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当代辩证唯物主义整体科学和崭新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刚刚给予科学地回答。
历史唯物主义常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使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别开来。
当代辩证唯物主义整体科学认为:不同整体的不同结构决定不同整体的不同性质,整体中的任一部分的性质都是由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整体所决定,而不是一部分决定另一部分,运动整体的运动方式也是由其质量和能量的整体结构决定的。
根据上述极简单的原理可以推导出如下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社会生产力的质与量的整体性质决定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劳动整体创造自身生活的能力(能量、价值力),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性质是各社会劳动个体生产力的强度与社会公权的具体本质(本能经验型、空想型或科学型—)的统一。
社会生产力的强度也就是各社会劳动个体生产力的强度,是劳动个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对自身和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即是劳动主体的劳动价值量。
以一定的社会意识为基础、以一定的方式支配和保障社会生产活动的社会公权的性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主体的本质。社会整体既要运用工具等手段把产品生产出来,也要运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公权等手段把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出来,还要运用社会意识和社会权力来支配和保障社会整体的生产和生活,显然,社会意识和社会权力是必需的社会生产手段,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在理论上把社会意识和社会权力排斥于生产力之外是极其荒唐的错误,不能设想生产力是没有意识的生产力,更不能设想用来支配生产活动的社会权力不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根据上述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必然得出的结论是:
各种社会形态在生产力上的区别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强度以及社会公权的具体本质。
既然整体的结构决定整体的性质、既然各种社会形态在生产力上的区别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强度与社会公权的智性特征的统一,那么,就应该用社会生产力的强度与社会公权的具体本质的统一来准确地判断资本主义社会与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力上的区别。
生产资料的自然性质不变,生产力的重要部分——科学化的社会公权以科学社会主义方式支配劳动个体、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本能经验性的社会公权则以非科学化的方式来支配劳动个体、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化的生产力——科学社会主义政权决定科学化的生产关系——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以,科学化的社会公权和科学化的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而与资本主义社会区别开来。
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社会整体支配生产力的社会方式与劳动个体的协作方式的统一,而同样的物质生产力可以被科学化的方式所支配,也可以被非科学化的方式所支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首先是个本质性的概念,它标志着科学化的、能够最优化地发挥现实生产力的效能的、能够最优化地实现社会价值目标的生产关系,而不是固定的公有制或私有制的模式,所以,社会主义适合一切国家,因为科学化的生产关系适应任何具体特征的生产力,正象铅笔和电子计算机都可以科学化地、正确地使用一样,正象懂得物理科学的人既可以科学地计算一块石头的自由落体运动、也可以科学地计算卫星绕地运动一样,科学社会主义政权既可以科学化地支配发达的物质生产力、也可以科学化地支配不发达的物质生产力。
既然如此,那么,如果产生了完整而精确的社会科学,形成了掌握社会科学的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并由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取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能经验性的政治权力,从而由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权力根据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科学原理和生产力的现实状况而确立了科学化的生产关系,就是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就成为了科学化的社会形态,而不论生产力的物质载体是机器还是锤头亦或是电子计算机,更不论存在不存在私有制。反之,在同样的物质生产力的条件下则仍然处于本能经验性的社会历史阶段上——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历史阶段上。
历史的必然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必然要从本能经验型的社会形态发展成为科学化的社会形态,即发展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被科学所主导的社会形态。完整、精确的社会科学的获得和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确立,是人类社会进入科学化阶段的标志,是社会生产力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标志。
由此也可知,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以某一生产力的物质载体(蒸汽机、电动机、电脑、电器等)为标志的理论是彻头彻尾的空想社会主义错误理论,因为被科学社会主义政权所支配的社会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任一生产力的物质载体都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标志,蒸汽机、电动机、电脑、电器等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也可以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
同样地,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家私人所有制相结合的社会是不完全的、包含着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也是空想社会主义错误理论,因为被科学社会主义政权所规定和保障的科学化的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是科学化的生产关系,因而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公有制和私有制都不可能独立地具有科学性、非科学性和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社会属性。
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是生产关系,而生产活动不可能是抢劫活动,生产关系不可能是剥削关系,而只能是劳动个体之间的等价平权的分工协作关系与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之间的委托与受托的关系,所以,关于私有制是“阶级”和“阶级剥削”存在条件的传统理论实质上是荒谬的错觉,这种荒谬的错觉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必要条件,生产关系的质和量由生产力的质和量所决定。不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是生产活动的社会条件,并且在社会整体权力的规定、认可和保障的条件下才能存在。既然如此,那么,私有制只能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社会对劳动者私人的生产责任的委托制,而不是少数人为了剥削、压迫绝大多数人而决定确立的剥削、压迫制。生产行为不可能是剥削行为,因而生产关系不可能是剥削关系,私有制和公有制都是生产关系,都不可能是剥削关系。绝大多数人在智力上并非弱智,在体力上每人吐口吐沫都可以把奴隶主、地主或资本家淹死,绝大多数人怎么可能被极少数人欺压数千年?怎么可能使自己的劳动成果让极少数不劳而获者无偿占有数千年?
建立在当代辩证唯物主义整体科学基础上的当代社会科学必然理性地、实事求是地把私有制看成是社会对劳动者私人的生产责任的委托制,把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看成是受社会委托的、从事着支配部分生产条件和生产活动这一社会分工的劳动者,只能实事求是地承认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本身就是社会劳动的分工,就象工人、农民一样,都是劳动人民的重要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整体科学认为: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属于整体。社会即是公、即是整体,私当然是部分,所以,私属于公、私有是公有的一种形式,是社会整体占有自身生产条件、实现自身生产功能的一种方式,正象人的胃、肝占有血液就是人占有自身血液的方式一样。
委托是某一主体为实现某一价值目标而将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条件提供给能够运用这些条件的另一主体来支配,从而实现提供者的价值目标的认可性行为。所以,任一社会个体所做出的被社会充许和认可的行为都是受社会委托的行为。
历史上各种形式的私有制是自然而然地发生而又被社会整体所认可的,认可即是委托,因为财富是人的社会性活动的结果,所以,财富总是社会的财富,社会认可私有制即是认可私人支配社会的财富来为社会尽责。
现实中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科学原理和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教训而自觉地确立的,并且由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所规定,所以,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劳动者私人是通过自身劳动收入的积累还是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资源组织而获得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都是社会整体权力的自觉委托,是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自觉委托,即是科学化的社会整体权力的自觉委托。
既然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的私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权力自觉地规定的,那么,私有制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就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之一,就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一部分。
既然私有制是社会对劳动者私人的生产责任的委托,那么,占有部分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和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就是等价平权的的分工协作关系,而不可能是高低不等、优劣有别、道德相异、利益对立、或相互斗争、或相互调和的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人类的全部历史中,阶级一分一秒也不可能存在,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剥削一分一秒也不可能存在,正因为如此,为阶级理论和阶级剥削理论服务的传统的商品价值理论、商品价格理论、劳动力是商品的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也只能是荒谬的,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确定为消灭阶级和消灭剥削的理论也只能是彻头彻尾的空想、主观主义的臆断。
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一错误理论既违反了形式逻辑,也违反了事实的逻辑,犯了以抽象代替具体的逻辑错误。生产的社会化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生产的社会化的具体形式——商品生产的社会化要求发展私有制,生产的社会化的另一具体形式——代替商品生产的产品生产的社会化才使私有制、分工和商品交换成为不必要,从而使私有制与分工和商品交换一道同时自然消亡。
崭新的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都证明:随着商品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需要私有制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获得发展,即要求私有制的社会化。私有制的存在由各个劳动个体各自生产力的强度能够满足各自需要所决定,而私有制的消亡当然就由单个劳动个体的生产力的强度能够满足所有劳动个体的需要所决定,因为当单个劳动个体生产力的强度能够满足所有劳动个体的需要时,各劳动个体之间必然以继时同位轮流劳动、轮流自主分配产品的方式进行生产,从而取代商品经济而进入产品经济阶段。所以,传统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实质上是也是空想社会主义错误理论。
不仅如此,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两极分化现象的存在归责于私有制的理论也是荒谬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两极分化的本质是产品分配的不合理,而一部分劳动者直接占有部分生产资料、大部分劳动者不直接占有部分生产资料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不可能是两极分化。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产品分配的不合理从而经济危机的产生既不能归责于资本家,也不能归责于工人,更不能归责于私有制,因为私有制是社会对私人的劳动责任的委托,私人只具有支配微观经济的责任能力,不具有支配宏观经济的能力,产品的分配是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社会总产品的分配是宏观分配与微观分配的统一,而宏观分配以及对微观分配的保障都是社会公权的责任,分配的不合理也只能是因为社会公权的弱化、异化和非科学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的不合理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都是被不合理的生产力——非科学化的社会公权决定的,而不是资本家、工人和私有制决定的,而实现分配的合理化、科学化和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前提都只能是科学化、高强度的社会整体权力的建立,即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建立,而不是消灭“阶级”和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而是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可调控性与社会公权愚弱性的矛盾。
历史和现实也铁一般地证明: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私有制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区别不在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不在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区别,更不在于运用什么物质资料,而在于社会公权这一重要的社会生产力是不是科学化的社会公权,在于社会生产是否由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权力这一科学化的社会生产力所支配,在于包括公有制和私有制在内的所有制结构是否科学化。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和最后阶段不是所谓“帝国主义”阶段,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政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形成阶段。
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资本和公有资本被自发的市场权力和本能经验型的社会公权所支配和保障的、自发的和本能经验型的社会形态。
什么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化的社会形态、是私有资本、公有资本和市场权力被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权力所支配和保障的社会;是私有资本和公有资本的功能得以最优化地发挥和发展的社会;是生活资料可以最优化、科学化地分配的社会;是以科学社会主义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科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的社会、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规定了资本家群体是劳动人民的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是包括资本家群体在内的全体劳动人民空前团结、科学协同、科学化、最优化地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关于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从而以科学化的方式最优化地实现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历史活动的条件、方式、目标和规律的科学。
以上就是运用初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整体科学和新的、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些结论足以证明:由传统的阶级、阶级剥削、阶级斗争与阶级专政理论、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具体定义、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公有制加计划经济的经典公式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是逻辑化的、终极形式的、荒谬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整体科学和社会主义改革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尚不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必然产生的、历史性的逻辑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