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店,不只是曾经的辉煌
罗店镇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西北部。罗店在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因罗升在此开店形成集市而得名,练祁河横流该镇,也名罗溪。明代前期已成大镇,为当时嘉定县七镇五市之首,货物集散以棉花、棉布为大宗。清末民初该镇三里长街有商铺六七百家,有典当、花行、米行、布庄、酱园、锡箔庄等业,每日三市,市面繁荣,四乡来客,车船不断,为全县最大的市镇,有“金罗店”之称。“三湾九街十八弄”有居民5万以上。每年元宵节、端午节、“三月廿八”等灯会、庙会期间,八方来会,人流如织,花炮锣鼓之声通宵不绝,龙舟竞渡更是热闹非凡。。
罗店青年人的现状大多数都是走出去的,也许外面的天空很大,在那里他们能翱翔得更自由和宽广。但是,我们不得不担忧的是,人才的流失,特别是对家乡有感情的,有才干的青年人,他们其实是建设家乡的最好的利器。
现在的村级干部,年龄相对老化,知识层面更新不够,知识水平欠缺(绝对不是指学历,现任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只是中专学历)。部分村领导对于市场的判断能力和意识不够,可以看看,我们曾经的几个所谓富裕村,曾经的目标(几年几年赶超谁谁谁)都成了过眼云烟,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成了障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发展瓶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什么是新农村,它的意义在哪里,我们的接班人在哪里,我们的培养人才梯队的体制健全否,是真正的行之有效,而不是简单的上下一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村领导是任劳任怨走在第一线的,精神可嘉,但是现在我们不缺好的带头人,我们缺少好的运营者!运营不是简单的管理和经营,更不是缺少技术含量和市场含量的“领导力”!
客观讲,罗店这几年的变化的确不大,当然我们的新镇、老镇的建设与改造的规划的确是不错的,目标和现实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即使规划完成后的一天,我们如何去可持续发展与运营,如何去整合资源,经营我们美丽的家乡。
每次去七宝和赵巷,还有花木和安亭,我就深深感觉我们的差距,至少是城镇面貌上,其他的也不好过多评价。每次经过空荡荡的北欧新镇的商铺,这么好的建筑风格,这么好的主题街道,竟然是黯然失色,希望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希望奥特莱斯的品牌入驻能成为我们一个亮点,只有吸引了周边有质量的客流,一个活力城镇才能发展和持续,而不只是简单和落后的“自给自足”!
希望罗店前程似锦,我爱我的家乡!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