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近距离听纪连海



偶然听说纪连海周日下午在林业大学开讲座,离我家这么近,我要去听听,老公、女儿都冲着我笑,我说:“喜欢纪连海,去当一回粉丝”。

    到了科技楼,只见报告厅外站满了静静等候的学生,见有持票学生进去,我也跟在后面,把门的没问我要票。进去后见第一排中间空着,于是挤进去坐下,不一会儿,有学生过来给我倒茶续水,把我当嘉宾待,很是开心。

    三点钟纪连海从侧门进来,就近在第二排边上一个位子坐下等候。有位女学生拿话筒采访他,围上去很多人。于是我拿相机去也拍了两张照片。现实中的纪连海比电视上看还瘦。纪连海看到我,向我挥一下手打个招呼。我向他点一下头。我知道在一群年青学子面前,我这个年龄就显得很突出了。一位学生见没法和纪连海对话于是干脆来采访我,问我是林大的老师吗?我说:“我是老师,可不是林大的”。她说:“你为什么来听讲座?”我说:“纪连海讲史有激情,历史知识丰富,研究深入---”正在这时主持人说马上开讲,救了我一驾。

    主持人简短的讲几句话,纪连海老师走上台来。主持人让他坐下讲,他不肯要站着讲,真是一位敬业的好老师。

    开头说几名闲话,也是客套话。

    “第一感谢。来南京十次八次,走进大学是第一次。”我想南京的大学请了不少在《百家讲坛》开讲的老师,不请纪连海大概是因为他是中学老师,还有些不愿低就的味道吧。

    “第二还是感谢。”接着他说:“有人写文章‘我家门口有两棵树,第一棵------’学生齐说‘是枣树’第二棵------学生又齐说‘还是枣树。’”说老实话,我生性愚钝,没听懂是什么意思。

    “第三个是歉意。”他说“有人要和我拍照要我签字,我理解他是想看人难看还是字难看。下面笑起来。我十点钟还在北京录制节目,两点来到这儿(南京),晚上七点还要到金陵图书馆去化妆录音,一直到晚九点,接着要赶到句容少管所,实在没时间。”

    我想名人还真是忙得马不停蹄,他们实践了这条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他们的人生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了。

    纪连海老师此次开讲的题目是《父子宰相刘统勋和刘墉》。因为不是在百家讲坛,他讲得轻松,比较随意。他说这两人住得离南京近,宣传事迹也近,最早刘墉在江宁当知府,做过太多的好事,当时南京人编过一本书叫《刘公案》。宣传他的就是南京人,当然不是我们(大家笑)。他接着说他在南京要录制一百集六朝的历史故事。金陵图书馆起名叫《六朝那些事》这名字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仿,我想改,他们不同意,谁让他小呢?我只好跟着小的走。大家又笑起来。

纪老师诙谐幽默的讲史,厅里不断发出阵阵笑声。

    他说电视剧不如历史精彩。历史上当官的多了去了,可是皇帝欣赏的老百姓不欣赏,老百姓看上眼的,皇帝又看不上眼,都对上眼的清朝可不多,你别告诉我和珅(笑),纪晓岚也不是。他说:“有人说你跟纪晓岚什么关系,没关系,黄鼠狼下耗子,这窝不是那窝。我不愿攀那亲戚,也婆也不同意。”(笑)

    让皇上首肯,老百姓也首肯,刘氏父子是成功者。他说成功是因为他们做到了1、替皇帝分忧;2、为百姓办事;3、选贤任能;4、清正廉明。每一个观点他都用详实的历史事实在说明。大家饶有兴趣的听历史,其间他的插科打诨引来不断笑声。

    讲到刘墉怎么叫刘罗锅时,他说封建社会选拔官吏讲究身、言、书、判。讲究一表人材,言谈流畅,一笔好书法,智力超群。其中的判是指智力。例如一头驴向左转七圈,向右转七圈,然后停下来问驴尾巴朝向哪一边?我正在思考呢,就听他大声说:“向下呀!”全场都笑起来。他说刘墉叫刘罗锅不是乾隆叫的,是嘉庆皇帝叫出来的,刘墉当过嘉庆的老师,所以会这么叫。

    在最后互动时,有一学生问:“有句话说读史可以明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史的?你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纪老师说:“提问是事先安排好的,大家笑起来。他说学史是被廹的。外语只考了26分当时外语成绩算70%.18.6分,学外语肯定不行了。在中文和历史中选一门,因眼睛不好,只想少读些书,没想到历史书有那么多,他拉开两手比划着。学生又笑起来。他又说他是打官司后开学第九个星期才入校读书,第十周就其中考试,教课书他一本没有,全班71人,他考了第三十几名,还可以吧,这给了他信心。”

    第二个学生问历史娱乐问题,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纪老师说娱乐本身没有错,但有个度的问题,把我做成快乐驿站,我的形像那样了,就值得商榷。

    不知不觉中听完了讲座,近距离听讲,他的性格也格外突显,他激情澎湃的讲说,信手拈来的调侃,渊博知识的外放,都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亲耳聆听,更觉得纪老师可亲可敬。意外的享受了一次文化盛宴,很开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43deb50100bf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