克向,向不可克山。凡水路流归本经主富而贵,如艮山乾向放乾水,乾山乙向放乙水之类。又水神不宜流破生辰,如子寅辰乾丙乙属金,巽巳同宫,金生之地,不宜流巽之类,在向上即为黄泉。"
从上述《歌诀》看来,文词不通,其义不合逻辑,如"甲癸向中休见艮","艮"是什么呢?是山峰 ,抑系水流?是峰,江湖"风水"是用人盘,是水用天盘,当称艮寅双山。而甲癸是论向。这与"辛壬水路怕当乾"中的辛壬指的又是论水,而天干黄泉本是论向,与论水是不相吻合的。
《解定》云:"山可克向,向不可克山",又云:"水神不宜冲破生辰。"都是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例如《四经五行》一龙《天宝经》云:"子寅辰乾丙乙属金"。即是说午山子、申山寅、戌山辰、巽
山乾、壬山丙、辛山乙此六山向是属金。我们来研究一下,午山、申山、戌山、壬山、辛山都是属木,而向上都是属金,是不宜于向克山的,故而称为黄泉。但其中的巽山是属火,乾向是属金,那就是山克向,为什么也是称黄泉呢?
再者流破生辰问题,应该都是说所立的向上五行,流破其生辰,而其中的"辛壬水路怕当乾",那就不是辛向壬向,而是明白的说明辛水和壬水的水路怕当乾。因此其歌诀也有错误之处。
所谓救贫黄泉,就是向上的来水,例如"庚丁坤上是黄泉",是指庚丁来水,流向坤申水口,冲破长生称为黄泉。如果坤木向,是庚丁来水,即是丁未、庚酉,即冠带、帝旺二秀水朝堂,就称之谓救贫黄泉了。前者冲破长生的水,就称为杀人黄泉了。
总之,所谓的两种黄泉都是不对的,而是主观认定的玄学"风水"术。
(2)、所谓地支黄泉有几种?对不对?
答:所谓地支黄泉也有两种,其歌诀是:
A、卯辰巳午怕巽宫,午未申酉坤莫逢,酉戌亥子乾上立,子丑寅卯艮宫凶。
B、卯辰巳位怕巽宫,午未申兮坤莫逢,酉戌亥兮乾上立,子丑寅来艮宫凶。
一望其歌诀,立即可知,前者是错误的,午向、酉向、子向的黄泉占两个宫位。因其五行属性的不同,其吉凶当然各异。
后者歌诀的黄泉,虽然没有占两个宫位的向,而每宫黄泉所占的三个向,其五行属性也各异,肯定的其黄泉宫位也各不相同,因此,所谓地支黄泉尤属不对的。
总的说来,上述的天干黄泉,地支黄泉都是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的"风水"法。郭杨风水虽然也有黄泉和八煞,但它是以客观存在自然的和社会条件来决定风水意识的风水法,与上述黄泉是相悖的。
(3)"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对不对,为什么?
答:郭璞《葬书·原著》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行乎地中,谓之生气",又说:"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还说:"五土四备,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由此可见,所谓生气是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于地中(行乎地中)的阴阳气。所谓风,是行乎地球中的阴阳气,噫噎到地(球)表外的阴阳气。它的组成是五土和水。以空间来说,前者(生气)是处在地(球)中,后者是处在地表外,生气是不可能去乘风的。若乘风,必须要噫噎到地表外。生气噫噎到地表外的风,是属于生气所生的万物之一,它的本质,虽然仍然是生气,而不称为生气,而称为风,那就只有是风乘风,所散的仍然是风,而不是生气。因而生气是不可能乘风的。"气乘风则散"是错误的。
众所周知《葬书·原著》只有"过水所以止来龙"的文句,而没有"遇水(过水)只止(生气)"的文句。地球表面的突起部份,诸如山脉、丘陵、冈阜等,是生气在地(球)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形态。地表的过水部份是山脉、冈阜的低陷部位,因而过水所以止来龙。而生气是普通存在于宇宙,过水是不可能止生气的?道理非常简单,说句庸俗话:过水若住了生气,对岸就没有万物,就没有世界了。所以,宋·蔡元定增益郭璞《葬书》所说的"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不符合郭杨风水生气论。
(3)元·吴澄增益郭璞《葬书》的"葬乾葬坤……"等八葬对不对,为什么?
答:吴澄增益郭璞《葬书·原著》的"八葬",根本就不符合《易》理,也不符合客观存在和风水术的操作。
例如"葬乾",其云:"夫葬乾者,势欲起伏而长,形欲阔厚而方。"
居六经之首的《周易》,在《系辞传》中云:"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对照吴澄说乾"势欲起伏而长",显然不吻合。《说卦篇》云:"乾为天、为圜、为父、为王、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马。"。对照一下,吴澄说的"形若阔厚而方",也不相符合。
再说,在风水形法方面,是势与形要求相适应,即是一定的势要求一定的形,吴澄说乾的势欲"起伏而长"与形"阔厚而方"是不适应的。
在风水术的操作方面,若在明堂中间觅龙,则占周天15度的乾卦,与所观察的龙脉愈远,则包含的龙脉数愈多,它们的势与形,绝对不是一样的。在穴场格龙,对入首龙来说是没有起伏的,更没有起伏而长的入首龙。对少祖山至穴场的来龙证穴,对"起伏而长"只能说明,展气起星长和降气束气过峡长。谓之起伏而长,是文句不通的。
若联系其它葬坤、葬艮等的其它七葬,更无法区分而释其义。因此,吴澄增益郭璞"八葬",是坐在书斋写文章,纸上谈兵。
(4)为什么说人盘的北(子)不是极星北,也不是正北?
答:所谓极星北,是指北极星的方位。北极星,也叫勾陈,北辰,即小熊座的a星,是由三颗星构成的聚星,距地球400光年,因而在人们目视之下是一颗星。它位于北斗一和北斗二的连线约五倍处,也即是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极指向的方位,与地磁北极不相重合,即磁子午线和地轴子午线(即真子午线)间存在一个夹角(磁偏角)。
由于磁偏角,在不同的地点,一般均不相同,而且也随时间的不同而有变动。磁子午线在地轴线以东,为东偏,以西为西偏。因而在作大地测量不可以磁子午线作测量方位的准点,而是以极星北为准点,极星北才是正北。而罗盘上的人盘北(子)是地盘的方位向右移动,固定7.5度而确定,所以人盘的北(子)不是极星北也不是正北。
(5)真子午面与磁子午面的夹角是磁偏角,为什么不能说不多不少是7.5度?
答:上面介绍了磁偏角在因地因时间的不同而有异,而中国罗盘标记的是固定了的度数,这就与实际的磁偏角有所不同了,即是说,地盘北和人盘北的夹角,不可以称为某点的磁偏角。
众所周知,这是中国罗盘,不是东欧或西欧罗盘,是杨筠松首创的罗盘。杨筠松是在中国长安(西安)掌灵台地理,在赣州授徒传术。西安的磁偏角是2度29分(西),赣州的磁偏角是2度1分(西)。
杨筠松初创中国罗盘,仅仅是地盘和天盘,其徒孙赖文俊为适应它的《催官篇》理论才创立人盘。
地盘是磁针方位。天盘(土圭)日景方位也是因地因时间不同而有异,也不是不多不少的7.5度。
在宋代的赖文俊(1131-1162前后人)没有天文测量仪器,只能用肉眼观察,距地球400光年远远的北极星,怎么可能知道它的确切方位呢?同时北极星不是一颗星,是三颗星的聚星,它的光圈之大,可想而知,用目视测定方位,肯定会产生误差。
中国罗盘盘面的注记,都是固定的,在当时只能依靠指南针来定位,不可能制造出活动的磁针方位
和日景方位来。地、人、天三盘,每盘都是24个(24个山向)方位,每个方位固定为15度。
(6)为什么地盘八干四维的正中称大空亡?小空亡是指什么?
答:中国罗盘的始祖是土圭,土圭是根据竖杆观日影,制造出来的。开始是记录日影的升(生)旺
(午)暮(墓)。后来才加上夜间的时辰,而划分为每天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辰。由土圭进而演变为司南和六壬盘,分为天地二圈,干维圈司天气,十二支司地气,即客家赣州杨筠松所创造的杨盘地盘。由于指南(北)针的发明才把干维纳入,加上十二支而成二十四山向的地盘。
利用指南针定向,仍然以十二支气在盘面而标示十二支气,而八干四维介干十二支气之间,以辅十二支气。故而一个干维辅二支气。如壬中,右半属亥气,左半属子气,而正中非亥也非子气,故谓之"大空亡"。要加以说明的,所谓"空亡",在质上是十二支气相邻二支气中间的几何线(不算面积)。而罗盘盘面的空亡面是占了5度,是因为杨救贫风水术是乘旺气,由于十二支气的初气和末气都不是旺气,同时七十二龙,各龙所占都是5度,因面称为大空亡。
小空亡是指七十二龙的界缝,江西之法的正五行风水法,是以二十四山向的相邻二山向的界缝为小空亡,这与杨救贫风水法不相同的。
(7)中国罗盘的分类称为三元盘和三合盘对不对?为什么?
答:中国罗盘分类,称为三元盘和三合盘,都是不对的。大家认为蒋盘是三元盘,事实上,蒋大鸿所创的蒋盘是为蒋的三元"地理"而创制的,可是盘面注记的是先天卦,贪狼九星和六十四卦……等,并没有三元或三元九运的注记,其中也有许多的错误,如先天坤卦和后天坎卦在杨盘地盘的磁针北,在造卦的时期并没有指南针,只有土圭,应设在杨盘缝针的日景北。故而至多只能称为蒋盘,因为是将大鸿创制的,不可以称为三元盘。
杨(筠松)盘,称三合盘,也是错误,杨救贫创制的杨盘,是地盘(正针)和天盘(缝针)二大圈,地盘是十二支气盘,即磁针方位。天盘是双山三合盘,日景方位。杨盘称三合盘,是专指天盘,没有包括地盘在内,所以杨盘称三合盘也是错误的。因而杨盘就称杨盘,蒋盘就称蒋盘,称三元和三合盘都是错误的。
一般称杨盘,应包括人盘在内,因为人盘是赖文俊所创,赖是杨公的徒孙。这三盘除都称杨盘外,也可以称江西之法的罗盘,简称江西盘。
(8)用地盘立向、人盘消砂、天盘纳水对不对?为甚么?
答:用地盘立向,用天盘消砂纳水是对的,用人盘消砂是不对的。因为消砂纳水是察审外气(堂气)。对地面影响大的是太阳光,人盘是赖文俊的天星方位,对地面的影响与太阳光的影响要小得多,故而用人盘消砂是错误的.
(9)先天坤、后天坎,在北方,是磁针北?极星北?还是日景北?
答:上面介绍了先天坤卦应在日景北,即是土圭北,今日杨盘的天盘北。
(10)看风水察内气,为甚么要勘察龙脉和随龙水?
答:龙脉(山脉)就生长在地(球)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作用于地(球)表面(原始地壳)的表现形态,因而乘生气,即是乘龙气。随龙水为该龙脉所生(土生气,气生水),内在生气是否旺盛吉昌,表现于随龙水的是否源远流长和弯环悠扬清沏,故察内气必须勘察龙脉和其随龙水。
(11)看风水察外气,为甚么要消砂纳水?
答:消砂的砂,是指穴场四象(前后左右)的来龙。纳水的水,就是四象来龙的随龙水。砂、水的吉凶就是生气旺衰的表现形态。消砂纳水,就是勘察穴场外气(即堂气)所聚生气的旺衰吉凶情况。由于穴场的旺相衰败吉凶,是内气和外气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即《葬书·原著》说的"外气所以聚内气",故看风水必须勘察来龙与随龙水,以及消砂纳水。
(12)如何区别垅龙与支龙?
答:《葬书·原著》说"支垅之辨,眩目惑心",这是个自宋代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支垅之辨,是取决于入首龙与罗城的关系。只有对杨公风水实践心得颇丰的风水家,融会贯通后,就不眩目惑心了,就可以自然领悟,心领神会了。
(13)沈三元"地理"现场操作应该用蒋盘还是用杨盘?
答:沈三元"地理"现场操作用的罗盘、盘面注记最少有三个内容:
.三元、九运是指天体运转,应该设在日景方位的杨盘天盘。
.紫白飞星,是属于天星,应设在杨盘的赖盘,即极星方位的人盘。
.六十四卦,是《周易》九百余种排卦法的一种,殷周时期没有磁针,只有士圭,应设在士圭方位,即日景方位的天盘。
三元"地理"在阴阳宅的建筑,也讲究立向,应设有便于定位的磁针方位的地盘。
据此,蒋盘虽有内外圈,都是磁针方位的地盘,只有杨盘才适宜于三元"地理"的操作。
(14紫白飞星,每个山向的山星或向星,是一个、八个、还是十六个?
答:紫白飞星的山星和向星,每次飞星除飞自己山和向以外,所有的山和向都飞去了。你给他山和向都飞去了,他山他向也会飞给你的山向。这样一来,八卦的八宫,每宫的山和向就有了八个山星和向星。同时由于天地人三卦,天卦不兼地卦,又多出了八个山星和向星,因此,每个山向的山星和向星应该是十六个。
(15)六十四卦,可否平均分配二十四山向?其分配法能否看"风水"?
答:六十四卦是不能够平均分配二十四山向。因为64÷24=2.66666666……个卦,绝对不可以用二十四山向定向,只可以用X卦山,X卦向而定山向。
(16)什么是郭杨风水古法?
答:郭杨风水古法,即指郭(璞)杨(筠松)曾(文辿)之法,是杨公在赣州授徒传术晚期,用其自创的七十二龙挨星五行,进行格龙乘气,消砂纳水的一种古代科学风水术,有称之谓江西风水术、赣州风水术和客家杨救贫风水术。由于其高徒曾文辿所撰《天玉经序》与杨公《青囊奥语.原著》是一脉相承,因而又称谓郭杨曾(文辿)风水术。它是以郭璞(276-324)《葬书.原著》为理论主导,以乘生气为主旨,以杨筠松《青囊奥语.原著》为实践纲领,以《天玉经.原著》、《玉尺经.原著》为实践方法。以《青囊奥语.原著》中的"颠,颠倒",《天玉经.原著》中的"八神四个一,八神四个二",即地盘七十二龙挨星五行为实践中心。
对内是格龙坐穴乘气,龙水交会合玄空四局,即:
乙丙交而趋戌,
辛壬会而聚辰。
斗牛纳丁庚之气,
金羊收癸甲之灵。
对外以天盘双山五行进行消砂纳水四局,即:
坤壬乙,文曲从头出,
艮丙辛位位是廉贞。
巽庚癸俱是武曲位,
乾甲丁贪狼一路行。
郭杨风水术古法的分阴阳,龙与随龙水并论,是以乘龙气为主,故而龙属阳而随龙水属阴,龙水各论,则各有阴阳,以左旋向阳为阳,右旋背阳为阴,故而龙阳,随龙水亦阳,龙阴其随龙水亦阴,因为客观存在,龙左旋,随龙水也是左旋的,龙右旋,随龙水也是右旋。客观自然,绝对不存在龙左旋而随龙水是右旋的,同样龙右旋也不存在随龙水是左旋的。
由于它的唯一要求,是入首龙和坐穴,与水口同卦,最低也必须坐穴与水口同卦,故而称之谓玄窍法,玄是指坐穴和入首龙,窍,是指水口。
(17)什么是郭杨风水"新法"?
答:所谓新法,就一般事物来说,本来应该是比古法要进步,其质量要较高于古法的一种风水术法。然而在风水领域却不然,而是"量益而质损"。就是说中国风水的发展,其风水术法及其内容是增多了,而其本质,是倒退了。故而所谓杨公风水"新法",实质上是"倒退法"。
郭杨风水术"新法"的创始人是胡舜申(南宋绍兴(1131-1162)时人),其代表作可查考者有《地理新法》和《阴阳正要》。
杨公风水"新法"的主要内容是在郭杨曾风水术(古法)纳水论玄窍关系的基础上加上"关(向)",
即论天盘(缝针)双山五行的吉凶关系,故而称为玄关窍法。其玄关合窍秘诀是:
'知妙道,"玄关"一节为主要;识真传,玄上机关,窍上分。漫说天星并纳甲,且将左右问原因。
先看水口向何流,玄关造化窍中求。内有"玄关"通一窍,绵绵富贵永无休……
其立向诀是:
生、旺、死、绝同归库,
绝胎之向绝胎流,
左沐右绝归胎位,
墓绝、养绝、衰胎求。
杨公风水古法与杨公风水"新法"都是以"龙水交会"合玄空四局,即"乙与丙交、辛与壬交、丁与庚交和癸与甲交"。
杨公风水古法与杨公风水"新法"的区别除杨公风水古法为玄窍关系,杨公风水"新法"为玄关窍关系外,凡属"新法"都合古法。凡属古法,其中有部分立向,不合新法。
例如,阳宅方面,在江西赣州有杨公亲自点穴建筑的卢光稠(840-910)舟汝王王府,流神位壬子宫,立子山午向,戊子穴,以及历代的古建筑,道台、府台、县衙以及拜将台,都是立子山午向,虽然不列为冲胎,但是在"新法"却没有"旺向胎流"的规定。还有泰王国曼谷已开放旅游参观的老皇宫,所立午山子向,甲午穴。在"新法"也没有死向死流的规定。
阴宅方面:在于都上牢(今于都县葛坳乡上脑村),由杨公点穴、扦定的刘江东墓,流神位庚酉,扦巽山乾向兼已亥,己巳穴(在未修动的卦面右臂可验,不合该刘氏族谱记载)。
在宁都县安福乡马节村,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97)修复的刘江东一世祖刘宗臣铁墓,流神位乙辰,扦壬山丙向兼亥巳,癸亥穴,在"新法"没有病向墓流的规定。
寺观庙宇方面,在江西赣州,有杨公亲自扦的寿量寺,立乾亥山巽巳向,坐穴小空亡,赣州古城东南杨仙岭,杨公授徒传术的"杨仙古庙"立癸丑山丁未向,坐穴小空亡。(未完待续)
(注:引用赣州风水养生堂网站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和网站名称)
(1)所谓天干黄泉有几种?对不对?
答:关于所谓黄泉,在明、清、民国,以及现代,几乎所有风水、"风水"先生,在阴阳宅的立向中,都会避忌,只有少数得到杨公真传的风水先生不会采用。天干黄泉,以形式来说,可分为天干黄泉和天干反复黄泉两种,以其所主吉凶来说,又有什么救贫黄泉和杀人黄泉两种,救贫黄泉主吉,而杀人黄泉主凶。
天干黄泉的歌诀是:
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防巽水先,
甲癸向中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
天干反复黄泉的歌诀是:
庚丁坤上是黄泉,坤见庚丁不可然。
乾上辛壬行不得,辛壬水路怕当乾。
巽宫最嫌居乙丙,乙丙须防巽水先。
甲癸向中休见艮,艮流须知甲癸颠。
在所有中国罗盘面的注记,都是天干反复黄泉,不用说,在文词方面是不通顺,在词义方面也不合逻辑。
清《罗经解定》的解释是:"……外有大玄空……,其五行是,子、寅、辰、乾、丙、乙属金,名曰天宝经为一龙。午申戌坤壬辛属木,名曰龙子经,为二龙。卯巳丑艮庚丁属水,名曰玄女经,为三龙。酉亥未巽甲癸属火,名曰宝照经,为四龙。山向水路从一二三四为吉,逆序为凶。山可克向,向不可克山。凡水路流归本经主富而贵,如艮山乾向放乾水,乾山乙向放乙水之类。又水神不宜流破生辰,如子寅辰乾丙乙属金,巽巳同宫,金生之地,不宜流巽之类,在向上即为黄泉。"
从上述《歌诀》看来,文词不通,其义不合逻辑,如"甲癸向中休见艮","艮"是什么呢?是山峰 ,抑系水流?是峰,江湖"风水"是用人盘,是水用天盘,当称艮寅双山。而甲癸是论向。这与"辛壬水路怕当乾"中的辛壬指的又是论水,而天干黄泉本是论向,与论水是不相吻合的。
《解定》云:"山可克向,向不可克山",又云:"水神不宜冲破生辰。"都是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例如《四经五行》一龙《天宝经》云:"子寅辰乾丙乙属金"。即是说午山子、申山寅、戌山辰、巽
山乾、壬山丙、辛山乙此六山向是属金。我们来研究一下,午山、申山、戌山、壬山、辛山都是属木,而向上都是属金,是不宜于向克山的,故而称为黄泉。但其中的巽山是属火,乾向是属金,那就是山克向,为什么也是称黄泉呢?
再者流破生辰问题,应该都是说所立的向上五行,流破其生辰,而其中的"辛壬水路怕当乾",那就不是辛向壬向,而是明白的说明辛水和壬水的水路怕当乾。因此其歌诀也有错误之处。
所谓救贫黄泉,就是向上的来水,例如"庚丁坤上是黄泉",是指庚丁来水,流向坤申水口,冲破长生称为黄泉。如果坤木向,是庚丁来水,即是丁未、庚酉,即冠带、帝旺二秀水朝堂,就称之谓救贫黄泉了。前者冲破长生的水,就称为杀人黄泉了。
总之,所谓的两种黄泉都是不对的,而是主观认定的玄学"风水"术。
(2)、所谓地支黄泉有几种?对不对?
答:所谓地支黄泉也有两种,其歌诀是:
A、卯辰巳午怕巽宫,午未申酉坤莫逢,酉戌亥子乾上立,子丑寅卯艮宫凶。
B、卯辰巳位怕巽宫,午未申兮坤莫逢,酉戌亥兮乾上立,子丑寅来艮宫凶。
一望其歌诀,立即可知,前者是错误的,午向、酉向、子向的黄泉占两个宫位。因其五行属性的不同,其吉凶当然各异。
后者歌诀的黄泉,虽然没有占两个宫位的向,而每宫黄泉所占的三个向,其五行属性也各异,肯定的其黄泉宫位也各不相同,因此,所谓地支黄泉尤属不对的。
总的说来,上述的天干黄泉,地支黄泉都是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的"风水"法。郭杨风水虽然也有黄泉和八煞,但它是以客观存在自然的和社会条件来决定风水意识的风水法,与上述黄泉是相悖的。
(3)"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对不对,为什么?
答:郭璞《葬书·原著》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行乎地中,谓之生气",又说:"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还说:"五土四备,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由此可见,所谓生气是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于地中(行乎地中)的阴阳气。所谓风,是行乎地球中的阴阳气,噫噎到地(球)表外的阴阳气。它的组成是五土和水。以空间来说,前者(生气)是处在地(球)中,后者是处在地表外,生气是不可能去乘风的。若乘风,必须要噫噎到地表外。生气噫噎到地表外的风,是属于生气所生的万物之一,它的本质,虽然仍然是生气,而不称为生气,而称为风,那就只有是风乘风,所散的仍然是风,而不是生气。因而生气是不可能乘风的。"气乘风则散"是错误的。
众所周知《葬书·原著》只有"过水所以止来龙"的文句,而没有"遇水(过水)只止(生气)"的文句。地球表面的突起部份,诸如山脉、丘陵、冈阜等,是生气在地(球)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形态。地表的过水部份是山脉、冈阜的低陷部位,因而过水所以止来龙。而生气是普通存在于宇宙,过水是不可能止生气的?道理非常简单,说句庸俗话:过水若住了生气,对岸就没有万物,就没有世界了。所以,宋·蔡元定增益郭璞《葬书》所说的"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不符合郭杨风水生气论。
(3)元·吴澄增益郭璞《葬书》的"葬乾葬坤……"等八葬对不对,为什么?
答:吴澄增益郭璞《葬书·原著》的"八葬",根本就不符合《易》理,也不符合客观存在和风水术的操作。
例如"葬乾",其云:"夫葬乾者,势欲起伏而长,形欲阔厚而方。"
居六经之首的《周易》,在《系辞传》中云:"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对照吴澄说乾"势欲起伏而长",显然不吻合。《说卦篇》云:"乾为天、为圜、为父、为王、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马。"。对照一下,吴澄说的"形若阔厚而方",也不相符合。
再说,在风水形法方面,是势与形要求相适应,即是一定的势要求一定的形,吴澄说乾的势欲"起伏而长"与形"阔厚而方"是不适应的。
在风水术的操作方面,若在明堂中间觅龙,则占周天15度的乾卦,与所观察的龙脉愈远,则包含的龙脉数愈多,它们的势与形,绝对不是一样的。在穴场格龙,对入首龙来说是没有起伏的,更没有起伏而长的入首龙。对少祖山至穴场的来龙证穴,对"起伏而长"只能说明,展气起星长和降气束气过峡长。谓之起伏而长,是文句不通的。
若联系其它葬坤、葬艮等的其它七葬,更无法区分而释其义。因此,吴澄增益郭璞"八葬",是坐在书斋写文章,纸上谈兵。
(4)为什么说人盘的北(子)不是极星北,也不是正北?
答:所谓极星北,是指北极星的方位。北极星,也叫勾陈,北辰,即小熊座的a星,是由三颗星构成的聚星,距地球400光年,因而在人们目视之下是一颗星。它位于北斗一和北斗二的连线约五倍处,也即是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极指向的方位,与地磁北极不相重合,即磁子午线和地轴子午线(即真子午线)间存在一个夹角(磁偏角)。
由于磁偏角,在不同的地点,一般均不相同,而且也随时间的不同而有变动。磁子午线在地轴线以东,为东偏,以西为西偏。因而在作大地测量不可以磁子午线作测量方位的准点,而是以极星北为准点,极星北才是正北。而罗盘上的人盘北(子)是地盘的方位向右移动,固定7.5度而确定,所以人盘的北(子)不是极星北也不是正北。
(5)真子午面与磁子午面的夹角是磁偏角,为什么不能说不多不少是7.5度?
答:上面介绍了磁偏角在因地因时间的不同而有异,而中国罗盘标记的是固定了的度数,这就与实际的磁偏角有所不同了,即是说,地盘北和人盘北的夹角,不可以称为某点的磁偏角。
众所周知,这是中国罗盘,不是东欧或西欧罗盘,是杨筠松首创的罗盘。杨筠松是在中国长安(西安)掌灵台地理,在赣州授徒传术。西安的磁偏角是2度29分(西),赣州的磁偏角是2度1分(西)。
杨筠松初创中国罗盘,仅仅是地盘和天盘,其徒孙赖文俊为适应它的《催官篇》理论才创立人盘。
地盘是磁针方位。天盘(土圭)日景方位也是因地因时间不同而有异,也不是不多不少的7.5度。
在宋代的赖文俊(1131-1162前后人)没有天文测量仪器,只能用肉眼观察,距地球400光年远远的北极星,怎么可能知道它的确切方位呢?同时北极星不是一颗星,是三颗星的聚星,它的光圈之大,可想而知,用目视测定方位,肯定会产生误差。
中国罗盘盘面的注记,都是固定的,在当时只能依靠指南针来定位,不可能制造出活动的磁针方位
和日景方位来。地、人、天三盘,每盘都是24个(24个山向)方位,每个方位固定为15度。
(6)为什么地盘八干四维的正中称大空亡?小空亡是指什么?
答:中国罗盘的始祖是土圭,土圭是根据竖杆观日影,制造出来的。开始是记录日影的升(生)旺
(午)暮(墓)。后来才加上夜间的时辰,而划分为每天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辰。由土圭进而演变为司南和六壬盘,分为天地二圈,干维圈司天气,十二支司地气,即客家赣州杨筠松所创造的杨盘地盘。由于指南(北)针的发明才把干维纳入,加上十二支而成二十四山向的地盘。
利用指南针定向,仍然以十二支气在盘面而标示十二支气,而八干四维介干十二支气之间,以辅十二支气。故而一个干维辅二支气。如壬中,右半属亥气,左半属子气,而正中非亥也非子气,故谓之"大空亡"。要加以说明的,所谓"空亡",在质上是十二支气相邻二支气中间的几何线(不算面积)。而罗盘盘面的空亡面是占了5度,是因为杨救贫风水术是乘旺气,由于十二支气的初气和末气都不是旺气,同时七十二龙,各龙所占都是5度,因面称为大空亡。
小空亡是指七十二龙的界缝,江西之法的正五行风水法,是以二十四山向的相邻二山向的界缝为小空亡,这与杨救贫风水法不相同的。
(7)中国罗盘的分类称为三元盘和三合盘对不对?为什么?
答:中国罗盘分类,称为三元盘和三合盘,都是不对的。大家认为蒋盘是三元盘,事实上,蒋大鸿所创的蒋盘是为蒋的三元"地理"而创制的,可是盘面注记的是先天卦,贪狼九星和六十四卦……等,并没有三元或三元九运的注记,其中也有许多的错误,如先天坤卦和后天坎卦在杨盘地盘的磁针北,在造卦的时期并没有指南针,只有土圭,应设在杨盘缝针的日景北。故而至多只能称为蒋盘,因为是将大鸿创制的,不可以称为三元盘。
杨(筠松)盘,称三合盘,也是错误,杨救贫创制的杨盘,是地盘(正针)和天盘(缝针)二大圈,地盘是十二支气盘,即磁针方位。天盘是双山三合盘,日景方位。杨盘称三合盘,是专指天盘,没有包括地盘在内,所以杨盘称三合盘也是错误的。因而杨盘就称杨盘,蒋盘就称蒋盘,称三元和三合盘都是错误的。
一般称杨盘,应包括人盘在内,因为人盘是赖文俊所创,赖是杨公的徒孙。这三盘除都称杨盘外,也可以称江西之法的罗盘,简称江西盘。
(8)用地盘立向、人盘消砂、天盘纳水对不对?为甚么?
答:用地盘立向,用天盘消砂纳水是对的,用人盘消砂是不对的。因为消砂纳水是察审外气(堂气)。对地面影响大的是太阳光,人盘是赖文俊的天星方位,对地面的影响与太阳光的影响要小得多,故而用人盘消砂是错误的.
(9)先天坤、后天坎,在北方,是磁针北?极星北?还是日景北?
答:上面介绍了先天坤卦应在日景北,即是土圭北,今日杨盘的天盘北。
(10)看风水察内气,为甚么要勘察龙脉和随龙水?
答:龙脉(山脉)就生长在地(球)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作用于地(球)表面(原始地壳)的表现形态,因而乘生气,即是乘龙气。随龙水为该龙脉所生(土生气,气生水),内在生气是否旺盛吉昌,表现于随龙水的是否源远流长和弯环悠扬清沏,故察内气必须勘察龙脉和其随龙水。
(11)看风水察外气,为甚么要消砂纳水?
答:消砂的砂,是指穴场四象(前后左右)的来龙。纳水的水,就是四象来龙的随龙水。砂、水的吉凶就是生气旺衰的表现形态。消砂纳水,就是勘察穴场外气(即堂气)所聚生气的旺衰吉凶情况。由于穴场的旺相衰败吉凶,是内气和外气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即《葬书·原著》说的"外气所以聚内气",故看风水必须勘察来龙与随龙水,以及消砂纳水。
(12)如何区别垅龙与支龙?
答:《葬书·原著》说"支垅之辨,眩目惑心",这是个自宋代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支垅之辨,是取决于入首龙与罗城的关系。只有对杨公风水实践心得颇丰的风水家,融会贯通后,就不眩目惑心了,就可以自然领悟,心领神会了。
(13)沈三元"地理"现场操作应该用蒋盘还是用杨盘?
答:沈三元"地理"现场操作用的罗盘、盘面注记最少有三个内容:
.三元、九运是指天体运转,应该设在日景方位的杨盘天盘。
.紫白飞星,是属于天星,应设在杨盘的赖盘,即极星方位的人盘。
.六十四卦,是《周易》九百余种排卦法的一种,殷周时期没有磁针,只有士圭,应设在士圭方位,即日景方位的天盘。
三元"地理"在阴阳宅的建筑,也讲究立向,应设有便于定位的磁针方位的地盘。
据此,蒋盘虽有内外圈,都是磁针方位的地盘,只有杨盘才适宜于三元"地理"的操作。
(14紫白飞星,每个山向的山星或向星,是一个、八个、还是十六个?
答:紫白飞星的山星和向星,每次飞星除飞自己山和向以外,所有的山和向都飞去了。你给他山和向都飞去了,他山他向也会飞给你的山向。这样一来,八卦的八宫,每宫的山和向就有了八个山星和向星。同时由于天地人三卦,天卦不兼地卦,又多出了八个山星和向星,因此,每个山向的山星和向星应该是十六个。
(15)六十四卦,可否平均分配二十四山向?其分配法能否看"风水"?
答:六十四卦是不能够平均分配二十四山向。因为64÷24=2.66666666……个卦,绝对不可以用二十四山向定向,只可以用X卦山,X卦向而定山向。
(16)什么是郭杨风水古法?
答:郭杨风水古法,即指郭(璞)杨(筠松)曾(文辿)之法,是杨公在赣州授徒传术晚期,用其自创的七十二龙挨星五行,进行格龙乘气,消砂纳水的一种古代科学风水术,有称之谓江西风水术、赣州风水术和客家杨救贫风水术。由于其高徒曾文辿所撰《天玉经序》与杨公《青囊奥语.原著》是一脉相承,因而又称谓郭杨曾(文辿)风水术。它是以郭璞(276-324)《葬书.原著》为理论主导,以乘生气为主旨,以杨筠松《青囊奥语.原著》为实践纲领,以《天玉经.原著》、《玉尺经.原著》为实践方法。以《青囊奥语.原著》中的"颠,颠倒",《天玉经.原著》中的"八神四个一,八神四个二",即地盘七十二龙挨星五行为实践中心。
对内是格龙坐穴乘气,龙水交会合玄空四局,即:
乙丙交而趋戌,
辛壬会而聚辰。
斗牛纳丁庚之气,
金羊收癸甲之灵。
对外以天盘双山五行进行消砂纳水四局,即:
坤壬乙,文曲从头出,
艮丙辛位位是廉贞。
巽庚癸俱是武曲位,
乾甲丁贪狼一路行。
郭杨风水术古法的分阴阳,龙与随龙水并论,是以乘龙气为主,故而龙属阳而随龙水属阴,龙水各论,则各有阴阳,以左旋向阳为阳,右旋背阳为阴,故而龙阳,随龙水亦阳,龙阴其随龙水亦阴,因为客观存在,龙左旋,随龙水也是左旋的,龙右旋,随龙水也是右旋。客观自然,绝对不存在龙左旋而随龙水是右旋的,同样龙右旋也不存在随龙水是左旋的。
由于它的唯一要求,是入首龙和坐穴,与水口同卦,最低也必须坐穴与水口同卦,故而称之谓玄窍法,玄是指坐穴和入首龙,窍,是指水口。
(17)什么是郭杨风水"新法"?
答:所谓新法,就一般事物来说,本来应该是比古法要进步,其质量要较高于古法的一种风水术法。然而在风水领域却不然,而是"量益而质损"。就是说中国风水的发展,其风水术法及其内容是增多了,而其本质,是倒退了。故而所谓杨公风水"新法",实质上是"倒退法"。
郭杨风水术"新法"的创始人是胡舜申(南宋绍兴(1131-1162)时人),其代表作可查考者有《地理新法》和《阴阳正要》。
杨公风水"新法"的主要内容是在郭杨曾风水术(古法)纳水论玄窍关系的基础上加上"关(向)",
即论天盘(缝针)双山五行的吉凶关系,故而称为玄关窍法。其玄关合窍秘诀是:
'知妙道,"玄关"一节为主要;识真传,玄上机关,窍上分。漫说天星并纳甲,且将左右问原因。
先看水口向何流,玄关造化窍中求。内有"玄关"通一窍,绵绵富贵永无休……
其立向诀是:
生、旺、死、绝同归库,
绝胎之向绝胎流,
左沐右绝归胎位,
墓绝、养绝、衰胎求。
杨公风水古法与杨公风水"新法"都是以"龙水交会"合玄空四局,即"乙与丙交、辛与壬交、丁与庚交和癸与甲交"。
杨公风水古法与杨公风水"新法"的区别除杨公风水古法为玄窍关系,杨公风水"新法"为玄关窍关系外,凡属"新法"都合古法。凡属古法,其中有部分立向,不合新法。
例如,阳宅方面,在江西赣州有杨公亲自点穴建筑的卢光稠(840-910)舟汝王王府,流神位壬子宫,立子山午向,戊子穴,以及历代的古建筑,道台、府台、县衙以及拜将台,都是立子山午向,虽然不列为冲胎,但是在"新法"却没有"旺向胎流"的规定。还有泰王国曼谷已开放旅游参观的老皇宫,所立午山子向,甲午穴。在"新法"也没有死向死流的规定。
阴宅方面:在于都上牢(今于都县葛坳乡上脑村),由杨公点穴、扦定的刘江东墓,流神位庚酉,扦巽山乾向兼已亥,己巳穴(在未修动的卦面右臂可验,不合该刘氏族谱记载)。
在宁都县安福乡马节村,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97)修复的刘江东一世祖刘宗臣铁墓,流神位乙辰,扦壬山丙向兼亥巳,癸亥穴,在"新法"没有病向墓流的规定。
寺观庙宇方面,在江西赣州,有杨公亲自扦的寿量寺,立乾亥山巽巳向,坐穴小空亡,赣州古城东南杨仙岭,杨公授徒传术的"杨仙古庙"立癸丑山丁未向,坐穴小空亡。(未完待续)
(注:引用赣州风水养生堂网站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和网站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